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作為中國南北的中軸城市,其文化也融合了南方的細膩和北方的豪邁。武漢人的性格也在這種多元化的融合下,形成了特有的武漢人既細膩又重情義的性格特點。武漢人的性格是通過喝酒展現出來的,“酒是寫成武漢人生命勁歌的那支有力的筆”。 當這生命勁歌被注入商業化的糖酒交易會主調后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也許正是粗獷下的細膩。
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武昌、漢口、漢陽,三鎮跨江鼎立的格局,此次的秋季糖酒會的眾多展位的舉辦地點也主要以武昌和漢口為主。如果要給武漢秋季糖酒會冠上一個總的概括詞的話,“亂”是很貼切的形容。
秋季糖酒會能看到的更多的身影主要為白酒,分散在各個賓館中的展位也大多被白酒占據,葡萄酒展位少得可憐,并且門庭冷清,沒有什么特色。然而有的葡萄酒活動相比之下還是下了一點小心思去準備的,雖然不是多么有創意的活動,但是在看慣了“賓館展”的疲勞審美狀態下就顯得有特色的多。就像意大利葡萄酒品鑒會就讓人第一次意識到武漢這座城市真正的可愛之處。
意大利品鑒會的舉辦地是武漢漢街文華書城。長長的漢街步行街、復古的建筑,就是活動的舉辦地。隔著一條小河的對岸是還沒有完工的高樓建筑,更加襯托出眼前這古建筑步行街的“隱于市”的情調。4層樓高的書城從一進門就被新書、舊書的味道圍繞,除了書還有很多精美手工制品,看著坐在梯形閱讀區安靜看書的人們,就知道這是一場沒有“架子”、安靜、“與民同樂”的品鑒會。活動是一塊方形的場地,周邊架子上擺放的是等待品嘗的各款意大利葡萄酒,中間的空地是兩個圓形的架子,上面沒有擺放葡萄酒,擺放的是和葡萄酒有關的書籍。葡萄酒本身就需要細酌慢飲,喝著葡萄酒、來者相互聊著和酒有關無關的話題或者自己端著酒杯停下來看看書,這悠閑的感覺將南方城市的閑適小資展現無遺。
這場意大利葡萄酒品鑒會帶著意大利的美酒進入到人們最常態的生活中。除了被邀嘉賓,來書城看書買書的人如果感興趣也可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進到品酒區去品鑒,看到普通消費者欣喜的笑臉,這場親民的葡萄酒品鑒會可以說是成功的。9家意大利進口商攜70余款意大利佳釀的醇美呈現,雖然沒有獲得如水的訂單,但是對于意大利葡萄酒文化的宣傳無疑是這場品鑒會最大的成功之處,而這也正是真正獲得忠誠消費者的最有效的途徑。
意大利葡萄酒如同意大利這個國家,熱情、奔放,有著舊世界產區陳釀的典型特點。偏石榴紅的紅寶石顏色,散發著迷人的色彩,跳躍在酒杯中,展現著迷人的吸引力。酒香濃郁,持久復雜,既有灌木叢、紅色醬果以及泥土的清香,也有由木桶與陳釀帶來的甜香。口感高雅和諧,酒體飽滿,酸度合適。一個優雅的地方,一瓶好酒,一本喜歡的書,這一切都涵蓋在了這場品鑒會中,如同被放慢的時間,只待細品這其中滋味。
南方的小資情調混合外來的商業因素,演化出來的也許正是這場意大利品鑒會的調調兒,有著商業的目的和成本卻也融入了武漢這座南方城市獨有的特色。當來年的秋季糖酒會輾轉到重慶的時候,這種有益的結合也許會給各種品鑒會主辦方帶來不錯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