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不只是單調的對教學內容上的創新,而與之同等重要的還是在對在脫離教材以外的內容有所創新。創造性思維是養成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推進課程改革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關鍵詞:創新 創新思維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14-01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世紀,它需要大批高素質,且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創造力的類型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思維的創造力,尤其在想品德思領域內,它顯得更為的重要。思維的創造力就是對一個問題或觀點的新穎、獨到的看法,具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必須經過培養可以具備。
1 對創新思維有正確的認識
在教學中,創新不只是單調的對教學內容上的創新,而與之同等重要的還是在對在脫離教材以外的內容有所創新。每一個新穎的想法、新發現都可以稱為是一種創新,在課堂上,教師應在講課的同時,將課本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課內外主動去探索,老師對學生新的觀點或發明應給予獎勵。
2 指導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一切行為的開始,有了觀察才有發現,在引導觀察之前,要讓學生知道具體的目的及要求。在觀察的過程中慢慢的引導,使學生沿某一條方向進行。但重要的一點,在觀察中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如果沒有提起學生胃口,只會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要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無論對與錯,都要鼓勵講出。針對某一位同學的想法,在讓其他學生給予評價,判斷是否可行。教師應當充分的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提出疑問、解決問題讓學生具備創造思維。
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趣味性、主動性及創造性,往往來自充滿疑問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把學生引入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會給同學思維的動力。對這樣的問題中隱含的小問題,老師不要做簡單的答復,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挖掘。學生自己的想出的答案才更貼近思維實際,更能引起學生的主動性。如在一些實際應用例題中,可以讓學生在課外找相關的實例,讓學生在實踐中做作業。經過學生自己的實踐采訪,更佳的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更有利于做題。
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讓學生學會獨立,又要讓學生學會合作交流。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的去研究,在找相關的知識作補充,才會得到自己的答案。獨立研究的目的不只是在獲取知識,而重要的一點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意識。所謂合作交流,是指在學生獨立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的班集體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通過相互的討論分析,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要學會相互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3 課堂教學要發揮知識的智力因素,培養創造力
在以往的許多考試題中,大多數題看起來都來自課本,但仔細研究,往往比課本上的題難。這樣,就是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一種全新的方式去對待。這就需要重新認識教材,從中挖掘創新素材,發揮知識的智力因素。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進行創新探索,培養創新能力。
一位老師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所以興趣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先導。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創造新式的教學方法,以新穎的方式去誘導,并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是學生的學習動力有所提高。
4 在激勵學生大膽探索,培養創新能力的同時,還要學會誘發學生的靈感
靈感是一種直覺思維,是長期經過事件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而突然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思路。課堂上,教師應當及時捕捉和誘發學生出現的靈感,對學生新穎的想法,違反常規的回答,哪怕只有一點的創意,都應給與肯定。
想象力是創造的源泉,人類正是有了無與倫比的創造力,才使社會一次又一次地進入一個新臺階。在科學的領域也是如此,如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等。他們都是極富想象力的人,對很平常的事有非同尋常的想法而產生如此驚人的成就。
另外,探究性學習在教學中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極其生動活潑、極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它不僅轉變了學生單一、呆板的學習方式,而且是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以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為目標,以教材為基本內容,學生通過再發現的步驟來進行學習。在教學中,選擇一些便于探索的教材,運用“探究性學習”來組織課堂教學, “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敢于、善于運用創造性思維提出假設,又通過分析思維和實驗進行嚴格的科學論證來解決問題。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分析思維能力,實驗能力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他們真正起到互相補充,相輔相成的作用。
綜上所述,創造性思維是養成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推進課程改革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世界。誰的創造思維好,誰就會在社會上立足,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