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的突出地位,強調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和諧統一,學以致用,教學要面向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對此,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正確處理高中政治課堂的設計與實施之間的關系;正確把握高中政治新教材中所出現的“某些概念和定義”;要貫徹落實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和諧的高中政治新課改理念,就要防止教師使命的“淡化”,從而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全面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實現師生的全面發展目標。
關鍵詞: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新課程理念 貫徹落實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17-01
高中政治新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為本”,一切教學的目的在于實現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與學習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地位的有機和諧統一。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探究教學新方法,創新教學方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才能勝任時代賦予人民教師的偉大使命。
1 正確處理高中政治課堂的設計與實施之間的關系,是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的內在要求
課堂的設計是實施課堂教學的基礎,一堂優秀的課離不開一份優秀的課堂設計。因此,有了一份優秀的課堂設計并不等于就有了一堂優秀的課。在現實教育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總結教育經驗,正確處理課堂的設計與實施之間的關系,以實現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在高中政治新課改培訓時,李英姿老師在專題八中講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李英姿老師這堂課的優點很多:在導入新課時結合了大量而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圖片,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兩個政治學習研究小組學生的演講也十分精彩,真正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學邏輯嚴密,師生互動很好等都是這堂課的優點。這些優點有參考和學習價值,有利于正確處理課堂的設計與實施之間的關系。
李英姿老師的這堂課也有許多缺點,如:身體語言單一,過于嚴肅,學生討論時間過長,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不充分,提問學生的數量和問題時間太多,而針對個別學生回答的問題的評價太少,重點難點不夠突出,沒有結合學生自己身邊的實例而過分重視大量圖片展示教學,這些缺點都不利于學生対新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真正做到正確處理課堂的設計與實施之間的關系。
李英姿老師這堂課的以上所述缺點啟示我們:在現實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被已有的課堂設計所束縛,要善于在活生生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揚棄課堂設計思路,不斷補充已有課堂設計的空白。要適時處理好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辯證關系,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課堂的設計與實施的和諧統一!
總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得失,要善于克服多種主客觀因素對正確處理課堂的設計與實施之間的關系的負面影響,從而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實現課堂的設計與實施的和諧統一!
2 正確把握高中政治新教材中所出現的“某些概念和定義”,是貫徹落實新課程理念的重要一環
在現實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正確把握新教材中所出現的“某些概念和定義”,讓學生在結合自己的生活與學習實際的基礎上科學高效地學習新的概念和定義。比如在“神奇的貨幣”這一課中,課標的內容目標要求是“解析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職能;解釋常見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課標的提示與建議是“對商品交換中沒有貨幣會發生的困難進行分析,說明貨幣的作用;以金銀、紙幣、賬面結算為例,歸納出貨幣的基本職能;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匯的情景;討論‘金錢萬能’嗎”。
從課標的表述可以看出,本課從學生熟悉的經濟生活現象入手,揭示貨幣現象的本質,明確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并正確看待貨幣的作用,既有知識的要求,也有能力的要求,最后還要求落實到樹立正確金錢觀這一思想教育目的上。因此,教材的線索是清晰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教學資源的選擇、探究活動的設計等都應該圍繞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展開。至于教材中出現的商品的含義、商品的二因素、貨幣的派生職能、外匯的構成和作用、人民幣的幣值的變化及其影響等則是非重點,它們不應該作為共同的基礎性要求擴充給全體學生,否則兩個課時一定教不完。至于這些知識如果有學生感興趣,可以作為提高性要求,在選修教材中得以體現。
總之,要讓學生養成理論聯系實際的良好習慣和態度,而不是死記硬背新教材中所出現的“某些概念和定義”,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要整合教材,不斷創新對新概念的理解處理和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在反思和總結教育得失的基礎上正確把握新教材中所出現的“某些概念和定義”,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地把新教材中所出現的“某些概念和定義”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 要貫徹落實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和諧的高中政治新課改理念,就要防止教師使命的“淡化”
“作為一名當代中國的教育者,不但要有獻身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高度熱情,還應掌握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才能自覺做好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這是大家的共識?!盵1]因此,要實現了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和諧,就要防止教師使命的“淡化”,教師要正確科學地認識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之間的和諧關系,要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的使命在于引導學生主體正確科學有效地進行學習,而不是教師強迫學生學習!教師要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真正起主導作用,同時讓學生始終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任何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要真正做學生的引路人,始終不忘教師的教育使命和職責??傊處熞诮逃虒W過程中不斷總結得失,真正做到要實現了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和諧,就要防止教師使命的“淡化”,這樣才能真正適應新課程改革與教育教學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工作而作出應有的最大貢獻!
綜上所述,要真正貫徹落實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新理念,就必須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做到正確處理高中政治課堂的設計與實施之間的關系;正確把握高中政治新教材中所出現的“某些概念和定義”;要貫徹落實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的和諧的高中政治新課改理念,就要防止教師使命的“淡化”的三方面辯證和諧統一,從而真正實現學生與教師的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孫培青.中國教育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