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總會有很多成功或失敗的案例,而無論好壞,其中總有值得我們借鑒或反思的地方。本文主要通過幾個教學案例,反思現有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如何改進課堂教學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關鍵詞:數學 課堂教學 案例 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02-01
課堂教學應該如何開展?應該注意些什么?下面主要通過幾個教學案例,談談我對如何改進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和看法。
1 注重教學細節,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能力
細節雖小,卻不能小看。在看似“應該”和“正?!钡牡胤?,卻存在著學生容易忽視的地方。教師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地對待每一個教學細節,能讓學生在無形中養成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對培養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案例1:在導數的應用復習課上,我給出這樣一道題目:已知函數在上單調遞增,求實數的取值范圍。題目出來后,全班大部分同學出現了以下的問題:
錯誤一:認為滿足的條件為:,即。
錯誤二:認為滿足的條件為:,,得。
錯誤三:認為滿足的條件為:,當時,即。
事實上,函數在上單調遞增,則在上恒大于零或者大于等于零。
案例2:在圓錐曲線復習課上,我給出了一道練習:已知兩個定點、,若動點P 滿足,則P 的軌跡是________________ 。
題目給出后,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同學脫口而出:“是雙曲線,”隨后有個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快速補充道:“是雙曲線的一支?!蔽椅⑿Σ徽Z。終于有個同學最先反應過來:“不對,是一條直線?!贝搜砸怀?,大多數同學似乎恍然大悟。我微微點了點頭,提高聲音問道:“同學們說,是一條直線,對嗎?”經過這一問,學生馬上又安靜下來了,經過這樣反復幾次,最后終于有個學生說出了正確的答案:“是一條射線。”
反思:在構成課堂的眾多因素中,教學細節是構成課堂的基本單位,它在促進學生知識發展過程中的意義與價值卻舉足輕重。從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如果老師不注重這些細節的分析,很容易讓學生的思維產生漏洞。所以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尤其要注重教學細節,注重語言的表達,有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讓學生在你的潛移默化下養成細心的良好品質,提高學習能力。
2 轉變教學角色,使課堂成為師生互動、共同學習的平臺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應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教師要與新課程同行,要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就必須轉換角色,必須學習掌握新的專業技能,并在新一輪教學改革中實現專業技能的自我更新。然而多數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包攬課堂,幾乎沒有留下多少時間讓學生交流和消化。久而久之,有的學生就習慣于“教師講,自己記,復習背,考試模仿”的學習方式,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膚淺,還會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案例3:一節練習評講課上,我講了這樣一道題:
甲乙丙丁四人進行籃球相互傳球,開始由甲發球,并作為第一次傳球,傳給乙丙丁中任意一人,第二次再由接球者傳給其他三個人中的任意一個人,若第四次傳球后,球又回到甲的手中,共有多少種傳球方式?
教師分析:
(1)甲在中間:甲( )甲( )甲
方法數為種
(2)甲不在中間:甲( )( )( )甲
方法數為種
所以總得方法數為21種。
本以為自己的方法簡單明了,誰知剛講完,一個學生就大聲的提出來:“老師,你的方法太復雜了,我有更簡單的?!蔽乙汇?,于是問他用的是什么方法。那位學生得意的說:“我是用樹狀圖數出來的,比你的又簡單又快?!庇谑呛芏鄬W生都大聲對我說:“老師,我們都用這個方法。”
反思:這個案例讓我明白,學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教師認為好的方法不一定是最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應多點學生自由思考和發揮的空間,而不要一味的將教師的思維強加給學生。教師要學會轉變自己的角色,帶領學生一起研究和解決問題,與學生平等交換意見,認真挖掘學生思維的閃光點,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3 重視錯誤,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優化思維品質
問題是數學的的心臟。數學的真正組成部分是問題和問題的解決,數學教學核心就是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錯誤的暴露很多時候也能反應出我們教學的誤區或盲點。因此,對于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出現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解法”,教師有必要進行反思,找到有效的糾錯途徑,讓學生在糾錯中成長。
案例4:從5名男生和4名女生中選出4人參加一項課外活動,要求至少2名男生,一名女生,方法數為多少種?
有幾個學生問我:我先選出兩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再從剩下的6個人中任選一個,所以總的方法數為,這樣做為什么不對?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分析錯誤的原因,我立即在黑板上舉出一個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
例5:從2名男生和1名女生中選出2人參加活動,至少有一名男生,方法有多少種?請大家列舉出來。
由于問題簡單,學生很快就列出了所有的情況:
(1)男生1男生2 (2)男生1女生 (3)男生2女生 共三種
教師提問:如果用剛才的方法,答案為,請列舉出所有的情況。
(1)男生1男生2 (2)男生2男生1 (3)男生1女生 (4)男生2女生
通過觀察,學生立即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即出現了重復情況。這時再回到原來的那道題上,學生就能輕松的理解錯誤的原因了。
反思:“錯誤是正確的先導”,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創設糾錯情境,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錯誤的原因,尋找治“錯”的良方,在知錯中改錯,在改錯中防錯,以彌補學生在知識上的缺陷和邏輯推理上的缺陷,增強思維的嚴謹性。此外,對于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教師應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肯定,用一些具有明確指導意義的話語給予學生評價和引導,這樣既指出了思考和討論的方向,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
參考文獻
[1]胡典順,徐漢文.數學教學的過程特征和過程價值初探[J].數學通訊,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