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創新教育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基礎的,可以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發揮學生創新性思維,提高他們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 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21-01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教育是開發學生創新思維,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方法,因此,如何做好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是現今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本文就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1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的好奇心較強,如果教師做好引導的工作,就可以使學生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成為學生行為的推動力。學生只有對一件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才可以激發他們探究的心理,他們的思想就會活躍起來,記憶和思維就會大大提高,例如,在學習“空氣”一課時,學生對“空氣成分含量”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把全班同學進行分組,讓各組學生進行交流、互相補充擴展他們取得的信息,最終教師進行總結,這樣的方法不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還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能力。除此之外,作為初中化學教師,也應該主動示范好奇心,如果教師主動參與某項具體的活動中,積極探究問題的解答方案,顯示出自己的探究熱情,就很容易在班級營造出一種充滿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氣氛,使學生也參與到探究學習當中,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2 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創新思維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創設問題情景,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具有探討性和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探索答案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在學生不斷的探索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并且教師應該設計反思評價和交流溝通的環節,讓學生親身了解自己所探索的內容,使他們理解科學的本質,并且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不斷的探索中學到知識。例如,教師在講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時候,當教師教會他們檢驗裝置氣密性的方法以后,可以提問學生如果在制取氫氣、二氧化碳時,是不是也可以需要檢察裝置的氣密性?讓學生踴躍回答,這樣不斷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還可以使他們學習到更多的有用知識,使他們的思維靈活性提高。
3 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學生良好實驗習慣,培養創新能力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除了要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還應該注意養成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使學生帶著端正的科學態度進行實驗。教師在培養學生實驗習慣的時候,不但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儀器、規范他們的實驗操作順序,還要讓他們認真的觀察實驗現象,做好實驗的記錄,并且注意節約實驗藥品,確保實驗的安全。在化學實驗中教師首先要在學生面前進行示范,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科學的進行實驗,例如在進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把這個實驗分成三個小實驗,這三個小實驗分別為《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反應》《塊狀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和《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比較這三個小實驗的反應快慢,并且從中探討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藥品是石灰石和稀鹽酸,通過這樣的方法,不斷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還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的鍛煉,使學生明白實驗不只是局限在課本上,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
4 開展課外化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初中化學教學如果只是局限在課堂教學中,時間一久就會使學生感覺到枯燥,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應該開展相應的課外化學實踐活動,設計各種形式、內容豐富的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課余生活得到豐富,增強他們知識,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可以學以致用,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其實化學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化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才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記憶,并且學會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化學現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液化氣站、加油站去觀察防火設施及凈化設施等,使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可怕性,以此來有效的增強學生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意識,使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除此之外,還可以每學年舉辦一次化學晚會,也可以搞化學專題節目:如“氮、磷專題晚會”,讓學生以演出形式向教師匯報成績,通過這樣的活動,不但可以活躍學生的學習氣氛,還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接受化學知識的教育,再不覺得化學枯燥難學了。
5 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培養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
由于化學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化學課堂上除了要傳授學生相關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以外,還應該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用于創新的精神。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班級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的內容,確定教材的重難點,在課堂上采取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除此之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質疑和提出自己的見解,養成他們勇于創新和探究的習慣,消除課堂上過于拘謹的氛圍,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面對學生的主動探究活動,要注意營造一種讓學生感到安全、舒適的勇于提問的氛圍,讓他們可以輕松地通過討論提出假設、尋找答案,不要過分關注他們的答案的對錯。教師只有這樣做才可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發揮他們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6 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教育是教學發展必然要求,想要做好初中化學教學的創新教育,首先應該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教師要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他們良好實驗習慣,并且營造一種讓學生感到安全、舒適的勇于提問的氛圍,使學生敢于大膽的質疑和提出自己的見解。除此之外,教師應該開展內容豐富的課外化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課余生活得到豐富,只有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
參考文獻
[1] 黃德榮.初中化學教學中創新教育模式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0(11):82.
[2] 劉美燕.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成功(教育),2011(3):69.
[3] 鐘仕強.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8):138-139.
[4] 劉修戰,劉樂濤.淺談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