8月16日,服裝零售行業巨頭西班牙Inditex集團傳來了一個震動世界服裝界的消息:西班牙Inditex集團旗下知名服裝品牌ZARA的創始人、西班牙第一女富豪羅薩莉婭·梅拉于8月15日因突發腦溢血去世,終年69歲。Inditex在網站上發布聲明,對梅拉去世表示哀悼。“在這一極為困難的時候,集團希望向梅拉的親友給予誠摯慰問。”聲明說。“Inditex集團失去一名為公司創立與發展做出諸多貢獻的人。
一個小店出了兩個首富
和她大名鼎鼎的前夫、西班牙首富阿曼西奧·奧特加(Amancio Ortega)一樣,梅拉出生在西班牙的拉科魯尼亞(LaCoruna),屬于西班牙加利西亞自治區,這個地方在西班牙歷史上被稱為走私販、海盜和中世紀國王的裁縫輩出的地方。
11歲時,由于家庭貧困,梅拉不得不輟學,當時拉科魯尼亞已經是西班牙傳統的紡織服裝工業中心,那里的居民有很多的機會掌握時裝設計、加工到批發、零售的全套經營流程,不管男孩女孩,當裁縫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很自然地,梅拉就到當地服裝店當助手,開始她一生與布料、織品的不解之緣。
天性聰穎的梅拉從學徒做起,一步步向上,很順利進入當地LaMaja高級服裝店,被提拔為部門經理。
但是好景不長,一個聰穎的年輕男裁縫很快脫穎而出,取代了梅拉。
富有戲劇性情節的是,失意于工作的梅拉收獲了愛情,成為這個男裁縫的妻子,這個人就是改變了她一生的男,--ZARA的另一創始人、后來成為西班牙首富的奧特加。
在與奧特加結婚后,這對年輕夫妻除了共同在成衣業打拼,還開始在家中客廳設計和制作睡衣及女士內衣。不過,ZARA并沒有馬上誕生。就在1973年,梅拉還重回學校,她獲得了小學教師的資格,并取得了健康方面的學科文憑,后來她還學習了心理學。
隨后,夫婦二人注意到,高級服裝公司的睡袍銷量極好,但價格昂貴,兩人在自家餐桌上就能縫制出幾乎一樣的睡袍。他們測算,價格便宜一半后仍然很有得賺。于是梅拉與奧特加及奧特加的哥哥一起開始創業,于1975年5月15日,開設了一家名為ZARA的服裝店,門店在拉科魯尼亞中央大街上最有名的百貨商店對面開張,專門仿制高檔睡衣。
有評論認為ZARA創立在一個最好的時間,因為這一年,獨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去世,胡安·卡洛斯一世登上王位,實行君主立憲制及展開民主改革,結束了西班牙長達40年的獨裁統治。人們漸漸開始追求解放與個性。
ZARA的創立迎合了時代的潮流。梅拉和奧特加擅長制作好看但相對便宜的衣服,因為他們在服裝事業起步時就和西班牙最貧困的地區以及緊鄰的葡萄牙的裁縫們合作,這些裁縫的工資較低。而由于在本土生產,ZARA比那些將生產外包給亞洲廉價勞動力的競爭對手更快地完成從設計到零售的流程。
ZARA名字的由來,據美聯社報道,是從上世紀60年代的黑白電影《希臘人左巴》中獲得的靈感。梅拉和丈夫打算把第一個屬于自己的服裝品牌命名為“左巴”(Zorba)。左巴是電影的主人公之一,是一個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的性情中人,當他激動到無法言語時,會縱情地起舞彈奏。
這個爽快、率真、愛幻想的人物形象與ZARA日后的品牌形象不謀而合。不過,由于距服裝店不遠的一家酒吧當時搶先使用這個名字,梅拉與奧特加只得把服裝店命名為與“左巴”拼寫相近的ZARA。
一流設計,二流價格,三流品質
“ZARA可能是最具創新意識的企業,但同時也是最具破壞性的。”法國著名的奢侈品牌LV(路易威登)的時尚總監Danid Piette如是評價ZARA。
在創業之初,梅拉、奧特加和任何創業者們一樣,要精打細算,還要隨時面對來自高級成衣店的挑戰。
很快,精明的夫妻倆發現,傳統的高級定做制衣方法太耗時,利潤微薄,而且客戶有限。他們希望做一些緊跟潮流卻價格便宜的衣服。
1985年,梅拉和奧特加成立Inditex集團,整合設計、生產、物流等資源,把時裝舞臺上的流行款式迅速“翻版”,開展價格低廉大批量零售的經營模式,“仿制+便宜”便成為ZARA一誕生就具有的品牌基因,令成為Inditex集團子公司的ZARA在全球不斷擴張。
彼時,T臺上香奈兒、阿瑪尼的設計幾乎半年后才會在普通成衣店內出現。而ZARA早將這個周期縮短到15天。旗下上千名年輕設計師跑到全球四大時裝周上“汲取”靈感后,稍加設計改動便將產品掛在店內。據說,ZARA的一件襯衣,從拉科魯尼亞的設計室開始設計,到擺進紐約或東京的專賣店,只需要兩個星期的時間,比其他競爭對手快十倍以上。
與此同時,Inditex集團的生產基地大多放在西班牙及葡萄牙,這樣可以更加確保產品生產速度。
目前很多時裝商,都把服飾的生產工序放到勞動力便宜的第三世界國家進行,以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但Inditex的旗艦店ZARA,以及PullBear、MassimoDutti、Bershka及Stradixarius等品牌服裝店,有八成服裝仍是在歐洲制造的,當中五成來自西班牙。Inditex購置了先進的機器在西班牙設廠,進行染色和剪裁等資本密集的自動化工序,而縫合工序則在鄰近地區的小型工廠完成。
梅拉與奧特加堅持讓集團的絕大部分生產和采購,都在西班牙國內或歐洲進行。他們當然知道亞洲的紡織品原料價格比歐洲便宜,勞動力成本也比歐洲便宜得多,但他們認為,時裝利潤并不低,將采購和生產放在歐洲,雖然增加了成本,但這并不是多么嚴重的問題。堅持“歐洲制造”,可以保證速度,使公司在最短時間內推出新款時裝。
ZARA著名的“15天神話”,將供應鏈縮到了只有兩星期,設計、生產、交付在15天內完成。由于ZARA的快速戰略,導致了許多產品質量問題。
近幾年ZARA多次被檢出質量問題,業內人士認為,ZARA頻陷“質量門”凸顯了“快時尚”服裝模式的典型問題。所謂“快時尚”服裝模式,是指服裝商采用非常快的節奏,將巴黎時裝秀上最新款式的服裝在短至兩周內即投入市場,而普通的服裝商這一過程起碼需要好幾個月。
ZARA是“快時尚”服裝模式的代表,出于對成本控制的考慮,一方面,ZARA等快時尚品牌在設計階段就已將高質量、使用期長的面料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其代工廠商選擇成本更為低廉的發展中國家。為了持續低價,ZARA等品牌不得不一再壓縮質量成本。業內人士表示,“‘一流設計,二流價格,三流品質’,這就是ZARA為了追求速度所要付出的代價。”
雖然質量問題頻繁發生,但ZARA的銷售卻基本沒有受到影響,主要原因在于ZARA本身主打“快時尚理念”,品牌核心價值不是“經久耐用”,從某種層面來說,ZARA追尋的是一種“廉價時尚”,ZARA的消費人群多為年輕的白領,這些人對于質量本身并不是特別“感冒”,他們在意的是款式更新速度和價格是否實惠,而ZARA正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締造時尚帝國
ZARA每年推出的時裝款式高達兩萬余種,這在業內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同時,新款成衣剛生產一半產量,就會送去門店接受“檢驗”,若7天內賣得不好,就會撤下停止生產。因此,在ZARA幾乎沒有賣不出去的衣服。
梅拉的這套做法非常有效,特別是在銷售淡季,可以防止競爭對手通過大量進貨和低價傾銷攫走市場利潤。Inditex集團首席執行官瑪利亞承認:“我們的這種做法,使我們在與對手的競爭中保持了巨大的優勢。”
在服裝零售上,ZARA深諳消費者心理。許多ZARA店根本沒有倉庫,完美的物流配送系統保證全世界所有ZARA店幾乎可以做到同步上貨。它一般每星期上兩次新貨,貨量很少,但總會帶給顧客新鮮感,這讓喜歡ZARA的人樂于定期光顧。同時在ZARA,熱銷的產品最多只補兩次貨就不再重復。一方面,它減少人們撞衫的機會;另一方面,如果看到喜歡的服飾不買,很快就會沒貨,消費者就會產生“悔不當初”的感覺,下次購物時就會比較果斷。
沃頓商學院的經典商業案例這樣評價:ZARA大大滿足了姑娘們的炫耀心理,在奢侈品店受夠價格的刺激和款式的誘惑之后,轉身進入ZARA,不用掏空錢包,也能獲得光鮮亮麗,何樂而不為?!
僅僅用了10年間,ZARA在世界遍地開花,美國《福布斯》雜志估算,Inditex集團2012年銷售額達210億美元,囊括巴適卡、馬西莫·杜蒂等國際知名品牌,被稱為“全球時裝帝國”。
在迅速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是ZARA對市場的精準定位。ZARA的經營策略從來不是領導時尚潮流,但緊跟潮流,它從大街上、電影里和其他名牌時裝秀中吸取靈感,更新自己的產品。“高速度、小批量、多款式”構成ZARA與眾不同的生產方式,而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把由設計到銷售所需的前導時間大幅縮減,只有15天。雖然造成品質上的短板,但它保證了第一時間為顧客帶來最為時尚的新款服裝。
傳統的服裝零售商由于生產周期長而不能根據季節的變化隨時改變設計或增加新的款式,而ZARA的快速生產方式則可以隨時更換產品的數量、設計、面料、色彩,與20多歲的年輕人改變心意的速度一樣快。而這,也就是它能震撼整個服裝界的原因。
如今,在ZARA總部,那幢被視為其“心臟”的白色大樓里,女裝、男裝和童裝分別位于三個大廳。每個大廳中,坐在一邊的設計人員手繪出設計草圖,然后與坐在中間的市場專家、坐在另一邊的采購人員進行充分交流,才形成電子版的設計草圖。
然后,他們一起斟酌款式、材料、顏色等的搭配,同時考慮該設計的生產成本與銷售價格。最后,一位熟練的工人手工試制出一件小型樣品,放在大廳一角現場展示。ZARA鼓勵每個員工發表評論,并由設計師實時改進。整個設計過程都是非正式的、開放的。
這也是為什么ZARA能把抄來的東西融入到自己的品牌里去,從而讓產品始終保持統一的風格。對大牌,不但模仿,還要與之正面分庭抗爭。這一點,梅拉從未明說,卻從其店鋪的選擇上可見一斑。
在西班牙人眼里,梅拉是西班牙時裝界革命的開創者,是推動西班牙時尚進程的主要人物之一。在她的努力下,設計大師的服裝對普通百姓來說,再也不是遙不可及,而西班牙服裝設計和生產,亦成為國家一個強大而充滿活力的行業,為5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特別是最近幾年,西班牙時裝業經歷了影響深遠的國際化進程,以Inditex集團為代表的一些企業,成功開拓了海外市場,并使西班牙終于躋身國際時裝頂級國家的行列。
上流社會的女隱士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梅拉獲得了財富,但是她的婚姻走到盡頭。
1986年,梅拉與奧特加離婚,但是梅拉和女兒透過家族投資公司成為Inditex集團第二大股東。2004年,梅拉才辭去Inditex集團董事會主席職務,但仍持有這家企業大約7%的股份。
遠離了前夫和ZARA后,她反而在更廣闊的世界中更加活躍,仿佛卸下重擔的馬兒,前進得更加輕快。
就在1986年,剛剛和丈夫離婚的梅拉成立了名為亞基金會(Paideia Foundation)的慈善基金會,幫助像她的兒子馬科斯(Marcos)那樣有精神障礙和身體殘疾的人融入社會,并致力于婦女發展。梅拉不僅是一名慈善家,更是一名女權主義者和進步人士。
通過Inditex的股權收益,學習了健康與心理學的梅位還投資了一家漁業集團、一家致力于通過海產品研發治療癌癥方法的公司以及一家新生兒指紋采集系統制造商。此外,她還是英國倫敦寶格麗酒店的大股東,經營著一項西班牙青年爵士樂比賽。
梅拉的一位朋友這樣評價她:“我最后一次看到她是一個月前,在飛機上,她還是和往常一樣,輕松,嬉皮風格,沒有歲月痕跡。她甚至不讓我幫她搬行李。”
不過,與她在事業與生活中的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相比,她在公眾面前卻和前夫奧特加一樣秉承著低調的行事風格。不張揚也不喜歡接受采訪。奧特加至今只接受了三次采訪,也恐怕都是不得已而為之,而梅拉連一次接受采訪的記錄都難以找到。
如今,在第五大道,在香榭麗舍大街,在世界時尚都城最繁華的地段,都能看到ZARA的身影。截至2013年4月30日,Inditex集團在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門店總數達到6058家,一季度凈增門店49間,以俄羅斯、日本和中國為主,4月份ZARA還在加拿大推出電子商務業務,計劃今秋擴展至俄羅斯。
梅拉開創了一個服裝帝國,其旗艦品牌ZARA不僅是“開國元勛”,也是“快時尚”模式的嬰兒房。而這個帝國最終也將她推向了高位。
2013年福布斯雜志稱,梅拉的個人資產共計61億美元(約373億元人民幣),居世界第195位,是福布斯全球自主創業女富豪排行榜第一名,也是西班牙當之無愧的女首富。同時梅拉也是西班牙第二富豪,僅次于位列全球第四、坐擁513億美元(約3138億元人民幣)資產的前夫阿曼西奧·奧特加。
梅拉的驟然離世令人們感到意外,雖然她的離去不會對她所創立的時尚帝國帶來顛覆性的影響,但是正如西班牙媒體所總結的那樣:“失去一名為時尚創立與發展做出諸多貢獻的人,令其祖國民眾十分關注。這位平民女裁縫的創業史一直是西班牙人的驕傲。”
(本刊編輯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