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下,加強對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讀、聽、思、寫、記、問”的指導是相當重要的,它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能增強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成功=刻苦努力+方法正確+少說廢話,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數學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采用正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 數學 學法指導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35-01
教學效果的高低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法,更大程度決定于學生自身的學習方法。美國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成功=刻苦努力+方法正確+少說廢話。由此看出學生自身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它是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實質上是非智力因素的綜合體: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法國的物理學家朗之萬在總結讀書的經驗與教訓時深有體會地說:“方法得當與否往往會主宰整個讀書過程,它能將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將你拉入失敗的深谷。”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將會使你終身受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從自身的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一下。
1 “讀法”指導
當前,初中學生學習數學普遍沒有好的讀書習慣,根本不想去讀,課上僅限于老師的講解,然后機械的記住相關的定義、定理等知識點,然后依葫蘆畫瓢,完成作業,這樣一來,學生對知識本身沒有透徹的認識,對學生本身學習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
(1)課前預習勾畫出重點、難點知識。課前預習,使學生在閱讀中思考,領悟本節涉及的新知識,在思考中學生自己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這樣學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堂上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仔細聆聽教師的講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2)課后重新溫習課本。學生在課后再次研讀課本,回想疑難地方,老師釋疑的方法、措施,在相應的地方注上老師總結的方法規律,以便日后查看。(3)做作業前讀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科目,多數學生做題很不規范,因此,要求學生做作業之前一定先看教材中例題的書寫格式、注意事項。因為任何一道習題都來源于課本中例題的拓展和延伸。這樣既能夯實基礎,又能打好豐實的功底。
2 “聽法”指導
初中學生尤其初一學生對于新增的科目、容量大的課堂感到很不適應,因而如何提高學生課上的有意注意的“聽法”就尤為重要。首先,教師在授課時要運用較強的基本功,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吸引他們的眼球,促使學生的思維達到最佳狀態,提高45分鐘的學習質量。其次要培養學生“會聽”,注意聆聽教師對本節重點講述的定義、定理的推論證明、推導;聆聽老師對例題、習題難點突破的方法、規律性的總結,對常見易錯易混習題的強調及詮釋,從而領悟知識的生成過程。
3 “思法”指導
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就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做到活學活用;老是過死的思維定勢,在教改的今天,將寸步難行。在進行“思法”指導時,要注重以下幾點:(1)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只要思考就會有收獲。(2)嘗試探索性教學,從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層層思考問題的習慣,通過學生自己深思熟慮想出的解題方法,使學生不但有成就感,而且效果好,印象深,并能觸類旁通。(3)培養學生對問題深層次思考的方法,使學生思在難點處、思在問題的“畫龍點睛”之“點”上,從而擁有融會貫通之“筆”。
4 “寫法”指導
學生在初學幾何時,書寫上往往存在著格式錯誤、條理混亂,邏輯性不強等問題,原因在于教師教學時對寫法指導不到位。因此指導寫法時應做到:(1)要教會學生將文字語言轉化為數學符號語言,對數學符號語言的運用是解好題的首要條件。(2)要學會書寫表達,教師反復講述、板演典型例題,然后讓學生嘗試先模仿書寫、再初步試練,到最后學生用數學語言書寫出正確的解題格式。(3)建議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記錄每次出錯的習題,時常溫習一下,對學習效果能不時的進行鞏固。(4)對于用文字敘述的幾何證明題,首先讓學生根據已知條件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利用數形結合書寫解決問題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書寫格式的訓練、邏輯性思維都得到了鍛煉。
5 “記法”指導
初中學生邏輯思維正在逐步形成,但仍是機械記憶大于理解記憶,機械記憶又“短時”的弊端,而現在的數學題目靈活性較強,重在考察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學生一時很難適應。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以下記法指導非常必要:(1)理解記憶法。只有理解內在道理,才能以不變的定理、定義應對萬變的題目。(2)形象記憶法。教學實踐中證明形象直觀內容的容易記憶。(3)類比記憶法。“有比較才有鑒別”,把相關內容放在一起,由易到難來記憶,如講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我把它分成y =ax2、y=ax2+k、y=a(x-h)2、y=a(x-h)2+k,讓學生分別記憶各自的相同點,不同點,從而達到了更深刻的記憶。(4)“口訣”記憶法,將數學知識用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如記憶二次函數表達式中a、b符號的關系,把它記成“左同右異”的“順口溜”,生動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遺忘。再如二次函數y=a(x-h)2+k圖象的平移,關于h、k的變化,記憶為“上加下減,左加右減”,這樣學生不僅有好的記憶效果,而且學會了記憶方法,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6 “問法”指導
加強學生提問習慣的培養,讓學生養成有疑就問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行之有效的辦法。但事實上有的學生不思而問,這樣不僅形成惰性心理,而且對能力的提高無點面之功。因此,要鼓勵學生解題過程中在思考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初步思路,但是懸而不能解,這時就要鼓勵學生要適時而問,教師要帶領學生捅破這層阻礙思維的窗戶紙。因此,7要培養學生“敢問、會問、善問”的良好習慣。通過“問”把沒有弄懂、沒學明白的數學知識,在短時間內掌握,這樣提高了學習效率,又達到掌握知識的目標。
學生的學法指導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只鉆研教材,研讀教法是不夠的,更應該在如何讓學生喜愛“枯燥”的數學,提高他們數學思維的能力上下功夫,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讓他們自己能發現問題,自己能探索解決問題。在教改的今天,我們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與我們的教學改革應步調一致,我們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鼓勵每個學生都要積極嘗試、探索找到適合自身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成“我要學”到“我會學”的轉變,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參考文獻
[1]王金霞.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