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以致用,才能提高初中思品教學實效性。在初中思品教學中,怎樣才能學以致用呢?筆者認為:寓教育于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想學;明理導行,知行統一,讓學生愛學;激發興趣,活學活用,讓學生樂學;啟迪思維,培養能力,讓學生會學。
關鍵詞:初中思品 教學 學以致用 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215-01
生活是思品教學的起點,也是思品教學的歸宿。初中思想品德擔負育人之使命,涉及心理、道德、法律、國情、國策等方方面面的知識。有許多知識非常重要,但內容卻抽象、籠統;枯燥、無趣。怎樣激活思品課堂?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呢?這就需要我們思品教師充分發揮創造性,精心策劃,巧妙設計,營造良好師生互動環境。針對初中思品各年級的不同特點,結合學生實際,因材施教。
1 寓教育于教學活動中,讓學生想學
“理論聯系實際”,思品教學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開學伊始,面對初一新生,最重要的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七年級第一課《珍惜新起點》教學中,筆者首先安排了一個“班級座右銘和班徽巧設計”主題探究活動。即,設計一句座右銘:把你對新班級的希望、追求、精神等表達出來。設計一個圖案簡潔美觀的班徽:既能反映我們班的特點,又能被大家所理解。接下來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教師用舒緩的語調簡單提示、激勵:“金秋九月,帶著幾多新奇,幾多夢想,可愛的你們步入了初中,即將開始人生新的征程!初中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的成長,意味著人生步入了新階段!那么,你想怎樣邁好初中第一步呢?你想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班集體中呢?呢?好!親愛的同學們:請勇敢的拿起你的筆,把你的希望、你的追求、寄托在我們的班徽中;凝結在我們的座右銘中,以后它也會珍藏在我們的記憶中?!边@樣,充分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他們躍躍欲試,興趣盎然,都希望自己設計的能被認可、被選中。師生相會的第一節課就收到了奇效。
在《創建新集體》的教學中,為引導學生認識“各盡其能發揮所長”和“團結協作互助前行”的重要性,筆者首先視頻展示“神舟系列飛船”的研制及成功發射片段。之后,馬上組織學生討論:(1)這一巨大成就是怎樣創造的?(2)誰的崗位最重要?(3)他們可以相互取代嗎?這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班集體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接下來播放自制動畫片“動物樂隊”。沒有指揮、演出雜亂無章;有了指揮、奏出優美和諧樂章。組織學生分析原因,感受“團結協作的巨大力量”。
2 明理導行,知行統一,讓學生愛學
“沒有目標的活動是盲目的,偏離目標的活動是低效的”。思想品德課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主陣地,因此,教師必須靈活運用課堂資源,在師生互動合作中,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健全人格。如八年級《愛在屋檐下》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明辨是非?!盀槭裁匆⒕锤改??怎樣孝敬父母?怎樣對待父母的長輩?”最后引導學生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此為學生導行。之后,班級開展主題周活動:“孝親敬長我行動”。
一周下來,家校聯系卡上,好多的學生家長反映:這段時間,孩子特別聽話、勤奮。簡直像變了個人似的……
3 激發興趣,活學活用,讓學生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一些枯燥的知識,采用類比的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如八年級《競爭合作求雙贏》教學中,筆者組織學生一起編寫新“龜兔賽跑”的故事。結果最佳改編出現了:“過河時,烏龜背著兔子游,陸地上兔子背著烏龜奔,以最短的時間到達終點,實現合作共享,互利雙贏。”
接下來出示我思我悟:
(1)我買了一本新的復習資料,同學向我借,我會……因為……
(2)小剛邀請我幫他完成老師布置的手抄報,我會……因為……
請同學各抒己見,以此幫助學生領悟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內涵。之后,利用板報宣傳“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班里結合開展“比、學、趕、幫、超”主題活動。這樣,進一步提高了班級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4 啟迪思維,培養能力,讓學生會學
“以學生為本”這是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和根本點,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而且要更好的生活。是我們的責任。因此,有些重點知識為了引起學生注意,我們還應做到無疑之處強設疑,巧設疑。如七年級思品《珍愛生命》教學中,筆者安排同學展開討論:我們為什么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接下來視頻展示畢淑敏《我很重要》節選,“對于我們的父母,我們永遠是不可重復的孤木……假如我先他們而去,他們的白發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使太平洋為之漲潮,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說我不重要嗎?”
接下來讓學生出謀劃策:如何應對突發事件?“一天下午你去同學小明家找小明玩,推開虛掩的房門,你發現一個竊賊正在撬小明家的保險柜,你會怎樣脫身呢?”同學討論激烈,最后采用故意把竊賊當成小明家人,有禮貌的打招呼后巧妙脫身,馬上報警。被評為最佳選擇。以此教育學生:用智慧保護自己,巧于斗爭,善于斗爭為上策。
5 轉變學習方式,引導積極參與,讓學生要學
初中思品課,每一課都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內容復雜繁多,課與課之間相對獨立。近幾年中考命題注重能力和情感的考查,“題在課外,理在書中”,這就更需要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立足教材,深入理解教材,超越教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為此,筆者把競爭引入課堂,采用分組搶答、必答,記分競賽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如: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什么?我們國家的根本任務是什么?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是怎樣的?“一國兩制”的含義是什么等等。這樣,為了本組榮譽,同學們積極備戰,極大的提高了學習效率。教材中的那些重要觀點以及反映重要觀點的依據,則結合時政熱點,采用分組討論,臺前演講,競賽記分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剖析。這樣,能進一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能力,促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讓思品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培養興趣、探究知識、探索真理、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的樂園。讓枯燥的思品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總之,多年的思品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讓筆者深深感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思品教師本身缺少情感感召力和人格魅力,那么思品課堂效果必定會大打折扣。教師的高尚品格、文明的語言、端莊的舉止、淵博的知識、以及平等待人、熱愛與尊重學生的親和態度,有利于贏得學生的尊重、信任、與愛戴!因此,課堂上,思品教師,應多一些理解、信任、鼓勵的目光;少一些輕視、諷刺、挖苦的言辭。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這樣才會收獲:教書育人、事半功倍之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