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教學、有效課堂是每一個教師孜孜以求的境界。本文對“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中信息卡在初中化學課堂使用問題展開探討,從信息卡的使用方法、機制原理、實踐效果等方面進行研究,探究一種行之有效的并且受師生歡迎的課堂教學模式,最終實現“大容量、強節奏、高效益、活全體”初中化學教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 信息卡 有效課堂 即時反饋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10-01
近年來,教育界掀起了一輪又一輪對“有效課堂”的討論。“高效”的確是對剛入門學科的課堂教學來說既是一個很高的要求,也是一線化學教師夢寐以求的境界。雖然專家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珠玉在前,然而因為學科的差異、學習內容的差異、生情的差異、教師素質的差異,甚至每一節課情境的差異,作為一線化學教師的我依然很難找到一種真正行之有效的“套路”。直到我2008年參加了越秀區第一學區開展的“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普適性研究課題組”,接觸到由馮旭初老師創立的“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該模式引入的信息即時反饋機制很好地解決了以上問題,為提高課堂效率保駕護航。
1 小小信息卡讓反饋更有效
依照“四合一”即時反饋的原則,建立學習狀況反饋系統,我在初三化學新課程有效教學的課堂上引入信息卡:每位學生有四張不同顏色的單面卡(背后一律為白色)。
上面卡片正面分別有A、B、C、D字母各一個(仁、誠、禮、義是我校德育特色,這樣也潛意識將教學教育工作有機結合),可作多種用途:(1)在堂上做選擇題時,學生舉卡回答,教師可以一目了然,即刻了解學生解題的速度和正確率。(2)教師進行不同的題組訓練,可以達到不同的目的。基本原則是:伸手可摘;跳一跳可摘;幫一幫可摘。每一大題分成幾道小題,各小題之間具有一定梯度,分別由4個不同層次的學生一起逐題解答后,可請學生再按下列要求舉卡:三題全對舉A,二題對舉B,一題對舉C,三題全錯舉D(完全不懂舉白牌),這樣,教師馬上就知道全班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及時采取對策。(3)當教師讓學生口答某一問題后,可以請全班舉卡評分。這樣,不僅可以讓全班學生都注意解答,還可問問舉A卡和白卡的學生的意見等。如此,課堂上形成一個師生間互為信源、新宿的動態多邊的信息流動系統,能夠快速反應,即時甄別評價。
實踐中,信息卡功效十分顯著:(1)信息卡的使用,可以改變化學課堂形式“單一呆板”的局面,特別是概念和理論課,課堂上不僅“有聲”而且“有色”。信息卡的好處在于它變課堂“隱性信息”為課堂“顯性信息”,從而,少數帶動多數,形成良好鼓動效應,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度,優化了課堂信息反饋機制。(2)此信息卡是信息的載體,教學時教師可機動靈活的賦予其更多的信息來融入這A、B、C、D字母中,A、B、C、D字母承載的信息可以在課堂出現,可以在作業中出現,也可以作為某種溝通信號來傳遞。在操作使用中,往往會有教師意料之外的發現,增強了教師指導的針對性,有效性。
2 有效反饋能加快知識在課堂中的“周轉”
信息卡的使用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情況的反饋,而反饋是心理學家認為影響有效學習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為初三化學教學課堂注入了活力。
信息反饋機制是促進課堂教學高效的潤滑劑。它體現的是一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最為重要的是,課堂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盡可能多的傳遞給教師,供教師靈活處理。2009年,作為越秀區初三化學中心組成員的我臨危受命,教研員要求我在第八周區教研活動中上一堂全區研討課,課題是《原子的構成》,我寫好了教案和制作好了課件,在第一輪試講的前一天,我反復問自己,這一堂的亮點在哪里?當時我自己找不到答案。后來我嘗試并邁出了利用“四合一”教學模式進行初三化學教學的第一步。上完那堂課后育才中學黎老師問我“這個班是不是實驗班”,我心里一愣,這個班可是全級成績最差的班呀!她的話給予了我繼續深入開展“四合一”教學模式進行初三化學教學的動力。
化學教學引入這一有效信息系統后,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強化了他們的主體意識,人人參與,全員參與。信息卡可以在化學課堂上發揮多維立體反饋調節的功能,有整體性回答,也有個體性分析;有參與過程的得失檢查,也有參與結果等級評定。根據學生之間信息卡反饋評價的信息,教師歸納總結,或讓學生話題演講,或讓學生信息詮釋,或讓學生登臺板演,“舉卡投足”之間實現課堂活動的有效,學生參與的有效,信息反饋的有效,教師指導的有效。
3 信息卡反饋機制成效
(1)開啟學生的興趣大門。讓學生學好一門功課,關鍵是讓學生對它有興趣。而體驗成就感,更是其持久的動力。“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就通過小組得分制等反饋激勵機制不斷讓學生體驗成就感。
(2)學生經常獲得激勵和肯定,讓學生體會“我行,我可以”。課堂解題時,如果學生有更簡便的方法,就讓學生講。小組問答題時,組員回答正確加100分,學習成績較弱的同學回答,全班同學會自發為他鼓掌,對學生鼓舞很大。
(3)課堂氣氛民主活躍,學生喜歡上我的課。“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和即時反饋既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發揮,又讓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體現。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導者,學生在教學上信服你,生活中大家是朋友。學生從“以前期盼快下課”,到現在覺得“上課時間很短”。教師不再是很“辛苦”地講授,而是快樂地上課。
(4)初見成效。經過去年幾年的實驗,實驗班的學生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學生在自主、合作、競爭學習氛圍中,重新找回了自信,培養了良好的心理品質。雖然初三化學只有一年的學習,但我發現我初三剛接手時候,實驗班的學習成績比非實驗班的成績差,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實驗班的學生實現了整體的滾動發展,在2012年廣州市中考中,實驗班的各項數據都遠遠超過非實驗班。
“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和及時反饋的實驗給了我一個不斷自我改進、提高和完善的機會,當然,其中某些細節還需不斷斟酌和反思,“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 馮旭初.全腦激發的高效課堂[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8.
[2] 吳江霖.心理學概論[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趙方勛.“四合一”反哺新課程有效教學闡釋[D].廣州市第七中學.
[4] 魏國棟,呂達.課程·教材·教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報刊社.
[5] 鐘啟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M].華東師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