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分析我國科技期刊網絡化的發展現狀,找出西部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科技期刊網絡化進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認為網絡化意識不強、人員缺乏、資金緊缺是制約該地區科技期刊網絡化發展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了要加快該地區科技期刊網絡化建設只有更新觀念,增強網絡化意識,推動新聞出版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加強網絡知識培訓并加大投入力度等幾點建議。
關鍵詞:網絡化;科技期刊;少數民族地區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11-0060-03
Internet 網絡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始于1987年,起步較晚,但其發展速度極快,特別是跨入21世紀后,發展的步伐進入到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計算機已普及到廣大普通家庭中,而網絡用戶也飛速遞增。據中國Internet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較2010年底增加2770萬人,增幅僅為6.1%。目前,網絡已成為人們生活及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組成部分,各行各業已離不開Internet 網絡,現代化遠程教育、遠程會診、網絡電視、網上銀行、網絡購物、網絡雜志等等應運而起,而科技期刊網絡化也隨之出現??萍计诳W絡化是指網絡環境下,科技期刊的編輯、傳播和服務等借助網絡進行的一種發展趨勢,是期刊整個流程和傳播方式的一種革命性的整合和再造[1]。對傳播先進科學文化知識,促進現代化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地處西部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的科技期刊由于經濟相對落后、人才相對缺乏,其網絡化的建設程度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制約。下面結合《右江醫學》網絡化發展的現狀,談談個人對加快西部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科技期刊網絡化建設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我國科技期刊網絡化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我國期刊的網絡化建設也取得了快速發展,伴隨著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重慶維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等的出現,促進了知識信息資源的深度加工、快速傳播和有效利用,推進我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發展,實現信息資源的社會化共建共享[2]。大多數科技期刊以這些數據庫為平臺實現了印刷版期刊的全文上網,或出版電子版期刊、網絡版期刊。目前CNKI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連續動態更新的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國內7000多種學術期刊,內容覆蓋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業、哲學、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全文文獻總量2200多萬篇。但很多科技期刊僅限于將印刷版的電子數據傳輸給上述大型數據庫,出版自己的電子版期刊,獨自建立網站上網發表網絡版期刊的占有一些比例,而沒有印刷版的完全網絡版期刊比較少見。有學者對我國898種科技期刊作了統計,除CNKI、萬方、維普、臺灣華藝4個期刊全文數據庫外,有448種期刊以自建網站形式在國內外期刊網上網,占中國科協期刊總數的49.9%[3]??萍计诳木W絡化建設,促進了我國科技期刊的國際化,促進了學術交流和繁榮。然而,我國的科技期刊的網絡化與國外的期刊網絡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在出版的即時性方面。有文獻報道,國外一些優秀期刊,如《Nature》、《Science》、《英國醫學雜志》等在印刷版刊出的當天即可出版網絡版,而美國化學學會(ACS)的電子版期刊更比印刷版提前11周出版[4],充分體現了網絡版期刊傳播的時效性。從我國科技期刊網絡化建設看,似乎已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但這僅是表面現象,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1.發展不平衡,東部及沿海地區發展較西部快,經濟發達地區較欠發達地區發展快,有報道,我國擁有CN編號的4758種科技期刊中,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擁有數量占全國總數的41.95%,而新疆、西藏、甘肅、寧夏、青海五個?。▍^)僅占全部科技期刊總數的3.03%[5];2.自主性欠缺,網頁千篇一律。大部分期刊僅是借助大型網站推出自己的網頁,缺少專門的維護,缺少動態更新,內容陳舊,有些甚至沒有內容;3.投入不足,科技期刊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包括網站人員規模、編輯技術、經營、管理人才,從現狀分析,大多缺乏資金保障,大部分期刊的編輯流程仍未能實現自動化;4.知識產權保護難度加大,在數據化發展的時代,保護著作權益的最大化機制,是對著作權人的價值和權利的維護,傳統模式對網絡發行行為和閱讀量等無法進行實時計算和監控;5.網絡虛假期刊問題比較嚴重。
二、西部欠發達地區科技期刊網絡化過程面臨的突出問題
西部經濟發展較東部及沿海地區明顯落后,這些地區的科技期刊網絡化建設也相對滯后。程維紅等[3]報道自建網站的448種科技期刊中,超過70%的期刊分布在北京、上海、遼寧等發達地區,西部地區能自建網站的極少,很多都只能實現部分網絡化?!队医t學》雜志的主辦地在廣西西部,鄧小平領導的右江革命根據地——百色,為少數民族聚居地,以老、少、邊、山、窮著稱,經濟基礎相對落后,這也是其網絡化建設落后的主要原因。《右江醫學》的網絡化建設起步較早,在CNKI開始推出時就授權全文上網,并借助其網站擁有自己的網頁,隨后又加入了“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2003年實現網上投稿,但其后發展較慢,投入也比較少,2008年底雖然增加了兩臺電腦,但僅能實現比較簡單的網絡工作,如網上投稿、網上發送審稿意見、網上發送校對稿、發送排版數據等,很多編輯出版工作仍停留在傳統的工作流程上,對實現組稿、審稿、編輯加工、校對、印刷、發行自動化工作流程仍只能是設想。對網頁的更新也是很少,更別說擁有自己的網站。因此,筆者認為,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西部,其網絡技術發展也比較落后,與許多大城市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大環境下科技期刊的網絡化程度不高,也是導致很多科技期刊安于現狀,對加快期刊網絡化的要求不強烈的原因。與其他發達地區相比,面臨著更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編輯人員網絡化意識不強。由于接觸期刊網絡化的知識較少,或習慣于傳統的編輯出版模式,很多編輯人員對網絡化建設的要求不是很強烈,大多數上網僅限于查閱資料,而對于實現編輯流程自動化,實現網絡出版的認識不到位。他們認為只要保證了印刷版期刊的正常出版,是否實現網絡化并不重要。
2.人員相對不足,網絡知識缺乏。期刊出版相關規定,雙月刊一般不得少于5個人,月刊不得少于7個人。期刊社一般都能按要求配置了相關人員,但很多都是兼職,真正的專職編輯人員較少,有些是二、三個人,有些甚至是一個人。筆者認為,人才是發展網絡期刊的重要條件。在科技期刊網絡化出版過程中,最重要的技術就是信息數字化技術。沒有計算機相關專業人才,要實現編輯出版的自動化,自建網站實現網絡化,出版網絡期刊就只能是空談。目前一些期刊社所擁有的網頁,編輯辦公部分自動化等軟件的維護都是由編輯兼職來簡單進行,由于是半路出家,網絡知識缺乏,對于維護更新工作非常不順手,導致網頁更新較慢或不更新。因此,只有引進或培養相關信息數字化技術的人才,才能實現期刊社的網絡化建設。
3.資金緊缺,投入相對不足??萍计诳木W絡化建設,必須增加人才、物力、財力投入。而目前的大多數科技期刊都強調以社會效益為主,而科技期刊受其專業性、發行量等的影響,能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較少,基本是靠主辦單位的財政撥款。而且科技期刊大多是非獨立法人單位,缺乏自主性,出版期刊大多為主辦單位的“副業”,科技期刊得不到足夠重視,往往只能保證期刊出版的日常活動經費、人員工資等,對期刊網絡化建設均不太支持或支持較少,投入不足也就成為限制期刊數字化、網絡化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加快西部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科技期刊網絡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更新觀念,增強網絡化意識。計算機的應用和網絡的傳輸,標志著現代化科技期刊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逐步告別傳統的編輯出版模式,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網絡化時代,但網絡化投入有限,編輯人員無法完成網絡期刊復雜的排版工作,只能用傳統的方法編輯加工和校對環節,未能真正實現無紙化辦公。這是制約網絡化進程的主要原因??梢?,更新觀念,強化經濟基礎,是加強科技期刊網絡化建設的前提條件。需要更新觀念的不僅僅是編輯人員的業務素質,更重要的是主辦單位、期刊社的領導引起足夠的重視,增強網絡化意識,在期刊網絡化建設過程中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的大力支持,才能實現期刊網絡化。
2.推動新聞出版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2009年,新聞出版總署《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對推進新聞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給出了指導性意見:高度重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制定和完善出版發行標準,推動新聞出版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網絡出版、手機出版等新業態,努力占領新聞出版業發展的制高點。這些建議也表明了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對期刊網絡出版的重視,科技期刊網絡化建設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如何進行網絡化建設缺乏具體的指導意見,有待各個期刊社進一步深入探討。由于目前大多數科技期刊均為分散上網,缺乏集團式或集約式上網格局,大多數期刊的網絡出版仍停留在印刷版翻版全文上網的較低層次的出版格局。因此,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管理,整合社會資本或境外資本,打破按部門、按行政區劃和行政級次劃分的傳統體制,形成集團式或集約式出版,或根據期刊社的規模不同,引導其向互動網站型或行業門戶型出版格局發展,充分運用網絡出版的優勢,不斷增加互動性欄目和行業信息,及時更新網站內容,不斷維護網站功能,以吸引讀者關注[6]。
3.加強網絡知識培訓??萍计诳木庉嬋藛T通常都是各相關專業的專家,從事出版編輯工作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其出版專業知識和編輯的網絡知識相對缺乏,滿足不了期刊網絡化建設必須的相關人才。目前,大部分的科技期刊規模較小,專門配備一名不僅造成資源浪費,而且也不太現實。因此,有選擇性的加強對編輯進行相關網絡知識培訓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較好方法。培訓可以采用走出去的短期培訓方式。選擇培訓的人員應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并有較大的興趣愛好,這樣才不至于培訓結束后仍是一頭霧水,對期刊網絡化建設起不到任何作用。當然,網絡知識是比較專業且深奧的知識,要想短期培訓就立即完全掌握不太可能,還要在閑暇之余不斷加強自身學習,不斷鉆研,不斷探索才能更好地掌握。而且還要在內部普及,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為實現期刊網絡化儲備人才。
4.加大投入力度。要實現期刊網絡化,沒有過硬的軟硬件設施是無法辦得到的。首先,計算機及網絡設備必須充足且運行良好。其次,引進期刊在線辦公系統,逐步解決辦公自動化,目前開發出來的期刊在線辦公系統較多,如三才期刊采編系統,同數期刊在線辦公系統等,有些軟件已經比較成熟,各期刊社應結合實際,購買適合自己的軟件,實現在線辦公,提高處理稿件的效率。同時,可利用其提供的主頁,實現期刊上網服務,架起作者、讀者和期刊的有效溝通的橋梁,豐富主頁期刊相關信息,擴大宣傳。如能解決技術問題,可同時將印刷版在主頁上全文上網,供作者、讀者瀏覽。對于有經濟實力和有需要的期刊社,可自主開發網站,實現上網服務,這樣自己擁有版權,自主性和靈活性更好。
四、科技期刊網絡化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1.網絡安全問題。處于網絡環境下,各種木馬、病毒等無處不在,期刊網絡化的安全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網絡面臨的威脅包括黑客人侵、內部攻擊、病毒入侵、信息污染、秘密信息泄露等,從而破壞信息系統和網絡資源,造成系統癱瘓。應利用防病毒軟件、防火墻技術、密碼技術、新一代網絡通信、協議之類軟硬件進行防范工作,及時對網頁文件進行備份,并存儲于不同的介質中,保證網絡信息的安全[7]。
2.網絡出版時滯。網絡出版距離需求有較大的差距,主要是數據庫收錄的網站追求期刊數量,往往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出版,時限滯后,無法做到期刊內容及時發布,也無法提供科技人員關注最終的論文、關注的試驗過程和同行評議等信息,收錄網站必須改善服務方式,及時提供科技人員需求的數字化信息。
3.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知識產權的侵權問題從來都是十分敏感和尖銳的。但網絡的普及又使得侵權變得很容易,網絡上的信息可以輕而易舉的復制、摘抄,套錄等。因此,科技期刊的網絡化也應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引起足夠的重視。解決好如下幾個問題:一是完善相關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二是不斷開發和運用新的加密手段;三是規范網絡期刊的引用標注、轉載授權。
總之,科技期刊的網絡化已是必然趨勢,但卻無法替代印刷版期刊,兩者將長期并存。我國的科技期刊網絡化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中許多不足,而處于西部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由于受經濟、人才等的制約,科技期刊的網絡化建設相對落后,需要我們相關從業人員多想辦法,加強本地區的科技期刊的網絡化建設步伐。
參考文獻:
李海燕,韓萍,王瑋等.科技期刊網絡化發展探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21).
吉玉珠,胡兵.我國學術期刊數字化建設的分析與思考[J].圖書與情報,2003(3).
程維紅,任勝利,王應寬等.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網絡化出版現狀[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3).
陳艷偉.論我國學術期刊的網絡化[J].新世紀圖書館,2006(2).
蘇青,游蘇寧,周文輝等.中國科技期刊現狀分析研究[J].科技導報,2006(6).
馬愛芳,王寶英,趙建梅.我國網絡科技期刊出版現狀及其改進對策[J].編輯學報,2005(2).
杜玲,劉巖.科技期刊網絡化優勢及我國期刊網絡化發展現狀[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