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一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習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數學成績卻不太理想。怎樣才能進行高效的數學學習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課前重視預習;課內重視聽講;課后及時復習;加強課后練習;提高應試技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高中數學 預習 聽講 復習 練習 技巧 習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90-01
進入高中以后,有不少同學不能適應數學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成績一落千丈。而高一又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習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斗就栽在數學上。怎樣才能進行高效的數學學習呢?筆者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
1 課前重視預習
在預習中容易發現難點,這就是需要在聽課中注意的地方;對待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好的有關的舊知識,進行補缺,以便減少聽課過程中的困難;預習對于思維能力的提高很有益處,預習后把自己理解了的東西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預習有助于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首先,是預習概念;這里的“概念”并不代表“公式”。這里的概念主要就是指某個數學量的定義;然后就是要預習課本章節中的定理;接著才是預習公式。
最后,再預習課本上的例題。課本中的例題基本上都是跟著概念、公式走的,難度不大,同學們在預習完概念、定理和公式后,可以做一些書上的練習題,找一些解題的感覺。
2 課內重視聽講
課堂聽課效率決定學生的成績,最重要是在課堂中吸取知識,所以每一個高中生都應該充分的利用好高中數學的課堂時間。聽講高中數學例題時,一方面按老師的設問去思考,獲得解題途徑;另一方面要有自己的見解,能否按自己的想法把題做出來。若能做得出來是極有價值的,就是做不出來,要分析錯在哪里,也是有收獲的。這對培養發散思維能力大有益處的,使我們的思維能力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3 課后及時復習
課完課的當天,必須做好當天的復習。復習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書或筆記,而是采取回憶式的復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老師講的定義、例題、分析問題的思路、方法等(也可邊想邊在草稿本上寫一寫)。盡量想得完整些,然后在筆記中尋找沒有完全急牢的,就把它補起來。這樣就使得當天上課內容鞏固下來,同時也就檢查了當天課堂聽課的效果如何,也為改進聽課方法及提高聽課效果提出必要的改進措施。
對所學的素材要進行分析、歸類,找出重、難點,分清主次。在復習過程中,特別要關注難點及易錯點,應分析其關鍵點和易錯點,并找出原因,必要時還可以把這類問題進行梳理,在專題本上記錄,也可以在電腦上做一個重難點“超市”,可隨時點擊,進行復習。
復習時要善于總結歸類,尋找不同的題型、知識點之間的共性和聯系,把學過的知識系統化。舉個具體的例子:高一代數的函數部分,我們學習了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三角函數等好幾種不同類型的函數。但是把它們對比著總結一下,你就會發現無論哪種函數,我們需要掌握的都是它的表達式、圖象形狀、奇偶性、增減性和對稱性。那么你可以將這些函數的上述內容制作在一張大表格中,對比著進行理解和記憶。在解題時注意函數表達式與圖形結合使用,必定會收到好得多的效果。
4 加強課后練習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最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于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5 提高應試技巧
解題能力和考試成績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最直接的體現,也是高考錄取的重要依據,掌握應試技巧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關鍵一環。首先,在考試之前必須對考試大綱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全面復習,如果時間不夠充裕,可對重要知識點和薄弱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特別要點針對平時練習和模擬測試卷中的錯題進行強化練習,避免重復習慣性的錯誤。其次,在考試前,要保證適當的睡眠時間,調節好心態,充滿自信去迎接考試。在考試的時候要不斷地在心里暗示自己已經有了充分的準備,所以一定能考好。另外,要堅持先易后難的原則,解題過程中盡量少用心算或者口算,一定要動筆將計算過程較為完整地在草稿紙上演算只最后的答案,以減少在心算過程中的失誤。
6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中數學知識面廣、課堂容量大、抽象思維強、難度增大,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時,一定要先復習后作業。除了要求獨立解題,反對互相抄襲之外,做題應字跡工整、格式規范。在解題過程,有的學生不能靜下心來先細心審題后答題;有的學生不夠認真,不能細心演算、耐心檢查,無法保證作業質量;有的學生惰性較強,不喜歡積極動腦、獨立思考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聽、說、寫、想、看、質疑、審題的習慣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數學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張奠宙.數學教育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2]李求來.中學數學教學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