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嵐嵐
目前,國內比較認可的職業(yè)緊張定義為:當勞動工作者的能力、勞動工作需求、個體資源不能滿足工作任務需求時,表現出對自身生理和心理產生有害的一系列反應[1]。有研究發(fā)現,職業(yè)緊張是引起高血壓和缺血性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個體的免疫功能、神經系統以及消化系統產生相應的損害[2];當具有某些特殊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在承受某種職業(yè)緊張的壓力下,更易導致某種或某些臨床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3]。職業(yè)緊張主要表現為職業(yè)緊張感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存在的;個體常難以適應,會引起失眠或興奮等癥狀;不能適應周圍工作環(huán)境的要求,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這種情緒甚至可以蔓延到其他領域,如家庭生活與朋友交往;是一種亞健康的狀態(tài),可以慢慢積累成為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4]。ICU男護士由于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目前雖已被病人所認可和接受,但ICU病房具有工作量高強度性、工作要求嚴格性以及工作環(huán)境特殊性等特點,使護士職業(yè)緊張感明顯高于普通護士的職業(yè)緊張感[5]。本研究通過監(jiān)測ICU男護士血清抗氧化物酶的水平研究職業(yè)緊張對其產生的影響,為臨床監(jiān)測提供理論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抽取某省16所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的ICU男護士126人,年齡20歲~39歲。納入標準:ICU工作年限≥1年;已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zhí)業(yè)證書;未患重大身心疾病、心理健康者;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未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zhí)業(yè)證書者;請事假、病假超過2個月者;在ICU實習或進修的男護士。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人口學特征調查表 自行設計一般人口學特征調查表,主要包括研究對象的年齡、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在編與合同狀況、職稱等情況。
1.2.1.2 職業(yè)緊張量表 本研究采用美國著名學者Osipow[6]開發(fā)建立的職業(yè)緊張量表修訂版(OSI-R),本版本前后經歷7次修訂后,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20多個國家,是現階段用于評價職業(yè)緊張較成熟的工具之一。經大量臨床研究證實,該量表符合我國基本國情,適用于調查我國各類人群的職業(yè)緊張感,其中Cronbach’sα=0.952,折半信度γ=0.686[7,8]。職業(yè)緊張量表有職業(yè)任務(ORQ)、個體緊張反應(PSQ)和個人應對資源(PRQ)組成,共包括14個變量,因每個變量由10個條目構成,共包括140個條目,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部分條目為反向賦分。其中職業(yè)任務問卷包括工作任務過重(RO)、工作任務界限(RB)、工作任務不適(RI)、工作責任(R)、工作環(huán)境(PE)、工作任務模糊(RA)6個變量60個條目,總分為300分,評分越高說明個體職業(yè)緊張水平越高,評分<110分則為低水平,110分~180分為中等水平,>180分為高水平。個體緊張反應問卷包括心理緊張反應(PSY)、軀體緊張反應(PHS)、人際關系緊張反應(IS)、業(yè)務緊張反應(VS)4個變量,若個體緊張反應評分越高,說明個體的緊張反應越強烈。個人應對資源問卷包括理性處事(RC)、自我保健(SC)、休閑娛樂(RE)和社會支持(SS)4個變量,評分越高說明個體應對能力越強[9,10]。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30份,回收有效問卷126份,有效回收率為96.9%,并將有效問卷進行編碼以便于統計數據。
1.2.2 采集標本 由研究者提前告知研究對象,于休息日07:30~08:30,空腹禁食、禁飲8h以上,所有檢測均控制在48h內。由經過培訓的護士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5mL靜脈血注入無菌干燥試管中,并根據有效問卷的編碼進行匹配。將血標本低溫保存,使用美國應用生物系統公司高速臺式高速離心機,最高轉速30 000r/min,分離出血清并使用聚乙烯試管,于0℃~4℃溫度下保存。主要采用秦皇島市天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 (CAT)、過 氧 化 物 酶 (POD)、17-α-羥 化 酶 (17-α-OH)、谷胱甘肽還原酶(GSH)試劑盒進行相應的檢測,同時將統計結果按評分高低分為高水平組、中水平組及低水平組各42人,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1.2.3 統計學方法 由兩名研究者將所得數據按編碼錄入并形成Excel數據庫,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和LSD檢驗等;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ICU男護士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ICU男護士基本情況(n=126)
2.2 ICU男護士OSI-R量表各分量表評分與國內常模[7]比較(見表2)
表2 ICU男護士OSI-R各分量表評分與國內常模比較(±s) 分

表2 ICU男護士OSI-R各分量表評分與國內常模比較(±s) 分
ORQ PSQ PRQ ICU男護士組別 人數126 198.64±12.78 105.33±12.56 126.62±15.28國內常模 2 064 144.44±17.53 84.78±18.16 130.02±17.39 P<0.05 <0.05 <0.05
2.3 ICU男護士抗氧化物酶檢測情況(見表3)

表3 ICU男護士抗氧化物酶檢測情況(n=126) U/mL
2.4 ICU男護士職業(yè)緊張量表分組與血清抗氧化物酶情況比較(見表4)
表4 ICU男護士職業(yè)緊張量表分組與檢測血清抗氧化物酶情況比較(±s) U/mL

表4 ICU男護士職業(yè)緊張量表分組與檢測血清抗氧化物酶情況比較(±s) U/mL
-OH GSH ORQ量表 高水平組 42 80.10±8.27 10.69±2.51 14.66±1.75 1 521.20±52.32 589.36項目 人數 SOD POD CAT 17-α±19.04中水平組 42 82.11±11.20 11.96±2.10 16.01±1.23 1 532.45±59.21 612.14±19.75低水平組 42 91.52±12.10 13.12±2.22 17.64±2.28 1 564.35±56.31 621.56±21.54 P<0.05 <0.05 <0.05 <0.05 <0.05 PSQ量表 高水平組 42 76.34±8.92 9.73±2.31 14.22±1.30 1 506.60±56.47 599.26±21.43中水平組 42 82.45±10.34 10.52±2.64 15.44±1.92 1 531.50±43.11 612.62±18.98低水平組 42 90.32±11.89 12.18±2.44 17.16±2.28 1 552.32±52.89 620.19±23.54 P<0.05 <0.05 <0.05 <0.05 <0.05 PRQ量表 高水平組 42 91.19±11.13 12.27±2.32 16.92±2.19 1 552.32±56.01 622.05±20.15中水平組 42 81.21±9.69 10.56±2.31 15.67±1.24 1 528.68±44.39 614.74±18.86低水平組 42 76.16±9.18 10.02±1.36 14.21±1.26 1 509.30±59.28 597.81±17.86 P<0.05 <0.05 <0.05 <0.05 <0.05
目前,職業(yè)緊張又稱為職業(yè)壓力,主要是指當機體持久地處于緊張的壓力狀態(tài)時,會不斷增加機體的氧化壓力,使體內堆積大量的氧自由基,而機體本身有產生與清除自由基的自理能力,當其失去正常平衡時,會對機體產生一定的損傷,從而出現一系列的生理系統、生化系統、內分泌系統、代謝系統及免疫系統的疾病,導致機體發(fā)生相關的臨床癥狀[11,12]。有研究者認為,持久的壓力環(huán)境可導致機體氧自由基活動劇烈,不斷加速細胞的老化,從而導致細胞死亡[13]。當體內氧自由基濃度不斷增加時,會引起機體中蛋白質和脂類的失活,從而引起機體抗氧化物酶合成減少,降低血清抗氧化物酶的正常濃度。根據大量臨床研究得知,職業(yè)緊張會引起機體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增加腎上腺激素和去甲腎上腺的分泌,從而導致機體發(fā)生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失眠、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消化道潰瘍、職業(yè)性哮喘、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一系列相關的臨床疾病[9]。有報告稱,職業(yè)緊張對護士來說是一種典型的職業(yè)危害,可對護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如職業(yè)病、亞健康、焦慮、郁悶、易疲勞等慢性疾病,嚴重影響工作能力,降低生活質量和工作質量,甚至會引起護患糾紛[4,5]。本研究結果顯示,ICU 男護士職業(yè)緊張顯著高于國內常模,說明ICU男護士具有身份及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故醫(yī)院管理者應引起重視,對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緩解護士的緊張感,減輕其工作壓力,從而積極維護其身體健康,保證護士隊伍的穩(wěn)定性。本研究結果顯示,ICU男護士關于職業(yè)緊張量表中的ORQ量表和PSQ量表評分越高,其檢測的血清抗氧化物酶水平越低;而PRQ量表評分越高,其血清抗氧化物酶水平越高,說明職業(yè)緊張與機體血清抗氧化物酶有密切相關性。緊張的職業(yè)壓力可導致機體血清抗氧化物酶下降,而個體應對資源有利于機體的抗氧化反應,與相關研究結果類似[14-16]。這就要求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醫(yī)院管理者和科室領導應引起重視,不但從管理制度著手,還應實施人性化管理,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善ICU一線護士的工作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和諧的工作氛圍,緩解ICU護士的工作壓力,保證護理隊伍的穩(wěn)定性;根據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要求,彈性排班,采用績效考核和能級對應等措施合理利用人力資源,充分帶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應建立健全保護制度,積極改善護士的工資薪酬、福利待遇及升職等情況[17]。作為ICU男護士來說,首先應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應對職業(yè)緊張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以身作則;積極參加醫(yī)院組織的文娛活動,適當安排自我保健的活動,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向家屬或朋友傾訴以緩解心理壓力,同時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系統,緩解工作壓力,從而提高護理人員的生活質量。
[1] 李志新,劉兆煒.職業(yè)緊張與健康的研究現狀[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7,23(3):301-303.
[2] 孫金艷,張瑞成.職業(yè)緊張對職業(yè)人群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職業(yè)衛(wèi)生與應急救援,2005,23(2):65-67.
[3] 余善法.職業(yè)緊張和β2-AR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血壓關系的病例對照研究[J].工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2010,36(2):93-98.
[4] 李健,王治明,蘭亞佳.職業(yè)緊張與緊張反應[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01,16(1):97-100.
[5] 單學棟,呂翠,高麗霞,等.監(jiān)護室護理人員職業(yè)緊張狀況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30):3648-3650.
[6] Osipow SH.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OSI-R)[M].Odessa: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Inc,1998:1-10.
[7] 朱偉,王治明,王綿珍,等.醫(yī)師工作倦怠與緊張反應和應對資源的關系評價[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37(2):281-283.
[8] 李健,蘭亞佳,王治明,等.職業(yè)緊張量表(OSI-R)信度與效度驗證[J].中華勞動衛(wèi)生職業(yè)病雜志,2001,19(3):190-193.
[9] 朱偉,王治明,王綿珍,等.醫(yī)務人員職業(yè)緊張水平及分布特征調查[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40(6):1041-1043.
[10] McGrath A,Reid N,Boore J.Occupational stress in nurs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3,40(5):555-565.
[11] 劉寶英,張文昌,黃慧玲,等.職業(yè)緊張因素與冠心病關系的多因素研究[J].中國工業(yè)醫(yī)學雜志,1999,12(2):78-81.
[12] 關英杰,金錫鵬.職業(yè)相關的慢性肌肉痛[J].勞動醫(yī)學,2001,18(4):254.
[13] 龍霖,吳玉瓊,胡定偉.不同學歷、職稱護士的職業(yè)緊張調查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04,20(6):20-21.
[14] 劉夕珍,朱玲,史廣玲,等.職業(yè)緊張對ICU護士血清抗氧化物酶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9):36.
[15] 朱鵬立,林虹,余惠珍,等.吡哆胺和替米沙坦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氧化應激水平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2,31(12):1108-1111.
[16] 朱玲,田宏邇,牟永斌,等.護士職業(yè)應激對抗氧化物酶類的影響[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1,11(5):530-533.
[17] 李熙瑤,汪健.三級甲等醫(yī)院臨床護士職業(yè)緊張度調查[J].護理研究,2007,21(1A):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