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農戶”的模式面臨諸多挑戰的今天,“合作社”模式或許能趟出一條新路。
在懷涿盆地產區,從原酒供應到自主品牌建立轉型的企業,龍珠酒業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后一家。2012年剛剛成立的龍珠酒業就是從原酒供應商轉變而來的企業之一。公司總經理許桂軍告訴記者,將農戶變成股東,以合作社的模式進行發展是目前企業最大的不同之處:農戶以土地入股,公司和農戶一起將土地變成葡萄種植基地,實施規?;洜I,激活農民積極性的同時保障農民的最大利益。
在“公司+農戶”的模式面臨諸多挑戰的今天,“合作社”模式能否趟出一條新路?《酒世界》雜志社對話龍珠酒業總經理許桂軍,試圖找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酒世界》:您以前也是從事原酒加工,現在轉型為自己做品牌,兩者比較起來,是不是做后者更難?
許桂軍:龍珠酒業2012年才成立,以前我們做原酒加工主要是供應沙城長城。很明顯,做自有品牌更難,雖然很艱難,但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釀酒企業最終要追求的。一個葡萄酒企業要追求長遠發展,必須有自己的品牌。
《酒世界》:為什么會考慮轉型?
許桂軍:原酒實際上掙的是加工費,利潤比較低。第二個原因是風險比較大。
《酒世界》:風險都有哪些?
許桂軍:兩個方面,第一是市場環境。我們以前供應給長城(指沙城長城),但這兩年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他們自身無法消化這些原酒,這時候的風險就轉嫁給了原酒加工企業;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目前原酒加工企業過多,競爭導致市場越來越難做。
在懷來和涿鹿,去年有原酒加工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就有30家,加上一些無證企業,加起來有50家,這個競爭加上市場環境的惡化,不轉型實際上會面臨生存上的困難。
《酒世界》:目前設計生產產能有多大,產品主要銷售對象有哪些?
許桂軍:目前龍珠酒業有3000噸的產能,我們自主品牌“葡龍液”每年的產量大概有200噸。企業目前仍然在做一些原酒加工。我們以河北和廣東銷售為主,目前市場反應還是比較理想的。
《酒世界》:轉型后,當前最大的困難在哪里?
許桂軍:是品牌的提升。葡萄酒行業和其他的快速消費品不同,其品牌的塑造需要更多的時間積累。
另外一塊就是品質的提升。目前我們的原料依然是收購農戶的,原料的穩定性無法得到保證,這需要我們在釀酒環節做更多的努力來保證品質。
《酒世界》:有以前做原酒的基礎,對原料的掌控應該會比較強些?
許桂軍:相對而言是好些,但畢竟是沒辦法從源頭控制,只能從最后的成品中去挑選。目前懷涿盆地農戶對原料供應非常不積極,這很正常,他們會綜合去比較種植釀酒葡萄的經濟效益及投入產出。
但對企業而言,要釀造高品質的葡萄酒,必須有優質的原料,我們去年成立公司的時候第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基地建起來。
《酒世界》:基地大概什么規模?有哪些品種?
許桂軍:我們預計投入近5000萬元來打造自己的基地,2013年首批葡萄種下去,規模大概在1500畝?;厝堪凑諛藴驶姆N植模式來管理,采用滴灌模式,而且我們已經率先實施了埋土機械化,以后在采收各個方面都將實現機械化。
目前種植的品種主要是赤霞珠、蛇龍珠和西拉,目前懷涿產區西拉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
《酒世界》:這么大規模的投資,對一個私營企業而言并不是一個小數目。
許桂軍:龍珠是一個股份制企業,目前的投資方雖然都是私營企業老總,但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是希望未來能把當地農戶拉進企業,用土地入股,實施合作社模式。我們現在只是跨出了第一步,那就是做出一個示范基地,起一個示范效應。這也是政府希望看到的結果,因為老百姓是非?,F實的,你做好了,有效益了,他才會跟著你一起做。張家口市要達到百萬畝的葡萄種植面積,如果僅靠政策補貼是無法完成的,必須有創新模式,把老百姓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同時保障他們的利益,這樣才能實現規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