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不是消費者選擇某一品牌的影響因素,而企業的營銷活動都是功利性的。這導致白酒企業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極具局限性。當文化為商業服務,淪落為商業的附庸時,文化就注定會走向沒落。
復興傳統酒文化也是行業內所熱議的一個方向。不得不說,傳統酒文化是白酒行業發展的一個利器。可以說沒有傳統酒文化的影響,就不可能有今天白酒行業的繁榮。但是在消費市場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復興傳統文化之路能不能行得通呢?
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并非并駕齊驅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甚至是相悖的。一個產業過度商業化以后,商業衍生文化勢必要淹沒傳統文化,而企業出于逐利的需要,會進一步割裂傳統文化,轉而進行品牌文化的構建。而到了消費者的層面,宏觀的文化不能影響微觀的白酒品牌。也就是說,共同的白酒文化不是消費者選擇某一品牌的影響因素,而企業的營銷活動都是功利性的。這導致白酒企業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極具局限性。當文化為商業服務,淪落為商業的附庸時,文化就注定會走向沒落。從社會大環境方面考慮,浮躁的商業社會也缺乏傳統文化復蘇的土壤。“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從出發點上來講已經把文化當做了一種噱頭,何談復興?酒文化的沒落,不是單憑酒企就能力挽狂瀾的,而酒文化的復興,單憑酒行業微薄之力也宛如癡人說夢。
傳統酒文化對白酒消費最大的意義在于:由于酒文化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滲透,白酒消費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為一種傳統從而固定下來。這導致國人對白酒有著持續穩定的消費需求。但什么才是真正的酒文化?普通消費者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來。拋開幾千年的飲食習慣帶來的巨大慣性,傳統酒文化對刺激消費方面究竟還能起到多大的影響?那些談酒色變的人,無論是從消費頻次和單次飲酒量上都已經達到了令人望酒生畏的飽和狀態,你能指望傳統文化把白酒消費者拉回到自斟自飲的享受姿態?古人飲酒飲的是一種心境,一種情懷。而在當今社會,白酒已經不具有稀缺性。傳統白酒文化所倡導的飲酒觀已經不足以消化目前白酒行業所形成的巨大產能。受社會風氣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傳統文化的流失已成必然,這不是白酒行業特有的。君不見多少傳統行業已經或正在消亡,被現代工業的巨輪碾得粉碎。客觀環境影響意識形態,傳統白酒文化是錦上添花之選,卻不能挽救白酒行業危局。浮躁的商業社會,文化是一個已經被用濫了的詞。普通消費者其實已經并不關心什么文化。現階段的白酒行業,考慮如何控制和消化過剩產能,遠比空談什么文化有意義。因為企業以銷量為內在目的而喊出的文化復興,怎么聽怎么變了味。
筆者認為,傳統文化的影響力雖然深遠,但是當產業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文化的影響力就開始衰減,漸漸讓位于商業運作。這是一個主張遺忘的年代,經濟發展的浪潮讓大家疲于奔命無暇后顧,靠文化帶動消費越來越不現實。資本所及之處,什么傳統文化都被踐踏,逐漸演變為商業文化。要說傳統酒文化的運用,最有可能在白酒國際化之路上做文章。傳統文化最可能吸引什么樣的人群去喝白酒?對,是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