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初,在一個澳大利亞葡萄酒品鑒會上,我見到了澳大利亞最受尊敬以及最早發(fā)行的葡萄酒刊物《Winestate》的創(chuàng)始出版人Peter Simic,并在他的帶領(lǐng)下品嘗到了由他釀造的兩款葡萄酒。
Peter Simic在葡萄酒出版和教育方面已經(jīng)有35年的工作經(jīng)驗,現(xiàn)在仍然是《Winestate》的出版人。創(chuàng)刊于1978年的《Winestate》是世界上對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葡萄酒最為權(quán)威的指南,每年對超過10000款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葡萄酒進行品鑒和評判。Peter Simic35年也曾經(jīng)是美國第一本彩色的葡萄酒刊物Wine Spirit的創(chuàng)刊出版人。 Peter Simic還出版和共同著述了一系列葡萄酒書籍,包括《澳大利亞酒類目錄》,《酒鄉(xiāng),深入了解葡萄酒和烈酒》等。
Peter Simic的澳洲混釀酒
Peter Simic在南澳有一塊自己的農(nóng)場,在這里Peter Simic開墾了自己的葡萄園,按照波爾多的傳統(tǒng)釀造法國風格的葡萄酒。葡萄園的名字為Parawa Estate,位于南澳Fleurieu半島的Southern Fleurieu小產(chǎn)區(qū)。 在葡萄園里種植的是“典型”的波爾多品種,赤霞珠、品麗珠、梅樂、馬爾貝克和小味兒多。葡萄園里所有的葡萄都沒有嫁接,這是南澳的特點,并且不灌溉。
The Parawa Estate Ingalalla是典型的“波爾多混釀”,在新的法國橡木桶中陳釀四年,是一款精心之作。Ingalalla是葡萄園附近一個瀑布的名稱,這款酒只在出色的年份釀造。在2006-2011的六個年份里只有2007年釀造了Ingalalla,產(chǎn)量是2400瓶。
在品鑒會現(xiàn)場,我們品到了由他釀制的葡萄酒。清澈、中等的寶石紅色;酒香濃郁,發(fā)展中;香氣復雜,以黑色水果的香氣為主,有黑色漿果、黑櫻桃和黑醋栗的香氣,香草和咖啡的香氣很好地融合到了果香中,薄荷、雪松和甘草的香氣隨后也展現(xiàn)出來;口感很干,味道濃郁,酸度高,酒精中等,單寧強,但是非常順滑,能感覺到多層次的果香和雪松、甘草等橡木香非常平衡地融合在一起,回味長。
《酒世界》:您能對您從最初從事葡萄酒雜志出版到現(xiàn)在經(jīng)營葡萄酒酒莊這些經(jīng)歷做一個簡單的回顧嗎?
Peter Simic:在最初的研究發(fā)展階段,我主要是忙于出雜志,在那里,我聽了很多關(guān)于葡萄酒的故事,那時的自己平時也喝葡萄酒,但發(fā)誓自己永遠不會做酒,不過在1999年當我接觸葡萄酒檢疫站時,改變了我的想法。
《酒世界》:您第一次接觸葡萄酒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當初是什么因素促使您想要創(chuàng)辦葡萄酒刊物呢,能把它經(jīng)久不衰的做到今天,您的秘訣是什么?
Peter Simic: 小時候記得爸媽喝葡萄酒,長大了就和父母一起喝葡萄酒,后來有幸在葡萄酒信息局工作。在那個年代,那應該是澳大利亞享有盛名的地方,在那里我們一起談論、研究葡萄酒。對于刊物,我認為除了運氣之外,還有努力工作,我一直相信,你工作越努力,越幸運!當然你也必須要知道你的讀者喜歡什么,而不只是自己享受。
《酒世界》:您是一位暢銷雜志的主編及出版人,后來兼顧做起了葡萄酒,請問引起您做葡萄酒的興趣點是什么?又是什么因素讓您能夠在這條葡萄酒道路上堅持走過來的?
Peter Simic: 在1978年,我啟動了Winestate在澳大利亞葡萄酒初教育(如今天是在中國),這是一個令人興奮且具有挑戰(zhàn)性的時間,我想這是一個興趣點吧。一直走到現(xiàn)在,時代在變化,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得到長久發(fā)展。
《酒世界》:您做的葡萄酒與其他酒莊酒有什么區(qū)別?您釀造的酒有什么獨特之處?
Peter Simic:葡萄酒雜志是我的妻子,酒是我的女朋友,他們都給我很多麻煩!也讓我的生活充滿樂趣。有很多非常好的葡萄酒,我很幸運,我所有的收入都來自我的酒,所以我必須努力的生產(chǎn)出好的酒。我們有16個克隆,5個赤霞珠、5個梅洛,4個品麗珠,2個小Verdot和2個馬爾貝克。這涉及到五個品種,生產(chǎn)出葡萄酒的風格很多——沒有人這樣做過。澳大利亞葡萄酒是獨一無二的,獨特的口味風格讓它們都與眾不同,我們希望在比較的時候,大家和這款酒相比較,而不是澳大利亞葡萄酒,我這里最昂貴的和其他的酒只有2400瓶。
《酒世界》:您曾是全澳葡萄酒出口大會主席,并相繼應邀成為南澳洲政府酒窖的顧問,請問據(jù)您了解,澳大利亞酒業(yè)未來發(fā)展如何,近幾年進入中國市場比率怎樣,中國和澳大利亞互相間的葡萄酒發(fā)展如何?
Peter Simic:澳大利亞葡萄酒正緩慢進入香港和中國,它們把最簡單的路線進入英國和美國,因為他們說英語。在過去的幾年里,澳大利亞人已經(jīng)意識到他們必須出現(xiàn)在亞洲——法國,他們意識到很久以前,幸運的是在過去的五年中一直是一個快速增長的流行地區(qū)的澳大利亞葡萄酒。我相信在未來五年澳大利亞將超過法國,成為第一大葡萄酒在香港和中國內(nèi)地的體積,因為澳洲葡萄酒適合這里的食物和這里人們的口感。
澳大利亞葡萄酒質(zhì)量一直是世界領(lǐng)袖,唯一的問題是,有太多的小品牌;另一方面是和大型生產(chǎn)集團一起銷售葡萄酒,這對葡萄酒的價值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中國和澳大利亞都是彼此在葡萄酒的未來,因為我們有許多小酒公司,中國也有許多個體葡萄酒商在餐廳、超市、俱樂部等地方銷售葡萄酒,但在澳大利亞和歐洲幾大超市會出現(xiàn)巨頭壟斷市場現(xiàn)象。
《酒世界》:目前葡萄酒在中國已經(jīng)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您如何看待這種趨勢,您認為未來葡萄酒營銷走哪種模式最受大眾歡迎?
Peter Simic: 葡萄酒在香港和中國發(fā)展迅速。中國是世界上最快的學習者。酒能讓人更健康,也是更好的食物必備品,這是大家都眾所周知的。無論是個人分配還是出現(xiàn)壟斷現(xiàn)象,在市場上都是存在的,我們允許大型連鎖壟斷在西方購買,很方便,但是容易失去個人風格和選擇,我喜歡許多小的亞洲板塊,所以,個人分配是最好的了,這些都只是時間問題,在大型超市有很便宜的葡萄酒,很多人愿意去那里購買。
《酒世界》:短短幾十年,您成功創(chuàng)辦了澳大利亞最暢銷的葡萄酒雜志并擁有自己的酒莊,在澳大利亞葡萄酒界做出了很大貢獻,您對自己是如何評價的?
Peter Simic:我喜歡有挑戰(zhàn)。我最快樂的是當我對別人有用且能幫助他人時,無論是教他們酒,還是一起享受。
《酒世界》:您對雜志和酒莊的未來都有什么計劃,期許?側(cè)重點會放在哪里,為什么?
Peter Simic:我們會拓展與其他一些新世界葡萄酒一起品嘗。未來我們將會在南非葡萄酒珀斯凱悅,享受一個一年一度的盛會。我們也在探索南美和美國葡萄酒的未來,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世界領(lǐng)先的新世界葡萄酒指南(我們已經(jīng)在全球領(lǐng)先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葡萄酒指南,今年超過11000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