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由于是每年行情的收官階段,所以一般熱點雜亂,輪換快速。如何從一團亂麻中理出頭緒?本周《投資者報》“基金面對面”專欄嘉賓是銀華中證800擬任基金經理張凱。在他看來,四季度的市場機會很可能集中在政策主導性的主題性機會,比如與改革或創新有關的行業與個股。
在談到本周宏觀經濟數據密集發布等政策面因素對四季度市場的影響時,張凱認為政策面的因素歷來是影響A股市場的主要矛盾之一。他說,“仔細分析今年走勢較好的板塊和個股,背后都有這些政策的扶持或者鼓勵。”
對于如何尋找和發掘四季度的市場機會,張凱說:“目前市場主要沿著兩條主線在挖掘行業或者股票,一是改革,二是創新或者轉型。所謂改革,是指在過去比較傳統的行業上調整它的產業結構,進一步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提升生產效率來解放生產力;而創新則更多的是一種經濟的轉型,通過科技進步進一步拉動國內居民的消費,來實現提了很多年的可持續發展。”
張凱進一步分析稱,比如最近可以看到利率市場化是推進非常快的,而且券商的創新業務在目前整個業務收入的占比也提升得非常快,這是金融改革;落后產能淘汰還有大型企業的兼并重組,這則是傳統產業改革。另外比如投資,原來房地產投資是很重要的一塊,但未來這方面的具體投資領域可能會放在鐵路、公路、電網或者城市管網等方面。
張凱認為創新更為泛化。他說,“經濟結構的轉型,原來更多的是投資拉動,現在轉型轉向更多的是消費,因此消費的空間是比較大的。包括像文化傳媒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再比如像互聯網還有信息消費,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每天還會上網,但是現在上網習慣跟十年前完全不同,上網使用更多的不是PC機而是手機,這些又催生出來有很大想象空間消費的領域。再如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都是很重要的未來創新這塊的發展方向。”
當記者問及如何把握上述兩條改革和創新的主線尋找到相應的龍頭公司時,張凱回答說:“我認為在改革這塊應該找有市場化基因的公司,因為傳統產業只有進一步市場化,效率才會提上來,才能從很多公司里面脫穎而出。而在創新這塊,我建議應該尋找到相應的龍頭公司,越是新的產業龍頭,就越會有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