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龍在倫敦贏球了,而且贏的是李宗偉。從照片上看,諶龍贏得冠軍后,興奮至極翻滾在地,理應狂喜的,這樣的勝利是通向世界頂級羽毛球明星道路上的重要臺階。難怪李永波會鼓勵說,諶龍很快會有他自己的位置,將以自己的方式站在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奧運年后,整個羽毛球運動似乎都在喘息之中,被一致看好的男單接班人如愿上位,之于中國羽毛球隊絕對利好。
李宗偉連續第五次進入全英冠軍爭奪戰,他的老對手林丹沒有來到倫敦,因為個人原因繼續與一項又一項賽事擦肩而過。從新聞報道中我們可以充分感知到,林丹也很忙碌的,接受聘請,出任勞倫斯體育獎的慈善大使,在樹立個人形象和踐行公益使命方面,又向上邁進一步,雖然未獲提名,但依然受邀參加在巴西舉行的頒獎儀式,順帶考察勞倫斯體育基金會在巴西的體育慈善公益項目。林丹氣派非凡,在頒獎現場也很引人注目。
大約一年多以前,與林丹有過一次短暫的交流,曾經鼓勵他要做中國的“完美先生”,目標就是費德勒,要為自己從事的運動樹立楷模,要為更多人的福祉做貢獻。我想林丹是聽進去了,奧運蟬聯冠軍以及決賽的驚險過程之于運動,貢獻極大,如今規劃未來人生,投身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之中,也完全在情理之中。為了一個萬眾矚目的目標付出四年心血,當壓力和折磨有如潮水般褪去之后,運動員尋求一份超然解脫似乎也是必然,人生的節奏暫時舒緩些也可理解,但并不是每個運動員都能像林丹這樣獲得相對寬松的空間得以調試自己,再次上路,這是他的幸運,也需要感念所有人順從他的心愿。
如有可能,很多運動員都希望可以將再一個的征程起點選定在傳統春節之后,3月份回歸訓練場,進而選準時機重回賽場。林丹的規劃也該是如此的,這一點在多次采訪中被反復確認。林丹還需要枯燥的訓練場和挑戰無處不在的賽場嗎?或者轉換一下視角,羽毛球還需要林丹以怎樣的身份繼續做貢獻呢?相形之下,誰更需要誰多一些呢?答案很難給出,但林丹早就下定決心了,再來個四年,看看奇跡是否依舊還在。
美國《體育畫報》不久前評選出了世界上“最具有力量的運動員”,“完美先生”費德勒位列第三,這位瑞士人每年可以實現5000萬美元的個人商業價值,繼續著網壇領袖的身份,這個領袖并非一定是世界第一和多項冠軍得主,他對于運動的態度深深地影響著后生晚輩的人生選擇。在羽毛球世界里,林丹最有可能達此境界,“完美先生”的指標有多項,但有一項堪稱根本,那就是與自己的運動在一起。
以前,有種說法是,林丹最大的價值就是能夠在大賽中穩勝李宗偉,是中國金牌的保障。如今,晚輩開始承接重任了,林丹的價值就下降了嗎?我看未必,不同的人生階段,價值多樣,但前提有一個,回到日復一日的訓練里來吧,重新殺進那場競爭里吧,運動中林丹的魅力和風范決定場外所有的價值追求。
(作者系中央電視臺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