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學校教育教學和學習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也是學校里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包括師生倫理關系和師生情感關系。
關鍵詞:和諧師生關系 職高教學 人際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218-02
和諧的師生關系,一要體現平等的新型師生倫理關系,這是憲法賦予公民的神圣權利,學生和教師共同作為“人”,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嚴;二要體現親密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師生之間心靈溝通,互相關愛,親密無間。
1 在職高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意義
在職高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是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它的好壞,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效率,決定著職高學生的發展結果,決定著學校的辦學水平,決定著我國新一代建設者綜合素養的高低。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師生在教育教學中的創造性可以充分發揮,個性可以充分張揚,智慧和靈魂可以共同提升。在職高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不僅是職高師生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打造和諧課堂、建設和諧校園、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2 職高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師生關系的基礎
我所在的職業教育學校,學生的學習呈現如下特點:一是學習基礎薄弱,成績較差,害怕學習;二是學習方法不好,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會學習;三是學習興趣不高,沒有進步的動力,不喜歡學習。人們普遍認為,職高學生是在激烈的中考競爭中,被普通高中淘汰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形成,與當前中小學教育中依舊存在的應試教育有關,在教育教學中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在課堂中只關注學科、不關注學生,師生往往急功近利,考試成為教學的關鍵手段,分數成為師生的主要追求,教學不僅不能成為師生的福利和享受,反而變成了一種任務和負擔,不僅造成一些學生厭學,產生學習倦怠,而且造成一些教師厭教,產生職業倦怠。這些學生與教師沒有形成和諧的關系。一是師生之間倫理關系不良,師生僅僅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根本沒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二是師生之間情感關系冷漠,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不僅沒有建立起親密的師生情誼,甚至有師生對立現象。
3 職高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師生關系的現狀
進入職高的學生,往往是以一種學習失敗者的心態,開始新的學習生活。本人作為一名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職教教師,經過與學生的長期接觸和調查了解,大致可以將他們的普遍心態和原因歸納為以下幾種:
(1)被動接受的心態。因為中考成績達不到普通高中的要求,無奈接受現實,將就著進個學校算了。
(2)從眾的心態。因為看到自己的同學上職高了,也上職高讀書吧。
(3)功利的心態。因為看到職高的就業形勢不錯,上職高還不要錢,既可以為家庭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將來還可以找到工作。
(4)混日子的心態。因為覺得自己年齡還小,不想過早踏上社會,就隨便上個學校,混幾年再說吧。
(5)偷懶的心態。因為讀職高比較輕松,不要像普通高中的學生那樣,為了高考,有背不完的書,做不完的題,考不完的試,每天起早摸黑,廢寢忘食,不辭勞苦。
(6)貪玩的心態。因為在小學、初中學校抓得緊,沒有時間玩,玩得不多、玩得不夠,還想再玩幾年,而上職高學習沒有壓力,正好具備這樣的條件。
學生帶著這樣的心理上職高,其總體評價結果,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樣:人生理想不明,學習目標不清,學習動力不足,行為習慣不好,發展情況不佳。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基本情況可以描述為:教師常常看不起學生,認為職高學生都是差生,怎么也教不會,教師總是以管理者角色自居,動輒對學生訓斥,心里并不喜歡學生;學生認為教師帶著有色眼鏡看人,得不到應有的尊重,課堂上不愿學習只想睡覺,感覺總是被教師管著,怎么也得不到教師的喜歡和欣賞,心里沒有溫暖,排斥教師。
4 職高臨床醫學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探索
作為一名職教教師,我充分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堅持以“學生為本”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學觀,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在臨床醫學課堂教學中積極探索實踐,努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體做法如下所述。
4.1 尊重和信任學生,讓職高的學生感覺到平等的人格尊嚴
教師和學生之間,雖然從年齡上看,有大小之分,從輩分來看,有長幼之分,但是,從公民的人格來看,卻是平等的。而在課堂教學中,師生的這種平等地位能否得到保障,我們教師具有決定性作用。師生人格的平等,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學生只有感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放棄對教師戒備的心理,愿意接受教師的教育。在我多年的臨床醫學課堂教學中,我始終把學生放在自己平等的地位。在講授相關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時,我就讓學生自己敘述患病經過,就醫經歷,治療經驗,然后進行總結。學生感覺自己就是一名有經驗的“老醫生”,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
4.2 關心和愛護學生,讓職高的學生感受到心靈的溫暖
“愛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教師主動關心學生,從心底里喜愛學生,這種發自內心的關愛,通過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活,學生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種被老師喜愛的溫暖,會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接近你,親近你,喜歡你,有了這種師生之間的互相喜歡,互相關愛,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就順理成章了。事實上,我在長期的臨床醫學教學生涯中,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總是給與學生真誠的關愛,在我的眼里,每一位職高的學生都是那么可愛,都具有無可替代的獨特性,他們雖然有缺點,但我知道,只要是人不是神,就不可能沒有缺點,我認為,作為教師,教書育人是我的天職,我就應該無條件的喜歡有缺點的學生,他們既是我的學生、也像我的孩子、更是我的朋友,與學生在一起,我愿意,我喜歡,我快樂。真是有了這種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我收獲了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的良好教育效果。曾遇這樣一名學生,上其他老師的課都睡覺,還頂撞老師,老師一致不喜歡他,我細心觀察,發現這名學生家里非常困難,就處處留心,關心他,趁其不備在其飯卡里充了200元,學生知道后非常感動,從此在我的課堂不僅表現良好,進步明顯,還幫助管理班級。
4.3 激發和喚醒學生,讓職高的學生認識到學習是每一個人成長的需要
學習和成長的需要,是人有別于動物的重要特征。與所有的學生一樣,職高的學生同樣需要學習和成長。但是,職高學生以前的學習經歷得到的常常是負面強化,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需要,已經處于相對抑制狀態。作為職高的教師,怎樣把學生喚醒,讓他們從這種抑制中解脫出來,十分重要和迫切。我在臨床醫學課堂教學中,特別重視第一堂課的教學喚醒作用,我把第一堂課的教學設計成職業生涯教育課,一是引用正面的例子,我校以前有多名優秀畢業生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鄧建軍,江蘇常州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他沖擊紡織機械領域世界難題的技術創新之舉,被外國專家嘆服為“中國功夫”;二是介紹反面的例子,一名醫生因為工作失誤造成誤診導致病人死亡。學生被鄧建軍的事跡所震撼,也被這名醫生的失誤所驚醒,他們感覺到,職高的學生只要好好學習,掌握本領,將來一樣可以大有作為,做出出色的成績,然而,一個人如果不學無術,就無法適應社會,有時還會害人害己,每一個人,都要學習,職高生尤其需要趕快成長。當學生們有了主動學習和成長的需要,學生的學習就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教師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就容易多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也提高了。
4.4 適應和成就學生,讓職高的學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職高的學生在學習上是有困難的,如何提高臨床醫學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我想,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是什么?是學生的學習基礎差?還是學習的內容難度大?分析的結果告訴我,在上述原因客觀存在的情況下,關鍵在于教師教學的方法。我認為,教學的方法首先要適應學生,為此,我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低入口、小坡度的漸進性模式,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易于接受;其次,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及時進行過程性檢測,盡可能讓學生都能得到高分,讓學生在這種學習成功、再成功、不斷成功的強化中,獲得成就感,體會學習的快樂。
4.5 激勵和欣賞學生,讓職高的學生也有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職高的孩子在以前的學習中,得到的常常是教師的批評、埋怨,甚至厭惡,他們最缺少的,是教師的激勵和欣賞。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的價值,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喜歡別人的欣賞和表揚,而職高的學生更是如此。我在臨床醫學的課堂教學中,常常會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的問題,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正確回答,并給予恰如其分肯定,我還通過獎勵小獎品、輪流任小組長等等多種方式,激勵和表揚學生,讓他們不斷獲得學習的新動力,能夠經常享受學習的收獲和喜悅。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06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Z].
[2]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趙倩.我國高校師生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4]王海燕.高職院校和諧師生關系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