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高考加分政策的實施,能促進多元化人才的培養,推動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學校體育又影響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關鍵詞:高考體育加分 素質教育 體育教學 全民健身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250-01
高考體育加分,它不僅是一項鼓勵體育特長生的高考政策,也關系著學校體育和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對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起著重要的作用。
1 高考體育加分能促進多元化人才的培養
高考體育加分這項政策的出發點在于促進學校體育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那么要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這方面美國大學的思路或許能帶來有益的啟迪。美國大學選擇體育特長生其目的是為了代表學校參加比賽,自主性和實用性都很強。加之美國高校體育氛圍濃厚,對高水平運動員可謂求賢若渴。豈止加分,還有豐富的獎學金獎勵。激烈的競爭決定了高校不會自找濫竽充數之輩。中國的大學也面臨激烈的競爭。這樣就能樹立培養多元化人才的觀念,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我校每年有幾十名學生在體育高考加分中得到了實惠,有的學生因為加分而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有的因為加分而選擇了自己理想的專業。我認為體育加分是學生在體育方面付出努力的回報,是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肯定,是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然而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有一種趨勢要取消高考加分。高考加分政策由來已久,它最初是為了彌補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對有特長的學生來說,單純以高考成績作為衡量標準和選拔方式,不能顧及他們的特點,加分給現行高考制度開辟了一條輔助通道,有利于確有特長的考生脫穎而出。所以高考體育加分對于打破應試教育弊端,消除“高考獨木橋”的負面影響,推行素質教育、體現因材施教、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如果高考不加分會產生另種不公平。高考加分政策是經過有關方面認真研究權衡和多年實踐逐步完善的,對體育優秀學生的加分照顧是符合鼓勵學生全面發展,鼓勵拔尖人才這一原則的,因此其科學性和可行性不容質疑。
顯而易見,高考對各類優秀學生實行加分照顧是一種對高考制度缺陷的補充,是維護教育公平的手段,學生不再是死讀書和讀死書,而是在體育、藝術等方面脫穎而出。所以高考體育加分能促進多元化人才的培養,它符合學校素質教育的要求并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的發展。
2 高考體育加分能推動體育教學
在目前高考只有智育科目的情況下,體育加分最能體現體育在評判學生綜合素質中所起的作用。體育是一個終身學科,能在高考中體現出來,對中小學的體育教學無疑是一種強大的動力。
如果一個地級市每年能有幾百名考生獲得體育加分,體育加分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會大大調動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與學校開展體育教學的積極性,體育部門也會把辦好每年關于高考的體育比賽當作一件大事來抓。不但地級市的比賽受到社會的關注,就連各縣的選拔賽也會受到廣泛關注。不但家長、學生、學校關注,地方媒體也會關注。這對比賽公平是極好的監督。總之,借高考體育加分的東風,可以把現在中小學基礎教育的體育教學大大推進一步。
田徑是各項體育活動的基礎。游泳除了是很好的體育鍛煉,還是一種重要的生存本領,武術、健美操……中小學時期是一個人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把廣大中小學生參加這些運動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對提高國民體質將會有不可估量的影響。高考體育加分從根本上調動了中小學生參加這些運動的積極性。我校除了每年有幾十名獲得加分的學生外,學生的體育素質也大大提高了,優秀率達35%以上,達標率100%。
高考體育獲得加分的學生,他們一批批步入了大學的門。他們一個個獨具體育特長,身體健康、身材美好、文化也過得關,頗具青松氣質紅梅品格。在校的中小學生能不羨慕嗎?他們的積極性空前提高,大大推動了體育教學,甚至還可創造奇跡。
3 高考體育加分影響著全民健身的開展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明確指出:“全民健身計劃以全國人民為實施對象,以青少年和兒童為重點。”實現中華民族的騰飛,不是只需要一部分人,而是需要整個中華民族的身體素質有一個較大的提高,需要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青少年和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綱要》強調了青少年和兒童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要求“全社會關心他們的體質和健康”,要求學校、單位、家長等都負起保護和扶助青少年與兒童健康成長的責任。學校在青少年和兒童健康成長中處于特殊地位,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法》,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創造條件、促進和保證學校體育的開展。要深入體育教學改革,教育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念。增強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終身體育的知識、技能和習慣。高考體育加分政策關注高中體育高考改革,有利于學生養成終身的體育意識。筆者一個曾獲健美操加分的學生,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后,由于對健美操這項運動的愛好,不但自己把這項運動堅持下來,并且工作之余在一個健身俱樂部當上了業余教練。所以,體育教學—— 高考加分—— 全民健身都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
因此,體育教學要培養一個什么樣的人,這不僅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需要,也是我們最終要培養能適應將來的工作和生活的一代新人的需要。我們應重新提出一個概念,它超越了我們現在提出的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概念,這就是“體育實踐能力”。無論從全民健身,還是從學校體育、終身體育的需要來看,最終能影響人一輩子,影響他們參加體育鍛煉質量的就是“體育實踐能力”。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1)從事運動的能力;(2)從事體育鍛煉的能力;(3)體育的娛樂能力;(4)體育的觀賞能力。培養這樣的能力是體育教育能辦到的。體育實踐能力和我們的全民健身及人們將來能夠幸福的工作生活密切聯系的。而一個學校的體育教學搞得好,必須在體育培訓上有一套,在拼博中造就了人才,一個個一批批,從跑道上、從游泳池里、從乒乓球和羽毛球的苦煉中威武登場,這樣的體育教學效果和體育學習的激情,高考體育加分的促進作用功不可滅。否則就會被應試教育,題海戰術淹埋得寥寥無幾。
所以,高考體育加分關系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健康,也關系著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判,對學校體育教學的促進,也一定能夠推動高中體育教學朝著更加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進-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建康素質的意見[Z].2006.
[2]于可紅,潘紹偉.學校體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高永紅.體育成績應按比例計入高考總分[J].科技信息,2008(29):62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