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周期性發展是客觀規律
經濟周期波動是現代經濟社會具有的一種普遍現象。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經濟周期是“現代工業特有的生活過程”。酒行業的發展也是如此,會有周期波動性,大致要經過四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白酒產量只有10.8萬噸;1978年,產量達到143.74萬噸,比建國初期增長了近15倍。20世紀80年代起,白酒產量增長步伐加快,從1992年開始,產量持續走高,1996年達到最高峰801.3萬噸,是建國初期的80倍左右,其后開始走低,衰退期來臨。1998年開始大幅度滑坡,進入蕭條期。此后幾年,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和產業政策的調整初現成效,白酒產量逐步下降。2004年白酒產量311.70萬千升,2005年以后產量逐步穩定,這兩年可以稱的上白酒的復蘇期。2006年以后進入繁榮期,經過近8年的瘋狂增長,2013年白酒再次進入調整期。整體來看,白酒發展基本上是符合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這四個階段的。所以對于當前暫時的困難,我們不用驚慌,調整是為了更好地發展。
二、短期調整有利于長期健康發展
這幾年啊,行業過熱的問題確實存在,還比較嚴重。我經常在全國跑,看到大多數酒企,都在增加窖池,很多是大幅度地增加。這就是說,在大幅增加產能。這種情況不可持續。酒行業已經經過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長,尤其是近五年,大幅擴產導致了很多問題,所以,積累到一定程度,酒業理應會進入一個調整期。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直線發展是種病態,沉沉浮浮才是常態。只有遇到全面性的調整,部分企業才能清醒,我們的行業才能更健康的發展。
三、危機總是伴隨著機遇
以手機行業為例,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手機剛興起時,大家用的大部分是摩托羅拉,但后來摩托羅拉對市場走向和大眾需求判斷失誤,諾基亞完美逆襲。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同質化嚴重,競爭很辛苦。后來,隨著智能機的興起,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無力抗衡蘋果、三星等智能機,很快被擠出主流市場地位。我認為面對這種調整,面對這種危機,我們更應該冷靜、理性,看到并解決在增長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為下一個高峰期做好鋪墊。我們要堅定信心,危中求機,解決問題,抓住新的市場機會。我國酒業發展歷程也表明,酒業從來不缺乏機會,比如茅臺五糧液在90年代趕超山西汾酒。酒業增長始終與酒業波動相伴而行,我們要抓住機遇,彎道超車!
四、改革紅利將促進酒業繁榮
當前我國總的經濟形勢仍然趨好,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社會發展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特別是制度改革紅利的釋放和分享,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快速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13億人奔向更高水平的“小康”,新型城鎮化將解決現有近4 億城鎮定居型人口的城市生活需求,這樣的市場規模和消費總量,加上日益開放的國際市場,對酒都蘊含著巨大的消費能力和行業發展機遇。只要我們全行業深刻認清發展形勢,樹立信心,正確把握行業發展方向,加快轉型,就一定能夠促進行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