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去構建地理高效課堂,成為當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努力方向。文章認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需要從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幾方面出發。
關鍵詞:高中地理 課堂教學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39-01
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成為當前一線教師非常關注的問題,地理高效課堂使師生之間協調配合,完成地理教學目標。地理課堂是進行地理教學的陣地,是開展素質教育的場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建設地理高效課堂是地理教育界不斷努力的目標。
1 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興趣,其能推動學生去探求新知、并有情緒體驗色彩傾向,隨著該情緒化體驗的進一步深化,學生就會出現強烈的學習需要,地理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升,也就是說興趣為學習的先導。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興趣,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1)充分利用好各類地圖。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各類地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高中地理包含的地理插圖的資料比較多,比如教材內的插圖、地理掛圖以及地圖冊,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地圖展開教學。地圖承載的內容多樣,能讓學生對地理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選取好的地理圖片,能進一步充實并且簡化教材內的文字表述,做到圖文有機結合,讓學生通過直觀性的地圖來理解相關知識,拓寬學生境界,進而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與思維能力。
(2)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結合。
地理上的諸多內容能將地理知識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比如在高中地理教材內講到的關于自然災害的知識,教師在講解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結合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讓學生既能通過多媒體切實感受到地震發生后出現的畫面,切實感受到地震所造成的破壞,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對地震出現的原因以及影響進行分析,通過這樣一個的實際的生活實例,讓學生在分析后能感覺到地理地理知識的真實、形象。再如,教師還可以對全球變暖、世界各地出現的極端天氣等地理現象,讓學生在掌握地理知識的時候,還能激發學生憂患意識。
2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隨著當前新的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教師需要采取科學的方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做地理學習的引導者與激發者。教師教授學生學習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能學會學習,并且能讓學生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在掌握了相關的學習方法之后,在遇到相類似的問題之后才會迎刃而解,教師在地里教學中既要知道學生沿正確的方向思考,還要和教師參與到學生對相關疑難問題的討論之中,教師在討論過程中更多的是指導、傾聽與討論。此外,學生在遇到相關的疑難問題后,學生也要及時向教師提出,這時要采用合作的方式,幫助學生解答問題,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是在耐心解答疑問,這樣的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將更為和諧,彼此平等,才能取得教學相長的效果。
3 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
培養學生地理能力的第一步是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展開自主合作,教師應該確立始終引導學生去領悟與思考。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地理、感悟并融入地理,在進行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主體性地位。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地理分工、積極展開合作探究,來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從不同的信息源內探尋基本信息,切實發揮好成員組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在與其他同學開展相互合作過程中,充分利用好已經掌握的知識,經歷感知、比較、感知、分析、抽象以及概況等相關的思維操作活動與動手操作活動,積極啟發并誘導學生展開思考與自主學習,真正幫助學生能吸收并消化知識。該學習方式能最大程度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型,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一般來講,自主學習過程的過程為:教師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動機,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教學,學生使用新知識進行應用、評價,教師最后為學生布置作業,實現對知識的鞏固、拓展和遷移。讓學生既明確學習目標,還能對學習內容進行自我選擇,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對相關的學習策略加以自我調控,為學習創造好的學習條件,對學習效果做出客觀評價。
4 精講細撥、矯正補缺的有效結合
首先,教師還要注意做到精講細撥。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中處于主體地位,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不能解決全部問題的,教師開展課堂點撥是真正體現教師教學實力的新舉措,是教師主導性作用的重要體現。教師對相關知識的精講程度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疑難問題的解決程度、教學目標完成的桿件,是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能的關鍵。精講是講解學生還不能消化的知識,這需要教師從學生已經做的題目中發現存在的疑惑之處,從學生探究問題中去發現疑難之處,進行細致講解。
此外,地理學習是強調質量,要切實抓好知識內部聯系,不僅要利于學生對基礎知識上的學習,還要利于學生能歸納、分析以及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既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測試題,也可以由教師設計不同層次的測試題,采用自己批改、面對面批改等方式進行課堂反饋。地理教師充分借助地理練習題,讓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再次回顧,讓學生領悟整個過程以及相關的教學規律,完善學生當前已經有的認知結構,來完成地理教學目標。
總的來說,地理高效課堂是充分突出學生主體性地位,為此,地理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精講細撥、矯正補缺的有效結合等方式,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并在學習過程中做到心到、口到與眼到,讓學生喜歡地理,并愿意去學習地理知識,并且能感覺到在學完地理后,能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讓地理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真正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能。
參考文獻
[1]陳曉輝.構建高效課堂的幾點感悟[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9).
[2]梁美.關于構建地理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30):359-360.
[3]許會.淺議新課改形勢下如何構建高效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1):76.
[4]施俊嶺.淺談高效課堂的構建[J].教師, 2010(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