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么一則笑話:講一堆人生活在監獄里,時不時有個囚犯大喊個數字,其他人就開始哈哈大笑。看守們不明所以,終于有一天,一個看守看不下去了,問他們到底在笑什么,囚犯告訴看守,他們這些人被關在一起很久了,以至于他們對每個笑話都如數家珍,只要有人喊出個號,其他人立馬就知道了是哪個笑話。
據說,相似的情形也發生在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內部。不過,員工不是對笑話如數家珍,而是對創始人雷·達里奧(Ray Dalio)寫的員工手冊《準則》了如指掌,但凡誰提一句準則第N條,其他人便能心領神會。
關于橋水詭異的文化,坊間各種傳說,不少人批判它“邪教化”的管理風格,但同時又艷羨它出色的投資戰績。
雷·達里奧在2012年初被業內評為對沖基金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公司旗下純阿爾法基金(Pure Alpha Fund)在1975年至2011年為投資人凈賺了358億美金,超過了索羅斯量子基金自1973年創立以來的總回報。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曾評價說,達里奧的橋水基金對經濟的統計分析甚至比美聯儲的更靠譜。
深居簡出素若僧侶
這家掌管著1200多億美元資產的頂級對沖基金隱匿在康州Westport的樹林里,與紐約華爾街的喧囂保持遠離,達里奧本人行事也異常低調。盡管已躋身福布斯富豪榜,他的生活方式與其他金融大鱷相比,素若僧侶。
達里奧與妻子35年來都居住在康州格林威治鎮上一套5500多英尺并不奢華的房子內,平時著裝樸素,對金錢物質毫不看重,卻熱衷慈善事業。
這位60多歲的富豪高瘦,白凈,目光炯炯,說話冷洌,沒有太多情緒。他的個人生活頗具神秘色彩,不過,曾與他共事的員工還是零星透露了關于他的一些軼事。
達里奧曾經的一名助理在博客上寫道——
一次,某日本客戶去達里奧位于佛蒙特的家中做客,兩人出去打獵,日本客戶獵到了一只長相奇特的大鳥,達里奧隨即把大鳥做成了標本,裝裱在匾上,送給客戶當禮物,并讓這位助理想辦法把這只大鳥寄回日本。
助理只得小心翼翼帶著大鳥牌匾,跑遍各大郵政快遞公司,別人還以為她開玩笑,直到走到了最后一家,走投無路的她眼帶淚水地告訴面露疑色的店員,這只鳥必須完好無損地運送去日本,否則她就會丟掉工作,店員終于答應她一試……
另一位前員工也向媒體報料——
達里奧曾給公司員工發信,征集關于他身上種種缺點的反饋。在郵件里,他列出了自認為有的缺點,包括“缺乏耐心”、“愛鉆細節”等,并請同事們繼續補充。
這封信果然引來各種反饋,某管理人員就給他列出了十條意見,包括批評他做事常突發奇想,缺乏必要的跟進;常常是他手下員工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去做某件事,他自己卻把這事兒忘了……
橋水招人的時候都要進行MBTI職業性格測試,達里奧本人據說是ENTP個性者,此性格被認為是天生的企業家,外向、直覺、思考、感知(Extraversion, Intuition, Thinking, Perception),有創造力,有遠見。而另一方面,此性格的人也往往容易過于自信,缺乏條理和耐性。
這些零碎片段,多少能助我們一窺達里奧此人——他愛好野外打獵,是個自然主義者,也是個冒險家。他曾去加拿大捕魚,蘇格蘭射獵松雞,在非洲擒捕水牛,對他來說,打獵就像投資,重在風險控制;那些看似危險的東西,一旦你理解并掌控了它,便不再危險。
他對日本客戶的殷勤,其實也反映在了公司巨大的客服投資上,達里奧非常注重維護客戶關系。橋水1000多名員工中,光客服代表就占了12%,專門服務于300多位投資人,而同類的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一般只雇傭10個左右的全職客服,占總員工比不到5%,從這個意義上說,橋水絕對是行業佼佼者。
他富有,卻不以物質的占有為目的。“徐行不必駟馬,稱身不必狐裘”,他生活簡素,因他經歷過財富兩極,懂得奢富并不能給人帶來更多悅樂。他說,如果他不得不從中選擇,則寧愿自己是個背包客,用少量的錢去探索世界,而不愿成為一個做著不喜歡的工作卻掙大錢的人。
當然,他最為世人了解的還是他一手打造的橋水帝國,他多年來世界觀和人生智慧的總結——《準則》一書,以及橋水內部致力于打破人的自我中心、推動人進化的管理文化。
詭異的企業文化
橋水最獨特的文化在其宣揚的“極端透明性”:所有員工都可以當面指責對方,無論級別高低、年齡長幼,只要致力于探究真相、解決問題;在背后說人壞話被嚴格禁止,因為這種行為沒有任何價值,只會破壞員工凝聚力;公司內部的會議和通話都被錄音,室內甚至還裝有錄像機,用以記錄和調查;各種商業決策,都要對員工開誠布公,以保證所有人都了解真實情況,從而做出準確判斷。
公司電腦系統裝有“問題日志(Issue Logs)”,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記錄大大小小的問題,有些問題聽起來完全無關緊要,比如公司餐廳的豌豆太難吃,洗手間水龍頭壞了,但對達里奧來說,沒有問題是小問題,每個問題都值得員工去徹底解決。
在橋水,員工當眾互相批評是家常便飯,臉皮薄的人在這樣的文化下難以生存,達里奧想致力改變的就是人的自我中心。他認為,個人發展中最大的障礙就是脆弱的自尊心,人若想獲得真相、完善自身,就必須克服“面子”。所以,他鼓勵員工之間不斷相互批評,直到他們能冷靜客觀、不帶情緒地反思這些指責。
當然,并非所有人都能忍受這種文化,新員工在入職前兩年的流動率高達30%,不少人因為受不了這樣的文化很快就辭職,而另一部分也因性格不合而被公司解雇。不少離職的員工認為,橋水的文化根本像個邪教組織——“一個有魅力的領導加上一整套信條”;公司似乎只關注員工身上弱點,很少表揚人的優點,很容易讓人失去自信。
甚至有人把這種相互批判的組織文化比作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金融時報的專欄作者就曾批判達里奧其人“易上當受騙、麻木不仁、情商為零、過分簡單化、驚人的自命不凡、古怪且錯得離譜”。
這些指責并未影響橋水基金這兩年不斷創造輝煌業績,也未曾動搖達里奧本人對他的世界觀和哲學的堅信。
在《準則》中,達里奧說,人都是基因與環境的產物,每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皆受過往經歷的影響。所以,在了解達里奧的人生哲學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他的人生歷程。
達里奧的“橋水”之路
雷·達里奧1949年出生于紐約皇后區的意裔家庭,父親是名爵士樂手,母親是家庭主婦,他為家中獨子。
8歲,他進入了當地一所公立學校,他討厭學校里死記硬背的一套,不愛學習,成績不佳。閑暇里,他開始為自己打工掙錢——送報、割草、鏟雪、洗碗。
12歲開始,他在一家高爾夫俱樂部當球童,俱樂部里不少人是華爾街投資者。那是1960年代股市興盛期,人人談“股”色變,更別說俱樂部里的金融大亨們了。在這種氛圍影響下,十幾歲的他投資了人生第一個股票——東北航空,這是他聽說過的唯一一只價格低于5美金的股票。沒想到,這家正值要破產的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購,股價翻了三倍。運氣讓他賺了錢,也讓他對股票投資產生了興趣。
18歲高中畢業后,成績平平的達里奧勉強進入了當地的長島大學。在投資方面,當時的他已建立起了一只價值幾千美元的股票投資組合。大學里自由寬松的環境重燃起了他對學習的興趣,大學成績拔尖。
1968年,他大學一年級。當年,披頭士樂隊去印度修習冥想,被媒體廣泛報道,也引發了他對超驗冥想(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的興趣。在這以后的40多年里,他堅持用冥想來凈化心緒。
達里奧說:“創造力來自開明之心(open-mindedness)與專注之念(centeredness)——即能以一種非情緒(unemotional)的狀態去觀看事物。”事實上,他后來的不少世界觀或多或少與東方哲學宗教不謀而合,冥想開啟了他內省審思,不斷求索智慧之道。
1971年,達里奧大學畢業后,因成績優異被哈佛商學院錄取。那時的他已開始交易大宗商品期貨——谷物、石油、棉花等。在那時,大宗商品期貨屬于冷門領域,市場上幾乎沒什么人做這塊交易。去哈佛前的那個暑假,他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打工。也是那個暑假,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崩潰,他感到自己身處風暴中心,而這種興奮也促使他進一步鉆研貨幣體系和市場。
進了哈佛以后,全新的案例式教學與開放式問答鍛煉了他的思辨力。他全身心享受著 “瘋學,瘋玩(work-hard, play-hard)”的環境。商學院第一學年結束后,他成功說服了美林大宗商品部的董事給了他助理的實習工作。不過,大宗商品交易在當時依然處于無人問津的地位。
1972,由于之前全球貨幣體系的崩潰,通脹急升,大宗商品價格瘋漲,直接引發了1973年美國的石油危機。美聯儲不得不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來遏制通脹。結果,股票市場大衰退,相反,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則迎來了它的黃金時機,相關領域的人才供不應求。
從哈佛商學院畢業后,他加入了Dominick Dominick當上了公司大宗商品部的主管,可惜,未過一年,因股市市場的不景氣拖累整個公司陷入了困境。
1974年,他跳槽加入了另一家證券經紀公司Shearson Hayden Stone,還是在他最喜歡的大宗商品期貨部門任職,給養牛的農場主和谷物制造商們提供風險對沖的建議。
1974年新年前夜,達里奧跟部門老板出去喝酒,發生爭執,結果他把老板揍了一頓。同一年,在加州食物谷物生產者協會(California Food Grain Growers’ Association)的年會上,有傳聞說他請來了脫衣舞演員當眾表演,結果,他被炒了魷魚。被解雇后,達里奧說服了曾經的一位客戶雇傭他當顧問,在他的公寓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那年,他才26歲。
之后,達里奧結婚生子,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搬去了康州,并繼續他“家庭作坊”式的交易投資,他指導公司如何管理風險,并出版經濟分析的簡報。
1985年,他說服了世界銀行退休基金將一部分資產交由橋水管理。1989年,柯達退休基金也成為了橋水的客戶。
在這之后的20多年里,橋水吸引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退休養老基金,和政府主權財富基金(包括中國的主權基金),橋水目前管理的總資產額已經超過1000多億美元。2011年一家分析機構調查結果表明,橋水是退休基金最信任的投資管理公司。
早在2007年,達里奧就已預測到了美國后來的房貸危機。當年12月,深感形勢不妙的他特意上訪財政部,會見了當時的財政部長保爾森手下的員工,警告說美國或將迎來一場嚴重的信貸危機,但是,并沒有人在意他的預測。他繼而又走訪了美國白宮,告訴政策制定者銀行系統將面臨巨額虧損,可惜,他的論斷依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直到雷曼倒閉,次貸危機愈演愈烈,政府高層才想起了達里奧先前的預測和分析。
勞倫斯·薩默斯——奧巴馬聘用的2009至2010年美國經濟委員會主席——在白宮任職期間,一直都堅持閱讀橋水的經濟簡報,隔幾個月就要跟達里奧通一次話,他評價達里奧是個“極其智慧上進的人”。
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達里奧就堅持記錄他的投資法則,并根據投資結果來不斷修改法則。到今天,這些法則都已被電腦程序化,用來自動監測世界各大國經濟運行,以便做出投資判斷。
在他眼中,經濟就如一部縝密的機器。他對這部“機器”的嚴密理解,使橋水最終成長為了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
(本文來源:華爾街見聞http://wallstree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