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這門學科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應用的廣泛性等特點。小學數學教學對提高兒童的智力,促進兒童心理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但是,不少學生感到數學很難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因其大腦機能雖處于迅速發展但還不是高度發展的時期,其數學能力發展的心理特點呈現明顯的階段性,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興趣、啟發思維、科學訓練的同時,仍然不能忽視教學中的人文關懷。
關鍵詞:數學教學 人文關懷 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197-01
1 把人文關懷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
在準確、嚴謹與規范的教學語言中滲透人文關懷。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上起示范作用。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為學生營造邁向成功、發展的支持性環境,在其中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在數學訓練中進行語言訓練。如,教師在課堂上出示這樣一道文字題讓學生列式:“比78多的數是多少?”結果學生卻寫出了兩種列式。第一種是“78+”;第二種是“78×(1+)”。教師隨機提問:為什么會有這兩種列式呢?教師不給學生下結論,而是引導學生作進一步討論、分析。最后得出“這個題目的文字敘述不嚴謹(或不準確),會使人產生兩種理解”的結論。上述第一種列式是把“”理解為一個具體的數,第二種列式是把“”理解為分率,即指“78的”。最后教師鼓勵并引導學生進行修改。教師提問:如果題目的本來意圖在后者,這個題目的文字應怎樣修改?引導學生修改為“比78多它的的數是多少?”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中,教師不輕易下結論,而是充分相信和鼓勵學生,給予適當點撥引導,及時給予肯定,使學生在教學中既加強了數學能力的訓練,又培養了嚴謹的治學態度;既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又增強了其學習信心:既訓練了語言文字能力,又訓練了思維能力。學生也同時嘗到了成功的快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能充分利用語言文字優勢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性關懷,學生就會迸發出強大的人格力量,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 把人文關懷融入數學作業批改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中,對學生作業的指導和批改,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離不開作業。課堂作業以書面練習的形式為主。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檢查指導,重點對后進生進行個別輔導。在輔導中,若發現學生做題有誤時,應主動給予指出。所用語言不僅要準確,而且要帶著關心的語氣進行提醒或講解。萬萬不可粗言惡語地指責,也不能輕易地給學生講答案。惟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免遭傷害,才能使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心和幫助。教師對作業進行批改可以從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學生也可以從教師批改好的作業中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努力方向。這可以使師生分別從中獲取教和學的雙重動力。如果教師在作業批改中不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往往會適得其反,并嚴重地制約著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傳統的數學作業的批改方法通常是在學生作業中用“√、×”等符號標出正誤,用“?”表示模糊不清之處,或用“ABCD”等英文的大寫字母表示作業的優劣等級等。但是,單純用這些符號或字母還是不能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教師在批改數學作業時,除了采用符號或字母外,還應適當采用作文的批改方法,即用書面文字敘述的形式給予學生鼓勵性的批示,寫出給予學生指導性或糾正性的批語。而對于錯誤較多的作業,教師也不能劃一個或幾個“×”敷衍了事,或寫“重作”兩字以示懲戒等。這樣,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由此喪失學習的自信心,產生自卑心理和對立情緒。教師必須對這些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個別輔導。當發現他們有點滴進步,就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一定要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關心和幫助,體會到老師的愛心的溫暖,由此產生新的學習動力去爭取進步。可見,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一旦融入了教師對學生的愛的情感,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就有了較強的自信感和求知欲,其學習意志將隨教師愛的情感的不斷融入而變得越來越堅強,學習興趣也就會變得更為持久。實踐證明,如果數學教師在作業的批改中長期地滲透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其教學質量也就會逐步而穩定地提高。
3 把人文關懷融入數學學習評價中
隨著當前課程改革的實施到位,學習評價對課程改革的實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學生的學習也具有比較強的導向、激勵、記錄成長和反饋功能。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新的學習評價必須沖破傳統評價目標單一、方法唯量和功能偏移的瓶頸。要做到“促進發展、以人為本、強化激勵、多元參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評價的過程中就必須滲透人文關懷。如,在活動和游戲中進行數學學習評價。可以開展數學搶答賽,數學游藝活動,數學實際問題的解決活動等;評價方式要豐富多彩,要讓特殊個體至少在某些方面有成就感,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成績和努力方向。在評價中,要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和主人,使學生能自主地選擇評價的方式和內容。如,在數學考試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出題型多樣、難易程度不同的各種測試題,以供不同類別的學生自由選擇。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快樂。在實施評價時,不以分數高低論英雄。只要學生能樂學善思、敢言即可,那就是個優秀的學生,就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也就是說,我們在評價時,不僅僅是看學習結果,我們更要關注整個學習過程。我們要做到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但更為注重形成性評價:做到量化評價和定性評價有機結合,但更為注重定性評價;要實現由注重單一評價向注重多向度的綜合性評價轉變。另外,學生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難免在某一方面會失敗,會遇到挫折。此時,教師就要及時地幫助這些學生認真總結經驗,找出失敗的原因,看到努力的方向,鼓勵學生只要精神和決心還在,仍然是個優秀的學生。從而使學生再一次產生新的學習動力,去爭取以后的勝利。從課程改革的實踐證明,一個數學教師在數學學習評價過程中,如果做到了能夠把自己對學生愛的情感不斷地融入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始終注重關愛每一個學生,善于激活學生潛在的人格力量,時刻能給予每一個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那么,其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1]萬榮根,周志峰.教育科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