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政黨建設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從“三型”政黨建設的“三情”背景進行分析,提出了“三型”政黨建設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三型 政黨 建設
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要“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對此,我認為“三型”政黨建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學習型政黨建設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里面明確地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學習型政黨建設,必須解決以下問題:
首先是態度。什么地方能夠容水?低洼處。正因為低,所以水就滿。人也一樣,放下身段,虛心向別人學習,自己才能獲得知識。古人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如果一個人老是自大,老子天下第一,覺得什么都比別人能,不覺得再是人民的公仆,而是覺得自己做了人民的官老爺,是人民的衣食父母,是人民的守護神,就覺得自己對人民功勞大大的,在人民之上,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高,這是非常可悲的。 因為驕傲自滿,脫離群眾,所以學不到東西的。一黨長期執政的過程當中最大的危險恰好就在于脫離人民群眾。所以,我們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學到知識。此外,應該把學習作為考核黨員干部的重要標準。
其次是學習什么。我們黨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彼裕灰獙W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因為馬克思主義是指導我們的理論基礎。二要學習世界各個國家與民族的優秀文化,特別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我們黨的許多理論成果,就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的。如小康建設、以人為本、以德治國的執政理念等,都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結果。習近平講,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因為可以從中吸取思想的精華,結合新的實踐要不斷地發揚光大,認為中國歷史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創業史和發展史,里面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歷史經驗和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其中包含著許多涉及對國家、社會、民族及個人的成與敗、興與衰、安與危、正與邪、榮與辱、義與利、廉與貪等等方面的經驗與教訓。認為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從中獲得精神鼓舞,升華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優良品格,培養浩然正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三要學習市場經濟理論、業務知識與技能,增強自己的工作能力與水平,從而達到一種黨的建設的自我提高的過程。
最后是怎么學?,F在是個知識化時代,是個信息化時代。知識與信息的更新非??臁,F在講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黨。學習應該是一個人終身的事情。系統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要系統地學習。包括系統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實際工作中,多數是不懂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系統論、認識論、矛盾論等,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商品理論、勞動價值論,包括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群眾觀點與群眾工作方法等。同時要系統學習傳統文化,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世界傳統文化精髓?,F實中,許多人學校畢業后就不學習了,認為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完全夠用了。不知道傳統文化,更不會運用了。二要理論聯系實際地學。學習不是目的,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在于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我黨歷史上出現過王明式的領導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爛熟于心或者倒背如流,結果不能把理論與中國革命實際結合,造成革命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
二、服務型政黨建設
我們黨和政府經歷了高度集權的政治、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黨權、政府權力無限大,什么都管。后來又提出建立有限政府,實行簡政放權,黨和政府的權力是有限的?,F在強調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要建設服務型的政府,就要建設服務型的政治,就必然要有服務型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以說,我們黨的宗旨就體現了黨的服務的本質,服務的黨性。中國共產黨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是一個服務型的政黨,通過對老百姓的服務,不斷地解決老百姓的基本問題,從而獲得老百姓的信任,獲得老百姓對政權的認可和支持,從而獲得執政的合法性。所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共產黨的宗旨,這是我們黨的一個法寶。我們要強調把黨建在服務上,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群眾對服務的需要,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就有黨的組織的體系。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想為民所想、急為民所急。這樣才合乎黨的宗旨。
三、創新型政黨建設
胡錦濤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全黨一定要勇于實踐、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把握時代發展要求,順應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永葆國家發展動力,在黨和人民創造性實踐中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創新型政黨建設,必須體現在創新上。
首先必須是觀念創新。如何從過去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與管理手段為主的黨和政府轉變成服務型的黨和政府,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環境下,中國共產黨的對國家與社會的治理也必須做一些改革與創新,從而尋求一種新的平衡、新的和諧。所以這就要通過創新,主要是通過中國共產黨自身的自覺的創新。因此,我們要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要創造性的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通過創造性的理論,通過創造性的實踐引領和發展各級黨組織的建設,從而使中國共產黨舊貌換新顏,以全球的姿態和新的變化了的時代背景和環境尋求一種新的平衡,一種新的和諧。
其次,要堅持理論創新。要提高黨的領導的科學化水平,你就要不斷地創新,在黨的理論上要不斷地革自己的命,要不斷地自我突破,自我提升,通過理論的創新,找到解決當下特有的問題方法。時代不同了,國際國內的形勢變了,指導實踐的理論也要變化。我們黨的歷史,就是理論創新的歷史。在成立之初,我們大量學習馬克思、列寧的理論。但是當時不知道結合中國實際,所以搞工人運動、搞城市革命暴動。結果都失敗了。后來毛澤東等在實踐中總結失敗的教訓,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找到了適合中國革命實際的道路,最后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開始學習斯大林模式,實行高度集權的中央政治,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結果失敗了。毛澤東去逝后,全黨、全國都需要撥亂反正,糾正過時的理論。但是,當時的領導人提出了兩個凡是。這是非常錯誤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取得了舉世屬目的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政治、經濟、國防、科技、綜合國力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發生了變化。從毛澤東時期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到改革開放以來的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從毛澤東時期的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到鄧小平時期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再到江澤民時期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再到胡錦濤時期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未來,我們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理論創新,運用指導新的實踐。
最后是方法創新。通過黨的工作方法的創新,從而能夠真正地滿足老百姓所想要的,就是要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能夠提高黨的執政的效率和水平。同時要改革和創新各級黨組織的活動方式與內容。我們過去大家說黨的生活是“三會一課”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員大會制度,支部大會制度,其實這種東西我們黨的政治的一些形式,這種形式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最終達到對我們這個黨是真信、真懂、真支持。我們今天很多時候可能過多地把工作的精力轉移到形式上,反倒忘了它的目的、忘了它的內容,所以在今天要建設創新型黨組織,必須要創新各級黨組織的活動方式和內容,不能再像過去那種用舊的形式。要在黨組織的活動內容、活動的方式方法上,活動的安排上都要有一些創新的手段,通過創新的手段從而讓大家知道不足,從而讓大家知道工作的差距,從而讓大家知道創新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十八大報告.
[2]曹鵬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
[3]中國共產黨歷史1-2卷(上、下冊).
(作者單位:重慶市永川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