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濃厚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思維處于最活躍狀態。數學教學離不開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本文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際及學生年齡特點,闡述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習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62-01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要獲得持久不衰的數學學習的動力,就要培養數學學習興趣。從某種意義上講,成功的教師主要不是教給學生一堆死的知識,而是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方法、途徑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 熱愛學生,以和諧的師關系激發學習興趣
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與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是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在與學生交談中應加強與感情交流,增進與學生的關系,親近他們,愛護他們,對后進生采取少一點“威嚴”、多一點“親切”的方法,保護積極性。注意在教與學中產生和諧的共鳴,就能增進相互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喜歡“數學老師”,進而喜歡“學習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感觸最深的是去年所教的張某某,因從七年級時與數學教師關系緊張,所以導致數學成績直線下降。他將對老師的不滿轉移到對數學的放棄。筆者接手后,首先抓住他第三節課后會肚子餓,總是裝作不經意間去關心一下,這樣讓他感受到老師是關心他的。隨著這些情感的鋪墊,他放開了心靈,接納了筆者,從而也接納了數學這門課。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在上學期期末時他竟考了98的高分。由此可見,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對學生愛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2 利用數學美的內涵引發學習興趣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數學美感很強,數學學科本身知識結構的內在美、數與形特征的外在美、圖象信息簡潔形象的美、教學中探索解題思路的過程美等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美感,從理論教學中體驗邏輯的縝密性,體會探究的樂趣,從實踐活動中感受數學的實用之美。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學會“數學的思考”,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數學來自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如黃金分割教學過程中,通過向學生提示舞臺上報幕員站的最佳位置、女青年腰帶扎的最理想的位置以及黃金分割用于優選法及建筑、繪畫、舞臺藝術設計等各種實際應用等,使學生感受到黃金的分割形態美及應用價值。教師在教學中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學生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欲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
3 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促發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正確選擇和使用現代教學技術,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主體意識,幫助學生學好有關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投影和視圖的教學中,因為學生缺乏空間觀念,對三視圖的理解有困難,光靠教師的說教總是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于是筆者請計算機老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三視圖用多媒體展示,利用圖形旋轉讓學生方便從各個角度觀察,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學生借助這個立體的三維圖很好地理解了這塊數學知識。于是筆者做了更多的嘗試:全等三角形、幾何證明題之添輔助線……通過這樣的演示,將原本蒼白的說教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不但理解了知識,還很好地激發了學習興趣。
4 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贊科夫說:“數學一旦能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能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會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根據課程要求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搞好興趣教學。一要精心設計課堂的開頭和結尾。好的開頭和結尾不但可以收到先聲奪人之效,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學生有余味三日之感。例如在優質課評比的課堂上,在將要課堂結束時,筆者突然靈機一動,用鋼琴伴奏領著學生一起唱起了“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這一課堂結尾既鞏固了學生對數的倍率的認識,還極好地激發了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二要深入分析教材,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數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但同時它又應當具體地加以闡述,課堂教學若忽視了這一點,往往會使數學的抽象性掩飾了其趣味性。這就需要把課堂中的數學回歸到生活實踐中去。
5 通過體驗成功,鞏固學習興趣
在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他的同伴作了一個被稱為“期待效應”的試驗:他們把只跳蚤放在杯子里,然后在杯口蓋上一塊玻璃,跳蚤使勁一跳,頭重重地碰在堅硬的玻璃上,它不甘心失敗,又跳一次,它再一次被碰……這樣經過多次的碰壁以后,即使把玻璃蓋拿掉,它也不敢跳出杯子。因為這只跳蚤受過多次挫折,它的潛意識認定自己不可能跳出杯子,從而喪失再試一次的勇氣。美國心理學大師馬斯洛認為:在興趣的培養中,假使能讓人對某種事物有著深厚的興趣,重要的是要讓他對這事有第一次的成功,這次的成功對以后的興趣有著奠基作用。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揚,十次表揚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當學生通過努力獲得某種成功時,更能增強他滿足的感覺。沒有什么東西比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更能激發其求知欲望,更能使其表現出強烈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誘發、點撥,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引導學生經過緊張的智力活動去完成學習任務取得成功,以獲得滿足感和愉悅感,就可以使他們深信自己的力量,就會對數學更感興趣。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應多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采取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方法,把學生的挫折感降到最低限度,使學生有能力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注意發現學生每一次的點滴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閃光點,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形成樂學的氛圍,在每個目標層次做到快速反饋、激勵評價,鞏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關鍵是教師如何去創設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情境。我們應當注意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數學,才能大面積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