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備課,是課前準備最重要的一環,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備數學教案是數學教師熟悉教學對象和教材,弄清學生的知識底子和教材編排的思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才是我們備課編教案的指導思想。
關鍵詞:備課教案 數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67-01
備課,是課前準備最重要的一環,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備課要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我們只有緊密圍繞做好這些工作,寫出來的教案才是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講臺的教案。備數學教案是數學教師熟悉教學對象和教材,弄清學生的知識底子和教材編排的思路。因此,抄教案,絕對不是備課。備課編教案是為了上好數學課,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是為了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才去寫教案,才去備課,更不是為開“現場會”去備課。因此,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才是我們備課編教案的指導思想。
那備什么?應考慮些什么問題?注意哪些環節才能提高備課的質量,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呢?
備數學課就是要把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學生的認識體系對接起來。具體來講,數學課首先要備出深度,所謂深度,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特級教師錢守旺話來說就是有內涵、有沖突、有味道、有活力、有實效、有后勁,能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如“統計與可能性”的第一課是“獎牌給哪組”我們要激發學生的思考,備課時就不能只是簡單的讓學生思考“要判斷獎牌給哪組,我們應該以哪個數據為標準?”讓學生機械地記住“總數量除以平均數”和“移多補少”的方法,而可以在學生弄清問題后提出:“這是兩個組投籃的統計圖,想一想,獎牌應該發給哪個組,你的理由是什么?”讓學生直面挑戰,形成自己的想法,再引導學生交叉互評,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和質疑,讓學生從生活中學,從思索中學,讓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思維品質。二要備出梯度,就是要求我們廣大的數學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將難點分散,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而不是一步到位。三要備出新意,就是要備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講具體點就是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
備課要深鉆教材,把握教材的整體性。對教材要統一分析,搞清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對知識之間的關聯和教材的知識和能力目標要心中有數;統一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明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統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的內容。只有對教材理解透了,把教材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意圖清楚,我們才能自如地運用,才能把書教薄,教學時才會做到綱目分明、重點突出。
在把握教材的整體性的基礎上,還要“吃透”教材。它和哪些教材內容屬于從屬關系,又和哪些知識處于并列或者交錯之中,它是舊知識的延續,還是新知識的開始。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熟悉本年級的教材,還要了解它的前一冊和后一冊的教材,進而掌握全套教材的體系。從知識結構的整體出發,由全套到一冊,一個單元,最后確定一節課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這樣就把所教內容,涉及到多大范圍,理論深度限制在準確的程度,而不至于隨意擴大和加深或者縮小、變淺。
備課要走一步,看兩步,想到第三部。例如: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教學,如果只要記住法則,并能運用,用不了多少分鐘就能完成;我在教學時就把重點放在“為什么分母可以不變,只要分子相加減,”突出了“分數單位相同”這一關鍵,十分自然地為下一步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教學埋下伏筆。我們現在學習商不變的性質與以后學習的小數除法法則,分數的性質,比的性質聯系十分密切,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就舍得花時間,加強練習,決不一帶而過。再如“歸一”法是正比例應用題的基礎,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在教學“3小時生產60個機器零件,照這樣計算,5小時生產多少個機器零件”時,就會緊緊抓住“工作效率一定”這一解題思路,為以后知識的遷移做好鋪墊。
其次,備教材要鉆研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教材的重點有大有小,一冊有一冊的重點,一個單元有一個單元的重點,突出重點,不平均使用力量,可以使學生舉一反三,保證教學的高效率。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有時一致,有時也不一致,必須仔細分析。例如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重點要放在一位數除兩位數,因為一位數除三、四位數只是它的延伸。小學生對“0”占位是不容易掌握的,所以難點是商中間和末尾帶0的除法。進入多位數除法的學習時,除法的一般運算法則學生已經很熟悉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必須轉移,那么,掌握試商的方法就成了這部分教的重點,又是它的難點。
再次,備教材要求我們鉆研教材中的練習題。鉆研練習題,首先要求我們數學老師把課本中習題都做一遍,以此分清哪些題是與新課相聯系的基本題,哪些是加深理解的變式題,哪些又是綜合題。另外,我們還必須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適當補充一些題目,以提高練習效果。如在學習“連乘應用題”后,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題:一個商店運進5箱雨傘,每箱12把,每把賣15元,一共可賣多少元?如果你是商店老板,你可以怎么賣?讓學生在熟悉又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中展開聯想,施展才華。這樣一道簡單的練習題不僅能很好地鞏固新知,而且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最后,備教材還要留心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我們在備課時要分析教材中哪些可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哪些內容又可以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哪些內容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結合時、分、秒的認識的教學,我就培養學習愛惜時間的習慣。我們在備課時,一定要把數學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落實在實處。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怎樣備學生: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它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擺正教與學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學法,并圍繞學法科學地設計教法,教中授法,以法導學。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啟發性、靈活性……
備學生要求我們在上課前就必須了解學生是否具備了學習新知識必須的條件,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學生自己已經解決了什么?學生還想知道什么?要解決的這些問題,學生是否能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哪些問題還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除此外,備學生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態度和習慣,并在實際教學中有意識地對他們施以影響。
除了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方法。數學有兩條線,一條是明線,即數學知識;另一條是暗線,即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例如在考慮學生接受新知識之前,應有些什么知識準備,要創設什么情境,促使其知識的遷移,怎樣聯系實際引入新課,如何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怎樣運用教具,怎樣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等。這樣,把所考慮的每一個教學階段以及各階段的過程組織起來,記錄下來,就成了教案。
總之,備課是教師在教學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是對新的教學理念的掌握、接受、升華和運用的過程。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就必然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