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投資者報》“上市公司黃連獎”獲得者之一,在2012年行業整體不景氣的情形下,亞星客車徘徊于虧損和微利之間。其超低的營業利潤以及貨幣資金持有量,成為入選榜單的主要原因。
亞星客車2012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有望扭虧為盈,全年將實現利潤200萬元~800萬元。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司近4年凈利潤累計虧損額已超過億元。盡管公司連續多年營收持續增長,但由于凈利率太低,公司業績不斷虧損。
與此同時,公司應收賬款風險卻在不斷加劇,其增長速度甚至超過營收增長率。2012年前三季度,應收賬款居然占營收的八成以上。大量的“白條”銷售,不得不令人質疑其在依靠應收賬款粉飾業績。
此外,公司大量賒銷還導致現金流入不敷出,致使其貨幣資金持有額過低。公司資產負債率不斷攀高,達到歷史高點。
盈利能力不敵同行
亞星客車全稱為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其于1999年登陸A股市場,上市已有20余年。但近年來公司業績表現持續低迷。
公司2012年三季報顯示,其凈利潤虧損952萬元,這是繼2011年虧損4164萬元后再次虧損。其當前的經營狀況很難與同類上市公司宇通客車和金龍汽車相比。
2012年前三季度,宇通客車實現凈利潤9.7億元,同比增長25%;金龍汽車則實現凈利潤1.4億元,同比微降0.7%。同期兩家公司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33億元和135億元,而亞星客車的營業收入僅為7.4億元,不足前者的6%。
不僅營業收入輸于同行,其市場占有率也遠低于后兩者。
據中國校車交易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50家客車制造企業累計銷售量達到了25.5萬輛,同比增幅超過5%以上,細分市場中5米以上客車的累計銷售量達到了21.9萬輛,同比增幅同樣超過5%。
據亞星客車201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銷售客車1738輛,同比增長30.4%,但從市場占有率來看,卻不足0.8%。而金龍汽車與宇通客車分別為3.1萬輛和2.1萬輛,市場占有率都在10%左右。
受2011年底“校車”事件影響,市場對校車的需求出現大幅增長。多家上市公司開始大舉搶占該領域地盤,亞星客車在2012年半年報中也袒露介入之心。
但在客車行業的激烈競爭下,亞星客車卻輸得很慘。據校車交易網數據統計,目前校車領域銷量前三甲為宇通、長安、中通,三者共占據50%以上市場份額,而其余份額也大部分被金龍、東風、安凱等客車制造商瓜分,其中難見亞星客車的身影。
應收賬款驟增占主營八成
在行業進入微利時代的背景下,亞星客車營業收入持續攀升,但盈利狀況卻一直不佳。
亞星客車2010年、2011年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7.4%和21.3%,2012年三季度營收更是增長了42.3%。但亞星客車高速增長的營收卻沒有給其帶來相應的收益,公司曾幾度陷入虧損。
在營收增長的同時,其應收賬款不斷增加,占營收的比例不斷加大。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公司應收賬款總量達到6.2億元,占當年前三季度營收總額的83.7%。2010年和2011年公司應收賬款分別同比增長62%和78.5%。到了2012年前三季度,應收賬款增速再次提升,同比增長87.2%。上述增幅均超過同期公司的營收增長速度。
這意味著,在亞星客車營收高速增長的背后,大部分是由巨額的“白條”銷售支撐起來的。這也不得不令人懷疑,公司在依靠大額的應收賬款粉飾業績。
由于大量賒銷,公司經營現金流入不敷出。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現金流凈額為-9640萬元,2011年為-1.5億元。與此同時,亞星客車短期借款額創出近5年來新高,達1.9億元。比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還要多出2000萬元。在此情形下,公司資產負債率到2012年三季度也創出歷史新高,達85%。
壞賬計提比例低加劇風險
應收賬款不斷攀升,但壞賬計提比例過低,令公司的壞賬風險加劇。
據公司2012年半年報顯示,在5.2億元的應收賬款中,有86.6%為1年以內的應收款項,1~2年的應收款項占比10%,總還款情況尚處于良性階段。
但由于其應收賬款數額巨大,一旦成為壞賬便可能給公司帶來虧損,此時,計提壞賬準備就顯得愈發重要。但在此情形下,亞星客車不僅沒有早作準備,反而比行業內其他上市公司計提了更少的壞賬準備,以期增厚當前利潤。
據行業龍頭企業宇通客車以及與公司市值相等的中通客車2012年半年報顯示,在2年~3年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比例中,宇通和中通為20%,而亞星客車僅為15%;在3年~4年的計提比例中,宇通和中通分別為40%和30%,而亞星客車為20%;在4年~5年的應收賬款中,宇通的壞賬計提比例為60%,中通為50%,而亞星客車僅為25%。
如果三家公司使用同樣的賒銷方法增加營業收入,亞星客車僅通過少計提壞賬比例這一方法就可以減少大量壞賬準備,從而減少管理費用增厚利潤。
從公司利潤形成來看,扣除營業成本后,致使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高額的管理費用與銷售費用。而亞星客車低比例計提壞賬準備無疑是“飲鴆止渴”。這在短期內可減少公司費用,但卻加大了未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