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一直都是識字教學,尤其是在一、二年級,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關鍵。識字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呢?這一問題值得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去深思。本文旨在討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讓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方法 改革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18-01
對于剛剛進入小學課堂的兒童來說,學習語文的難度大、任務重、作業多,其中一年級的拼音是關鍵,識字更是難點與重點。因此,在學習語文的一開始,就應該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使他們覺得學習語文是一件容易快樂的事情。那么語文教師怎樣讓小學生們樂于識字,做好語文啟蒙教育—— 識字教育呢?
1 從興趣入手,培養小學生識字的興趣
1.1 培養小學生愛學習、愛看書的好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應告訴學生他們無時無刻都在使用語文,像說話、講故事、回答老師的提問等。同時,還要告訴學生學習語文會做很多有趣的事,比如認字、寫字、討論、讀書、看圖寫作文等等。教師要在小學生一入學就鼓勵他們多看書、多識字,并養成和父母晚上一同讀書的好習慣。
1.2 積極開展識字比賽,樹立競爭意識
對于新發下來的課本,小學生一定都非常感興趣,拿到手中翻來覆去地看個不停。對于課文中認識的字大聲地念起來,屬于無意識識字,語文教師應該抓住這個良好的機會,比如說:“某某同學認識的字可真多啊”或者是“這么難的字他居然都認識,真了不起!”目的是號召全班所有的同學都向這位同學學習,以他為學習的榜樣。這樣做,不僅讓認字的學生感到自豪,得到成功感,感到學習語文的歡樂,還能讓其他同學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互相學習和借鑒。定期開展識字比賽可以讓小學生識字更自然、更輕松。
1.3 讓識字進入生活,進行大語文教學
小學生不僅要在書本上學習新字,還要在生活中學習新字。語文教師要讓小學生走出課本,走進生活去識字,比如看報紙、看圖書都是認識新字的良好途徑。在這里,我有一個很有創意的想法,那就是把小學生認識的字在家長的幫助下制成一張一張的卡片,在課堂上,教師再組織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與合作,這樣不僅可以使小學生的識字范圍擴大了,而且減輕了小學生的作業負擔,讓識字的過程樂趣無窮。
1.4 使用多媒體、課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現代教學工具越來越完善了,它可以優化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小學生識字的興趣。多媒體可以播放形象、生動、直觀的識字課件,可以讓小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去學習新字。這種方法符合小學生心理及年齡特征,因此,教師要注重多媒體識字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識字的興趣。
2 新型識字教學方法
要想識字,只有興趣還不行,還必須教給小學生合適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他們識字的效率,真正掌握每一個字。那么,怎樣教會小學生識字的方法呢?這里有一個設想:一年級新生如果問:“你是怎么知道這個字的?”他的同學可以回答:別人教的、電視上看到的,或者是家人名字中的字。這些都可以算作是識字的途徑。但隨著年級的增加,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積累了一些識字的方法,比如:(1)數筆畫,這是最傳統、最基礎的方法;(2)說部首、結構;(3)猜謎語,依據生字的特征讓學生編謎語,時間久了他們就會編很多有趣的謎語,如“魯”上面味道很鮮,下面光芒萬丈;(4)編順口溜,如“呵”口可呵;(5)熟字加偏旁,如“肚”月加土;(6)熟字換偏旁,如“清”去掉三點水加單立人成“倩”;(7)熟字去偏旁,如“碗”去掉石字旁成“宛”;(8)看字型認字,如“爪、口”;(9)根據上下文猜字;(10)讀半邊,如“清、情、請、晴”等形聲字;(11)編故事,如“解”字,有個人騎著一頭牛,拿了一把刀把牛的角砍了下來;(12)歸類識字,如帶寶字蓋的字都與房屋有關,像“穴、室、客”等,帶貝字旁的字都與錢有關,像“財、贓、販、購、賬”等;(13)查字典識字……
上述的方法還有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識字,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識字過程突顯學生個性,體現人文思想。
3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
3.1 寫字的姿勢
語文教師要以示范為主,糾正為輔,對低年級學生寫字、看書的姿勢一定要嚴格要求,務必做到“三個一”,即眼睛距離書本一尺遠,胸口距離書桌一拳遠,手指距離筆尖一寸遠。針對小學生做得不周到的地方還要反復強調、反復訓練,直到學生形成正確的坐姿為止。
3.2 寫字的位置
教師要讓學生寫字時注意筆順,按正確的書寫規則去寫。比如在教低年級學生初步寫字時,先讓學生了解田字格的構造(橫豎中線、左右上格、左右下格),再讓學生觀察范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這樣以田字格為基準,讓小學生仔細觀察,認真去書寫,對照范例才能把生字學好、寫好。
3.3 及時修改錯字
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批改作業時,發現錯別字可以先不修改,只是圈出錯字,然后在規定的時間里,讓學生自己修改,改正后再檢查。進過長期的訓練,可以樹立小學生改正錯別字的意識,讓學生識字過程更具有準確性,也可以減輕語文教師的負擔。
語文教師要在學生當中樹立良好的榜樣,鼓勵學生向楷模學習,培養他們良好的讀寫習慣。
4 結語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同時“新課改”和素質教育也要求教師做好小學生識字教學工作。讓小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識新字,以便更早地進入閱讀與寫作階段,這無論對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是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讓學生從中感覺到學習生字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使“苦學”變為“樂學”。這樣做,不但體現了識字教學方法的創新性,還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更好地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生字的能力,使他們在不斷的“新發現”中養成對識字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陳龍.三部曲奏響識字新樂章—— 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一點嘗試[J].學周刊,2011(29):108.
[2]李愛珍.淺談建構主義教學觀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 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2007.
[3] 周芃.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學生字形易錯的原因淺析及應對策略[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秀論文集.2005.
[4] 劉敏.利用多媒體,引入識字樂園—— 多媒體教學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C]//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