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地處城鄉結合部的一所普通初級中學教師,在日益重視教學質量的今天,如何克服生源素質普遍不高,學生在校時間短的劣勢,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呢?“自主預習+六步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該不失為一個有益的嘗試。課堂上,學科主持人的組織和點評,讓學生責任意識、組織能力等得到了充分的煅煉。原本有些在小學時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也都被吸引進了學習過程中,最終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堂 教學模式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21-01
新學期,在衡陽市十六中初一年級開展了學生“自主預習+六步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這個模式的理論基礎是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所提出的學習金字塔原理。它的具體內容是:在塔尖,是第一種學習方式—— “聽講”,即老師在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聽,兩周后學習的內容在學生頭腦中只能留下5%;第二種,通過“閱讀”方式學到的內容,可以保留10%;第三種,用“聲音、圖片”的方式學習,可以達到20%;第四種,是“示范”,采用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記住30%;第五種,“小組討論”,可以記住50%的內容;第六種,“做中學”或“實際演練”,可達75%;最后一種,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
根據學習金字塔所呈現的,金字塔的最底端,其教學效果可以高達90%,即讓學生教別人,如果學生有機會把上課的內容作立即的應用,或是讓學生有機會當同學的小老師,效果最佳,而這個方法卻是老師們在傳統教學中不太被采用的。
“自主預習+六步式”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課堂實踐得以實現的過程如下。
1 建設好學習小組是體現高效課堂學生觀的關鍵
建設小組的做法是:(1)初步分組,要做到各組ABC各層次人數均衡、男女比例適中、學生性格搭配互補、座位安排合理,還應做階段性的隨機調整。(2)選好小組組長,小組長學習成績必須要相對優秀,最好性格外向,在一個小組內,除組長外,還選出各學科組長,學科組長負責本學科的學習。(3)文化建設,小組顯性文化包括值日本、組牌、組訓等。小組的隱性文化表現在小組目標、組規、組內風氣、組內人際關系、組內活動等事上。
2 以導學案為載體,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自主預習后的課堂“六步式教學”模式分別是:“一導入、二分配、三合作、四展示、五點評、六檢測”。
一導入,要做到導入多樣,內容到位。教師用多種形式對本課進行導入,把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高效地輸入學生的頭腦。二分配,要做到科學設置,合理分配。即教師對學生自主預習的內容進行合理布置和分配。三合作,指的是組內交流、分配任務,合作探究。四展示,即展示質疑,拓展提升。五點評,學生和老師分別做激勵評價,點評總結。六檢測,即達標檢測,反饋矯正。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當堂檢測。
以某一堂課教學過程為例,課本是人民版七年級(上)中的一節課—— 《神奇的生命世界》。在導入環節,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一段與教材內容配套的視頻,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設了美麗神奇的生命世界情境,為上好這節課做好了情緒準備。在分配這個環節,設計六個問題,然后既對學生提出了全面學習的要求,又提出了需著重突破的題目,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解決主要問題。在合作這個環節,給學生較長的時間,教師要提前要求學生搜集一些資料來用于課堂展示,這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展示環節是一節課的重點,學生的討論結果要在這一環節中體現出來,一組展示后,其他組的學生可進行補充、質疑,不足之處教師要進行正確引導,老師則需要深入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才能在某些時候臨危不亂。點評環節是學生很看重的環節,點評是否客觀準確會影響這一節課的質量,教師必須先要做好功課。最后,教師還準備了一段體現自然之聲的音樂,在流水、鳥啼的聲音中結束課程。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六個環節并不是教師在唱獨角戲,除了播放視頻和作總結外,其余各環節都交給了學科主持人,由他來組織全班同學對這節的課的內容進行討論和學習。
新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收到較好效果,并為今后全面開展積累了一定經驗。
3 教師轉變觀念,學生成為課堂主人
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了原先教師唱主角的課堂局面,真正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尤其對教齡較長的老師來說,改變已駕輕就熟的教學方式,重新學習、使用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課堂教學的實踐又證明,這種教學模式讓教師再次獲得了自信,登上了自己教學事業的新高峰。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講得多,難免力不從心、一幅疲態,再加上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老師的節奏常常與青春期的學生不合拍。而現在,老師講得少了,只是在需要的時候進行重要的點撥、指導,節省了體力,重要性卻更凸顯,老師現在在課堂上更能游刃有余,更像是司令員,指揮學生攻克困難的堡壘,獲取知識的陣地。
4 小組合作展示,學生團隊意識增強
在小組合作展示的過程中,為了小組的榮譽,他們積極思考,認真解答,自主學習的能力無意識中得到了煅煉,團隊意識得到培養。有的學生能率先解答出來,讓學生教學生,使學生更能接受,而他們也激勵著其他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這就形成了非常良性的學習氛圍。課堂上,學科主持人的組織和點評,讓他們的責任意識、組織能力等得到了充分的煅煉,在這樣的課堂里,組內的討論讓學生們講錯了不用擔心受到老師的批評,代表小組展示時,總是能得到至少全組同學的支持,這讓學生們學得非常輕松、開心。原本有些在小學時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也都被吸引進了學習過程中。
因此,衡陽市十六中“自主預習+六步式”的課堂教學模式經受住了實踐的考驗,課堂效果良好,為新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推廣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朱紅星.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小學語文有效教學[J].成功(教育),2011(4):171.
[2]宋永成.新課改“三性”[N].中國教師報,2011-10-19.
[3]馬朝宏,宋永成.課改,需要自我突破[N].中國教師報,2011-11-16.
[4]吳也顯.教法與學法關系試探[J].教育研究,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