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原理,以中國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近三年的財務報表數據為基礎,對相關財務指標作逐層分解,經過橫向和縱向比較分析,綜合評價三家銀行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效率,全面比較三家銀行間的優勢與不足,為改善經營和探索中國政策性銀行商業化改革道路指明方向。
關鍵詞:杜邦財務分析;凈資產收益率;權益乘數;政策性銀行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8-0188-03
為了保障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資金融通、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解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性資金需求,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于1994年先后成立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以下分別簡稱國開行、口行和農發行)。政策性銀行成立后,在中國市場經濟深化改革過程中,積極扮演了加強宏觀經濟調控、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和促進國有專業銀行商業化改革等重要角色。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國內外經濟和金融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政策性銀行的經營模式也面臨著改革的壓力。“分類指導,一行一策”的改革原則在2007年的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得以確立,正式拉開了中國政策性銀行商業化改革轉型的大幕。商業化、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家開發銀行已經率先于2008年12月掛牌成立商業銀行,標志著中國政策性銀行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也正在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發展改革道路。
本文基于近三年的財務報告數據,運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對中國三家政策性銀行進行績效分析,以對比他們之間在經營和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為改善經營管理和探索商業化改革道路指明方向。
一、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簡介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The Du Pont System)[1]以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逐步分解尋求改善企業績效的方法和途徑,進而揭示各財務比率指標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效率進行綜合系統分析和評價。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中的幾個主要財務指標關系為[1]:
凈資產收益率 = 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其中:資產凈利率 = 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
則:凈資產收益率 =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其中,凈資產收益率是對企業利潤表的概括,代表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周轉率揭示了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聯系,反映了企業的營運水平,權益乘數是對資產負債表的概括,體現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對于以上三個比率指標的進一步分解,可以細化到財務報表中的對應項目,形成下圖所示的杜邦財務體系結構圖,清晰地反映出凈資產收益率的各個驅動因素。
二、利用杜邦分析體系對中國三家政策性銀行進行財務對比分析
我們選取了最近三年(2009、2010和2011年度)的財務報表作為對比分析的數據基礎,通過杜邦財務分析各比率指標的橫向和縱向對比,經過逐層分析比較,揭示各指標在三家銀行間和各自內部的內在影響因素。
從三家銀行網站中獲得的各年度的基本財務數據(如表1所示)。
(一)對核心指標的分析——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企業利用資產獲取利潤能力的指標,是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核心指標,由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共同驅動,充分體現了利潤水平、財務決策和籌資方式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對企業獲利能力的影響。通過對表1基本財務數據的計算后,得到三家銀行的凈資產收益率分析數據(如表2所示)。
橫向看,農發行和口行相對于國開行,具有較好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尤其是口行,取得了年均20%以上的凈資產收益率回報。根據杜邦財務體系,分析凈資產收益率背后的影響因素發現,國開行在主營業務利潤水平——資產凈利率大幅領先的情況下,由于權益乘數相對劣勢較大,造成股東回報不如其他兩家銀行。從表2數據可以看出,國開行在資產利用效果(資產凈利率)上具有比較優勢,而農發行和口行依靠較高的財務風險(權益乘數)帶來較高的股東回報。
縱向看,國開行和農發行的凈資產收益率呈現穩定的增長,尤其是農發行在降低權益乘數,控制財務風險的同時,依靠利潤水平的顯著提高,獲得了凈資產收益率的大幅提高。國開行在小幅提高利潤水平的情況下,依靠權益乘數的驅動,帶來了凈資產收益率的較大增長。反觀口行,利潤水平不增反降,權益乘數出現反復的同時財務風險依然較高,體現在凈資產收益率上則是逐年大幅度的下跌。
從以上兩個維度的分析可知,國開行在保持利潤水平的前提下,資本結構上還有較大的改進空間,農發行權益乘數降低的同時,財務風險依然較大,對企業的穩健運營帶來較大的風險,口行在利潤水平惡化和財務風險高企的背景下,凈資產收益率大幅下降就不足為奇了,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二)核心指標驅動因素分解分析
根據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下面對資產凈利率做進一步的分解,分析影響利潤水平的深層次原因。分析數據如(表3所示)。
橫向看,國開行和口行相對于農發行,在主營業務凈利率上具有較大的優勢,其中國開行收益穩定,口行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2011年更是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由此就解釋了口行凈資產收益率逐年下降的原因。在運營水平上,三家銀行都是逐年上升,國開行和農發行相對于口行,具有較高的總資產周轉率,農發行在保持較高水平的同時更是獲得了較高的年增長率,體現了較好的運營能力。
縱向看,國開行的資產凈利率小幅攀升,資產盈利水平上具有較大的優勢,得益于較高的主營業務獲利能力和穩健的資產運營水平。農發行由于主營業務獲利能力和資產運營水平上的逐年提高,帶來了資產凈利率的大幅進步,但是由于主營業務凈利率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制約了其獲得更好的資產使用效果。口行在主營業務獲利能力逐年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資產運營水平卻沒有較大的改觀,造成了資產盈利水平的逐年走低。
從以上兩個維度的分析可知,國開行在保持主營業務高獲利能力的同時,穩步提高運營效率,獲得了較好的資產使用效果。農發行在保持運營水平的情況下,需要努力尋找主營業務獲利能力低下的原因,才能在資產使用效果上取得突破。口行則首要解決主營業務獲利能力不斷走低的問題,才能在資產獲利水平上止跌回升。
主營業務凈利率對資產凈利率的高低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可以通過進一步的分解,找出其深層次的影響因素。分析數據(如表4所示)。
由于三家銀行在資產規模上差異較大,所以在凈利潤和主營業務收入上不具有橫向可比性,但是就總體而言,它們在利潤額和收入額上都呈現穩定的年增長額,尤其是農發行,2011年相對于2010年在利潤額和收入額上均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長。
縱向看,國開行在業務規模有節奏擴大的同時,利潤水平穩步增加,保持主營業務凈利率在高位穩定運行。農發行在經營規模逐步擴大后,注重成本控制和利潤積累,主營業務凈利率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依然處于較低水平。口行雖然能夠保持經營規模的穩定增長,但是利潤積累和成本控制上沒能保持相應的提高,造成主營業務凈利率的大幅度降低。
從以上分析可知,國開行在穩定提高經營規模和利潤積累的前提下,獲得了穩定可觀的利潤水平,農發行和口行也保持了穩定的經營規模增長,但是農發行受累于高昂的成本支出,利潤水平仍處于低位運行,口行則表現出凈利潤的緩慢增長,造成盈利能力的大幅下降。
三、相關分析結論
對核心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的逐層分解,經過橫向和縱向比較后,可以看出影響三家銀行凈資產收益率高低的原因和趨勢:
(一)主營業務凈利率因素
國開行保持了較高且穩定的主營業務凈利率,農發行連續較大幅度地增長后依然處于低盈利狀態,口行則呈連續大幅下挫的趨勢。
(二)總資產周轉率因素
三家銀行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國開行和農發行保持較高的資產運營效率,口行雖然進步明顯,但仍需要加強資產管理和利用水平。
(三)權益乘數因素
在權益乘數上,三家銀行則體現出來顯著的差別,率先商業化的國開行,在國家注資、社保基金進入和自身利潤積累留存的基礎上,權益乘數大幅度降低,為日后通過擴大負債融資提高資產規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國開行未來幾年穩健經營和穩定提高股東回報率的重要推動因素。
農發行和口行情況類似,股東權益的增長完全來自于自身經營利潤留存,由于權益乘數已經處于高位,財務風險較高,所以限制了他們資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阻礙了未來凈資產收益率的提高。
綜上,資產質量、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開行在正式商業化后的三年中,經受住了商業化的考驗,各項財務指標穩定增長,體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仍需要注重減少成本費用開支,同時提高資產運營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主營業務收益和資產周轉率,最終為股東帶來更高的收益。農發行則需要加大力度化解不良資產規模,從根本上降低成本費用支出,以提高主營業務凈利率。口行需要遏制主營業務規模擴大而收益率不增反大幅度降低的勢頭,同時提高資產的運營效率,才能提高凈資產收益率。此外,農發行和口行都要考慮權益資本的補充機制,提高資本充足率,才能從根本上控制負債和財務風險,實現持續穩定盈利。
參考文獻:
[1] 李心瑜.公司金融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 李桂英.工商銀行與招商銀行的杜邦財務分析對比[J].財會月刊,2010,(10).
[3] 劉繼宵.四家上市中小型銀行杜邦財務分析[J].西部金融,2011,(10).
[4] 梁娟,孔劉柳.基于杜邦分析的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分析[J].財會通訊,2012,(1).[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