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最大動力,是學習動機養成的主導因素。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從美術學科的特點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 美術教學 學習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235-01
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發展方面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美術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中提到,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因之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對于學生在對事物的觀察力、創造力,想象力,以及完善人格培養方面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做了以下一些嘗試。
1 注意提升教師自身魅力感染學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學生對教師有著一種依賴和信任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為此,作為教師必須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以達到為人師表和利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在這其中,教師的情感起到很關鍵的作用。美術課堂教學是一門溝通師生心靈的藝術,在教學實踐中,師生之間真誠、積極的情感交流,可以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氣氛,能夠建立很好的教學情境,作為教師每一句鼓勵的話語,每一次期待的目光,極大的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能夠很好的喚起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加了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興趣。
2 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是一個十分感性的群體,作為美術教師來講,應該增加對學生的了解。同時,藝術本分是不能夠千篇一律的,它需要相對獨立的個性。作為美術教師來講,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個性的發展,對學生個體的差異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留給學生一個相對獨立的天地,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慢慢消化和了解,營造出一個和諧、寬松、愉快、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達到增加學生趣味性的目的。因為學生對于繪畫知識的理解是不可能統一的,存在著知識接收能力不均的現實。只有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美術教師才會自然而然的和學生平等共處,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策略。才能夠對學生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對美術教學充滿興趣。
3 創新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打破常規,破除傳統的教學形式,創新教學方法。傳統的美術教學方法是以單純的傳授技能和技巧為目的,沿襲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教學中仍然很難有所突破。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老師講臺教,學生底下學的死板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結合初中生特定年齡段的心里特點,找出課堂教學方式與之相適應的最佳切入點,使學生能被課堂內容所吸引,同時還要營造活躍輕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親近的感覺,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言,對教學過程中發現的事情可以提出不同意見,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下學生的注意力會十分集中,對課堂上產生的不同看法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見并積極投入到討論中,逐漸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在這樣十分輕松的教學環境下,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學習興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提升。
4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來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現代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美術教學中,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需要。傳統的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大多采用板書、課本及繪畫演示相結合的授課形式,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激發。與傳統的美術繪畫教學相比較,現代現代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的構圖、上色以及創新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改變了知識學習和傳授的方式,把靜態的美術教學變換成師生共同參與的動態教學,這種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眼睛、耳朵等器官產生全方位的刺激,使學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增加獲取知識的渠道能夠對授課內容的理解能力有較高的提升,并對美術知識產生親和力,進而逐步增加了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學生自發的全方位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去,便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在學習效率的提高方面也起著很大的作用。
5 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是教師最大的過失。”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學習活動積極參與的重要性。因此,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按比例的進行分組,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性,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重點強調學生的個體意識。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對事物的感悟和理解不一。所以要給每一個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一些事物產生不同的看法和認識。同時,教師要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對繪畫方法提出不同觀點,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每一個孩子的積極性,進而把這種積極性轉化為學習美術的興趣。
6 運用激勵的方法使學生保持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在美術教學中,要堅持由淺入深的教學方式,使美術感悟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能跟上美術教學的節拍,使學生不會產生對美術教學畏難情緒,使每一個成功都讓學生感覺離自己非常接近,進而把這種成功的喜悅轉化為新的學習動力,使自己更加上進。由于學生所處年齡段所體現出的年齡特征及初中各學科教學任務的比重不同,使初中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和時間全部投入到美術學習上來,因此,美術教學的難易程度要把握好,如果過于難或者在時間上用時較長,都會對學生的美術學習的興趣產生消極影響,這必將得不償失。而且,運用大量的時間來投入到美術教學中去也不現實。因此,只有建立起一個較為輕松的學習環境,才能夠使初中學生長期保持學習美術的動力。
7 結語
興趣是人所特有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征,只有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的對其進行專研和探索。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題,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為此,教師一定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方法和知識結構予以更新,把握好教學的最佳切入點,想方設法來激發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求知欲望的驅動下,自發的去對未知事物去探索和發現,從而有效地激發初中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周文明.如何讓學生長久地保持美術學習興趣[J].美術教育研究,2011(7):127.
[2]林培亮.美術興趣教學方法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1(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