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工作如何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我認為班主任要與學生相互溝通,走進學生心靈;愛心教育,塑造心靈基石;講究策略,凈化學生心靈;注重細節,完善學生心靈;善待學生,發揮心靈力量;評價激勵,贏百倍信心,使班主任與學生的情感達成心靈的默契,展現素質教育的風采。
關鍵詞:溝通 愛心 策略 細節 善待 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75-01
班主任是平時教學過程中跟學生接觸最多的人,除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我們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心靈。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享有民主的權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讓學生健康茁壯地成長。
1 相互溝通—— 走進學生心靈
溝通師生情感是重要的。無數實踐證明:“情感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我們總以為溝通就是平時多和學生聊聊,多與學生談話。事實上這樣的理解是不全面的。要想全面的了解學生,我們應該以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比如家訪、問卷等等。除了了解學生,我們也要試著向學生敞開心扉,讓學生了解老師的相關情況。這樣才能讓大家站在平等的位置,讓學生感覺親近了,了解學生就事半功倍了。
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最容易做到的是肯花時間與學生談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應該是溝通的藝術家。”有了溝通的藝術,就會化干戈為玉帛,化麻煩為簡便,化困難為輕松,化冰山為河流。面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全身心地、甚至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進行不同語言的點撥、指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記得前些日子,有幾位男生在給幾位女生寫情書,鬧得班級沸沸揚揚的。針對這一情況,我沒有采用極端的做法懲罰他們,而是找他們談心,告訴他們喜歡女生是可以的,同學之間就要這樣充滿著愛,但不能理解為成人所謂的愛情,現在不懂這東西,而且更不能模仿著去談這東西,等學好知識,成年了,會有更美好的愛情等著大家。學生在這種輕松的語境下,領悟到了自己的錯誤,有幾個還在日記中寫到一定要先抓好學習。
2 講究策略—— 凈化學生心靈
一名好的教師,應善于抓住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特別是處理班級中的突發事件時更應講究策略,處理得當會成為一次難得的教育機會,給學生難以磨滅的印象,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次早自修,我像往常一樣悄悄地走進教室,可令我意外的是班中的學習積極分子周楠軒拿著武俠小說津津有味地看著,下課的鈴聲響過,他都沒覺察到。我沒有打擾他,只是走到講臺桌前,面到微笑地向全班同學說道:“同學們,離期末考只有幾個星期了,你們很認真,特別是周楠軒同學,專心得連下課了都沒發覺。老師欣賞這樣的學習精神,但也得給自己適當的調節。”話音剛落,周楠軒刷地一聲站了起來,面紅耳赤,低聲地說:“老師,對不起,我在看武俠小說,沒認真地復習……”那時,我很欣慰,激勵道:“孩子,老師為你的坦白感到高興,但現在是關鍵時刻,把小說藏起來,先與它們告別一段時間,好嗎?”聽了我的話后,他把小說立即放回書包里,從那以后,再也沒動過小說了。
3 關注細節—— 完善學生心靈
“素質就是指平時一點一滴培養成的性格。”常言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時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通過他們的眼睛在心靈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對他們起著無聲的作用。在細節上,我們作為老師應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從小事做起。
4 注重激勵—— 使學生信心倍增
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教師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話語,是孩子們的陽光,是教育的生命,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這種評價低起點,小目標,勤評價,快反饋的做法,學生最感興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撥動孩子的心弦。
記得班里有一名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差,作業經常不能按時完成,精神壓力大,每天上課總是用怯生生的目光注視著老師。一天,他在課堂上主動舉手發言,我面帶笑容地說:“看到你舉手,老師真高興!來,握握手,祝賀你取得的進步。”放學后,她跑回家,興奮地告訴媽媽:“今天老師和我握手了,我敢和老師說話了。”從此以后,孩子的目光不再躲避老師,每天有說有笑,學習也變得主動了。
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教師的精神世界卻可以是無比高尚的。讓我們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用激情點燃他們理想的火花,用欣賞給予他們自信的陽光,用自身的人格魅力照亮他們一生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王國光.進取心愛心創新[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2]朱仁寶.以新的視角審視教師職業道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焦彩芬.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J].小學教學,200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