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課間操又是學校體育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素質教育提倡多年以及新課標更為深入到學校、學生心中的大環境下,如何更為有效、合理的安排大課間活動,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主動發展,還學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們做了一定的嘗試。
關鍵詞:鍛煉身體 健康身心 更新、更美、更完善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38-01
1 開展大課間活動的背景
過去一直堅持做課間操,內容單一,長期不變,學生容易厭倦,導致做操質量不高,不僅鍛煉的效益低下,而且還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如何能把課間操的時間充分合理的利用起來,使學生即能鍛煉身體,又能達到緩解學習壓力、娛樂身心的目的?引起了我們深深地思考。我們認識到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對于培養學生熱愛集體,增強凝聚力,增進師生情感,豐富校園文化,同時對發展學生體能,培養自我鍛煉能力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養成積極向上和豁達樂觀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腦力疲勞,減輕課堂壓力,提高學習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 大課間活動的指導思想
大課間活動的主題為“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我成長”,體育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一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二是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三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四是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3 大課間活動的開展
制定大課間活動的安排表、場地區域劃分表以及各項制度和規定,以規范大課間活動的開展,要求做到“五有、四定、三落實”?!拔逵小奔从杏媱?、有制度、有檢查、有總結、有專人負責;“四定”即定內容、定地點、定時間、定人員;“三落實”即活動保障落實、管理評價落實、發展目標落實。做到組織嚴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力爭做到科學性、創造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
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要求各班拿出自己的活動特色,豐富大課間文體活動。開展跳繩、踢毽子活動,乒乓球和籃球活動,兔子舞、健身操活動,健身器活動有梅花樁、蹬力器、多功能雙杠、秋千等,很受同學們的青睞。這些活動不僅讓師生得到了放松,同時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潛能,僅花樣跳繩項目,師生們共同創新了20多種,有單繩繞“8”字跳、多人跳、跑搖繩跳、波浪搖繩跳、盤腿跳、俯臥跳、大繩套小繩跳、雙繩交叉多人跳、“十”字交叉多人跳、多繩交叉多人跳、四繩方形循環跳等等。
4 大課間活動的收獲
開展大課間活動的初衷就是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真正達到鍛煉身體,健康身心的目的,主要收獲有:
傳統的體育活動得到了創新。豐富多彩的活動,改變了傳統課間操的單一性和低效性,把體育和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把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結合起來,把休閑與鍛煉結合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產生快樂感、滿足感。
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潛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主動參與其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花樣跳繩中的項目,都是學生自己在實踐中探索創造出來的,在活動中他們聽到廣大師生的贊嘆,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構建了和諧校園。豐富多彩的活動,活潑、愉悅的音樂,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老師,教師們自發地融入每一項活動中,和孩子們攜手合作,促進了交流,增進了感情,體驗著快樂與和諧,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亮麗的風景線。
促進了良好校風的形成。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集體和愛國主義精神,而且還使他們形成了互相激勵,自學奮進的良好習慣,增強了班級、學校的凝聚力,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校風。
5 大課間活動的反思
通過活動,結合發現的問題,下一階段,我們將在以下幾方面繼續嘗試和改進:
創新和完善活動項目。在尊重學生興趣和意愿的基礎上,引入更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一些傳統性的活動內容,供學生選擇練習,如打陀螺、太極拳、溜鐵環、跳皮筋、呼啦圈、韻律操、溜旱冰、武術、空竹、竹竿舞等等,同時發動各個班級創設自己的特色。
按照季節變化和學生的年齡、性別差異,有所取舍,有所側重,靈活把握各年級活動項目的編排與輪換工作,形成穩定性和靈活性兼具的制度。
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體育特長,帶動更多的同學積極鍛煉。
更有效的實現以人為本、主動發展,使學生能在大課間中將體格與人格,生理與心理磨練有機融合。
我們將繼續以快樂為主旋律,突出特色,強調主動與和諧、向上與發展,使大課間活動更新、更美、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