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靜,白 蘭,張翠萍
護理學作為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綜合性學科,要在理論、專業技術及實踐方面不斷進步,其工作量的5%~10%應該用于科學研究[1]。護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一級學科,其學科的發展不容忽視,護理科研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雖然我國護理科研相對滯后,高學歷護理人才較少,多數護士都忙于繁雜的護理工作,但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整體護理隊伍的層次在不斷提升,大力培養護理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帶動整個護理隊伍的科研意識也在不斷提高。護士的科研能力直接影響著我國護理學科的科研及創新能力,是衡量我國護理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2]。作為醫科大學附屬三級甲等醫院,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過硬的護理技術水平、良好的師資帶教能力,還應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作為培養護理人才的基地。現就5所三級甲等教學醫院臨床護理人員科研認知現狀進行調查,以了解教學醫院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及水平。
1.1 對象 采取便利抽樣法,選擇5所三級甲等教學醫院臨床護理人員560人,其中護理管理者121人,臨床護理人員439人;學歷:中專31人,專科257人,本科257人,研究生15人;職稱:護士299人,護師178人,主管護師76人,副主任護師及以上6人;年齡:<25歲76人,25歲~40歲452人,>45歲32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護士科研狀況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內容包括:①一般資料,主要包括年齡、職稱、工作年限、學歷、職務;②護士對護理科研認識狀況,主要包括護理人員是否認為科研是護士的工作職責、是否促進護理專業學科的發展等條目;③護士現階段開展的護理科研,主要包括護士是否撰寫論文、申報課題狀況;④護士對科研培訓需求6個條目。重測信度,選取30名護士進行預調查,兩周后復查,兩次調查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護士對科研認識狀況r值為0.611~0.745,護士開展護理科研態度r值為0.584~0.813,護士培訓狀況r值為0.671。內部一致性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 1,重測信度為0.80。內容效度是指根據理論基礎和實際經驗對工具是否包括足夠的項目、是否有恰當的內容分配比例所作出的判斷。請5位專家(包括護理、統計學專家)進行內容效度(CVI)測定,CVI為0.806。
1.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一般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數對一般資料進行描述,各組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所有的檢驗都是用雙側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1 護士對護理科研的認識狀況(見表1)

表1 不同學歷、職稱護士對護理科研認識情況 人(%)
2.2 不同職務護士開展護理科研情況(見表2)

表2 不同職務護士開展護理科研情況 人(%)
2.3 護士對護理科研培訓需求情況(見表3)

表3 護士對護理科研培訓需求情況(n=560)
3.1 科研意識淡薄,對科研認識不足 護理人員是否具有科研意識決定著科研工作開展的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對護理科研的認識有著一定差距,隨著學歷的增長,護士的科研意識也隨之增長,原因可能是本科和研究生學歷人員均接受過正規的護理研究教育,對護理科研具有一定的認識,而中專及專科護理人員在校期間未開設護理研究課程,參加工作后才開始接觸護理科研。因此,認識及了解也相對較低,只有研究生對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具有足夠深的認識,研究生接受過深層次的科研教育,參與到專項的科研課題和論文撰寫中,而且在醫院工作中多被作為科研專干進行培養。因此,提升整體護理人員的學歷層次是醫院科研發展的一個有效手段。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職稱的增長,護理人員的科研意識也逐漸增強,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護理職稱晉升對護理科研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晉升主管護師要求發表兩篇論文,晉升高級職稱在論文的級別上有了較高的規定,同時要求參與、主持科研課題,而且隨著醫院護理人員數量的增加,職稱晉升也加快了護理人員之間科研的競爭。因此,職稱越高對科研的認識也越深。
3.2 護理科研現狀不樂觀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科研現狀不容樂觀,護理管理者發表過論文者占81.82%,而護士為25.51%,醫院擔任護理管理的人員均在職稱、資歷等方面具有一定要求。因此,對科研的參與也相對較多,而臨床護理人員整日忙于日常工作,疏忽了科研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醫院應加大對臨床護理人員科研意識的培養,護理管理者應帶動科室護理人員參與到論文撰寫及課題申報中。申請過科研課題的結果不夠理想,護理管理者為36.36%,護士為5.47%,護理管理者及臨床護理人員均在申報科研項目方面較薄弱,申請科研課題雖然具有一定難度,但只有當積累到一定量才可能引起質變,所以護理人員應克服困難,積極參與到課題的申報中,多聽取專家的意見,逐漸提升科研能力及水平。
3.3 護士對科研培訓需求較大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科研意識淡薄,科研現狀不容樂觀。因此,如何提升護理人員科研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及水平,改變現今的狀況是院領導及護理管理者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規范化的全員參與的科研培訓是提升護理人員科研意識的一個重要措施。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人員對科研知識培訓的需求較大,78.9%的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培訓如何設計科研課題,75.7%的護理人員需要培訓如何撰寫論文。因此,醫院可通過護士對科研培訓需求的內容加強護理人員科研培訓,采取針對性的培訓以提高培訓效率。
4.1 制定政策,加強護理科研管理 醫院護理人員在科研方面能力相對薄弱,醫院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傾斜政策。提升醫院領導對護理科研的重視程度,按照衛計委標準配備護理人員,成立護理科研管理組,設立專職人員進行管理,加大對護理科研的投入,開設專項醫院護理科研基金,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參與到護理科研工作中,對發表護理論文、申報護理科研課題者給予獎勵。為了提升醫院護理科研水平,醫院應創造良好的條件激勵護理人員參與到科研工作中,如建立閱覽室及電子查詢系統,方便護理人員查閱文章;醫院還可提供專職統計老師,以解決護理人員統計知識欠缺的問題。作為教學醫院,護理人員不僅承擔著臨床護理工作,還承擔著各種帶教任務。因此,對于教學醫院的護理科研,必須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督促護理人員參與到科研工作中。自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開展以來,能級管理成為醫院護理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各醫院紛紛將不同職稱、學歷、資歷、能力的護理人員劃分為不同的能級,通過能級晉升考核才可晉升為高一能級的護理人員。為了加強護理科研的管理,提升護理科研水平,必須建立高標準、高要求的管理方式,才能從根本上鼓勵護理人員參與到科研工作中來。因此,可以將科研作為能級晉升考核的一項內容,要求每名護理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識,隨著能級越升越高,護理人員的科研水平也將隨之增長。能級晉升將作為催化劑,不斷刺激護理人員開展科研工作,提升整體護理人員科研能力及水平。
4.2 鼓勵繼續教育,引進高學歷護理人才,提升護理人員學歷層次 護理人員的教育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護理科研的開展和科研成果的應用。因此,必須重視提高護理人員的學歷教育[3]。如今三級甲等醫院招收醫生學歷層次至少為碩士,而護理仍然以專科為主,研究生學歷護理人才相對較少,而我國護理學教育只有本科才教授護理科研課程,專科學歷學生未接受過正規的護理科研知識教育,護士科研起點相對較低,參加工作后參與護理科研工作困難較大。因此,提升護理人員科研起點是提升整體護理科研水平的一個關鍵措施,積極鼓勵低學歷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普及本科護理教育,推進護理研究生的培養步伐。在注重自身建設的同時,加大護理人才引進的力度,有計劃地招收護理博士生及碩士生,起到以點帶面、提升整體護理人員科研意識的作用。同時可建議專科護理專業增加護理科研知識的教育,將護理科研知識在護理學教育中普及,促使護理專業學生均享受過正規的護理科研教育。護理學專業學生在實習期間也可增加護理科研方面的實踐,指派具有科研能力的臨床帶教老師,讓其參與到課題組及論文撰寫中,可要求書寫綜述,并對其進行嚴格考核,為今后工作奠定實踐基礎。教學醫院必須具有一支高學歷、高素質、具有科研能力的人才隊伍才可提升整體護理人員的科研水平。
4.3 開展各類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科研意識 科研知識的匱乏是阻礙護理人員開展科研工作的主要問題。要提升護理人員科研意識,必須加強科研知識的培訓,作為教學醫院在師資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因此,可以邀請統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護理人員進行專項授課,從文獻查閱方法、簡單統計計算方法、論文撰寫、課題申報的內容進行逐一培訓,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當護理人員對科研基本知識掌握后,可組織聽取開題報告會、研討會,來拓寬護理人員的科研思維,明確自己的科研方向。除了加強院內培訓外,還可選派具有科研能力的護理人員外出參加培訓,以掌握護理學科的前沿發展動態,為科研創新能力提供理論基礎。
總之,目前護理人員科研能力相對薄弱,而科研工作是促進護理學科發展的重要舉措,院領導及護理管理者均應給予足夠重視,提升護理人員學歷層次,加大科研知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科研意識,尤其是教學醫院,還承擔著對護理人才隊伍建設的重任。通過一系列措施的改革,將會使護理人員的科研水平大幅度提高,為護理學科的發展指引方向。
[1] 曾熙媛.攜手奮進 共創輝煌[J].中華護理雜志,1996,31(5):24-25.
[2] 張志云,武燕燕.我國老年癡呆護士科研能力的現狀、影響因素及提高策略[J].中國護理管理,2012,10(12):3739.
[3] 韋月榮.基層中醫醫院護理科研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7):68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