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國內大中城市配送物流的發展現狀和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剖析,提出了改善及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建議,并進一步指出構建由政府和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參與的城市共同配送物流模式的必要性和建設思路。
關鍵詞:城市共同配送;政府引導;第三方物流
中圖分類號:F25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8-0258-02
前言
近年來,國內大中城市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由于發展速度過快而帶來的一系列環境、交通問題日漸顯露,如北京灰霾天氣頻發,PM2.5測量值嚴重超標,交通堵塞嚴重。各城市相繼推出“限行令”、“限外令”等以應對這些問題。但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城市物流配送逐漸呈現出了多批次,少批量的模式,很顯然,一系列的限制措施阻礙了物流配送發展。面對不斷提升的城市物流配送需求與種種發展因素的限制,城市共同配送模式的提出成為解決難題的突破口。
一、城市共同配送含義
共同配送,又叫協同配送、聯合配送,是指“在城市里,為使物流合理化,在幾個有定期運貨需求的合作下,由一個卡車運輸業者,使用一個運輸系統進行的配送”,是追求配送合理化、經長期發展和探索優化出的一種配送形式。
城市共同配送的目標是降低物流成本、節約社會資源、提高城市物流效率、及時準確地完成配送目標,同時削減在途運行車輛,緩減城市交通壓力,減輕環境污染,是促使城市物流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國內大中城市共同配送發展現狀
目前,國內城市共同配送仍處于不成熟的階段,系統里很多環節得不到完善,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出現,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市物流服務網點分散、技術設備落后、組織化程度低,并且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社會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多家配送企業并存的局面。城市物流與各方息息相關,就像天津可口可樂公司物流經理姜振華所言“城市物流配送不僅僅是企業問題,而且是城市問題。”在城市物流發展中出現城市配送需求的多樣化加大了城市配送組織的難度。
2.城市貨運量不斷增長而城市貨運系統能力不足;城市貨運性質發生改變,更小批量且對時間要求敏感;產生重復性需求,許多城市活動(零售、餐飲)需要每日配送;再有,由于近幾年出現的“消費個性化”趨勢和強調“用戶是上帝”,準時送達的配送方式十分盛行,送貨或用戶車輛的提運貨頻度很高,這就引發了交通擁擠、環境噪音及車輛廢棄污染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3.直供模式對城市交通、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大型連鎖超市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出供應商直供的配送決策,并沒有考慮供應商的配送能力最優化問題。通過對超市貨運車輛配送人員調查顯示,在供應商直供情況中,貨運車輛配載能力大量浪費,重復運輸與迂回運輸問題嚴重,阻礙了物流配送體系的發展和城市交通壓力的緩解。我們來做一個對比,在配送效率上,國外配送中心的配送率一般為80%以上,而中國最好的在80%~90%之間,多數在60%~70%之間,甚至有少數企業的統一配送率在50%以下。
三、構建新的城市共同配送體系的主要影響因素
1.政府的宏觀引導和支持形成了良性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運作。近年來,流通業者紛紛水平、垂直、同業、異業等方向整合,有的是渠道共配整合,有的是產品共配整合。在整合過程中,政府應以怎樣的角色參與進來,如何讓業者之間建立共識,輔導其建立高效的共同配送體系,以落實商業自動化的整體效應,是現階段推行共同配送的首要任務。
城市配送需要得到各方的支持才能實現其持續發展,關鍵點是政府要為共同配送提供良好的平臺,建立城市貨運停車區、夜間配送、指定專業車輛標準并采取給予切實可行的準入機制,給予財稅支持,并且建立重點物流園區分撥中心、公共及專業配送中心和城市末端配送網點的三級網絡,讓城市的物流共同配送切實可行。
2.專業化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參與。城市物流配送和中國物流運輸一樣存在自營網絡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外包兩種方式,而隨著物流要求的不斷提高和專業化程度的不斷增強,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成為降低其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徑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認可、支持。由此也產生快遞、冷鏈物流、商貿物流、家電配送、搬家貨運等針對不同運輸需求產生的專業配送,專業化程度的不斷加強不僅能(下轉285頁)(上接258頁)集中專業、優勢力量降低物流成本,也會極大的提升物流效率。
3.物流配送信息化和標準化的支撐。支持企業改造升級現有物流信息系統,實現物流企業與商貿流通企業、生產企業以及相關管理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資源共享。大力推進物聯網技術、RPID射頻識別碼、GPS實時監控等新技術在共同配送工作中的應用水平。引導企業在物流活動中采用標準托盤和集裝單元,實行貨物生產、包裝、裝卸和運輸的全過程標準化管理,推動大型連鎖零售企業率先采用標準化推盤公用系統,提高托盤使用率。
四、政府在推動配送共同化進程中應采取的措施
1.加強觀念宣傳和技術輔導。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共同配送經驗,以研討會、座談會以及專案研究等方式,宣傳共同配送的理念,了解國內企業對共同配送的看法和需求,并建立共同配送執行規范及體制,或者成立共同配送技術輔導專門機構,建立推動溝通整合渠道,給予企業方向性和技術性的指導。
2.做好相關法令政策的修改和制定工作。一方面,重新審視并修改現行的有關土地取得的法律法規,在審批、稅收等方面制定一定的優惠措施,以降低企業的土地取得成本;另一方面,加快物流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建立一個統一、科學、規范的標準體系,為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促進共同配送體系的發展;另外,還要加大商貿物流設施的改造力度。國家商務部已就這方面問題率先做出回應。2012年,商務部發布了《關于推進現代物流技術應用和共同配送工作的指導意見》,積極倡導共同配送。提出一是要支持商貿物流區建設、改造,支持城市近郊服務于城市配送和貨物轉運的商貿物流園區發展;其次,支持標準化配送中心的建設、改造,鼓勵企業建設立體化倉庫、采用先進的分揀設備和設施;最后,支持流通末端共同配送點和卸貨點的建設和改造。
五、政府引導第三方物流企業參與共同配送模式的建立
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是一種追求配送合理化的組織管理策略,其本質是在配送中心的統一計劃統一調度下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作業活動的規模化來降低作業成本,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效率。這種配送有利于節省運力和提高運輸車輛的貨物滿載率。
商務部發布的《關于推進現代物流技術應用和共同配送工作的指導意見》,決定率先在廣州市、武漢市、成都市等九個城市展開試點。
2013年,成都作為其中一個試點城市,率先發布了《2013成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白皮書》,由此率先建立了城市共同配送體系。據《白皮書》介紹,城市配送以繞城高速外側設立的城市共同配送示范區為主要物流節點,中心城區內大型商業賣場、連鎖超市供貨商的貨物集中存放于示范區內經認定的標準化倉庫。按照成都的規劃,預計到2017年末,基本實現市內大型商貿企業供貨商80%左右的商品在示范區內集中存儲并配送分撥,并通過標準化城市配送車輛配送至商貿企業。
結語
現代的城市配送系統具有短途運輸,多頻次的新特點,但滿足顧客的需求與城市發展出現的交通堵塞,進城受限等不利因素之間產生了尖銳的矛盾?!皩I化分工”、“社會資源整合與共享”將是城市物流發展的大勢所趨,共同配送也必將成為城市配送資源整合,拯救城市配送的最佳答案。
參考文獻:
[1] 張戎,朱馮源.上海推進共同配送的對策建議研究[J].物流科技,2011,(2).
[2] 董國慶.第三方物流企業共同配送模式優缺點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2,(20).
[3] 王金玉.城市物流共同配送專業化發展[J].Truck Logistics,2012,(11).
[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