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駐日特約記者 謝德良
在牛奶安全問題上,日本也曾走過一段坎坷路,該國的三大品牌雪印、明治、森永都曾出過安全問題,雪印更是因為生產的低脂牛奶在2000年導致1.4萬人中毒發病而一蹶不振。第一大品牌明治則在2011年召回40萬罐混入放射性銫的奶粉。排名第二的森永,歷史上曾鬧出致使12344人中毒,其中130人死亡的砷牛奶中毒惡性事件。不過,闖下大禍之后,這家公司終于走出了歷史陰影,重新獲得日本消費者的信任。他們的經驗教訓或可供國內奶企參考。
1917年9月1日,日本煉乳股份公司成立。1920年5月,該公司和森永制果股份公司合并成立森永煉乳公司,開始制造森永牛奶、奶酪、酸奶等產品。
1949年4月13日,森永煉乳從森永糧食工業股份公司分離出來,成為森永集團旗下獨立的森永乳業股份公司。該公司先后在北海道、東京、神戶等地建立15家工廠,在神奈川縣座間市成立綜合食品、營養科學、食品基礎三家研究所,以促進牛奶、奶酪、酸奶、冰淇淋、醫療所用的高營養流食等方面的研究開發。該公司還先后在中國(哈爾濱)、美國、德國建立合資公司、分公司等。

日本森永乳業位于東京都東大和市的工廠區
森永乳業自成立時起,銷量一直穩居日本第一,但自發生砷奶粉中毒事件后,雪印乳業后來居上,森永退為排名第二。由于砒霜的主要成分是砷,所以,這些含砷奶粉被稱為“砒霜奶粉”。事件經過是這樣的:
1955年6月,以西日本地區為中心,出現了很多嬰幼兒喝了森永奶粉后死亡、中毒的現象。
開始,那些中毒者并未被視為因為飲用牛奶、奶粉而中毒,而是作為一種不知名的怪病來對待。后來,岡山大學醫學系的研究查明,森永乳業的奶粉是罪魁禍首。同年8月24日,岡山縣向厚生省報告,這起嚴重的食品中毒事件才進入公眾視野。
事后調查發現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1953年,為降低乳制品氧化進度,防止其凝固、提高其溶解度,森永乳業將第二磷酸蘇打(Na2HPO4)作為添加劑使用。在使用之前,森永乳業曾用1級高純度第二磷酸蘇打進行過試驗,而真正大規模投入使用時,卻換上了低純度、價格相對便宜的工業用第二磷酸蘇打。
1955年,該公司德島工廠生產罐裝奶粉時,因為所使用的第二磷酸蘇打里含有大量砷,導致消費者中毒。
這些含砷的第二磷酸蘇打是日本輕金屬公司生產的。日本輕金屬公司從鋁土礦里提取、冶煉氧化鋁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附著在機器輸送管壁上的物質,這些物質中含有大量砷。當用這些氧化鋁管輸送第二磷酸蘇打時,那些砷便隨之混入其中。那些混入砷的第二磷酸蘇打經過很多企業中轉、再經過松野制藥公司脫色精制后賣給森永乳業,最終投入到森永牛奶、奶粉的生產過程里。
1956年,厚生省報告稱:中毒者食用了含砷物質導致其出現神經障礙、臟器損害等癥狀,受害人數達12344人,其中130人死亡。
那些中毒患者,直到現在還常常出現大腦性麻痹(腦癱)、智力發展障礙、癲癇、腦波異常、精神疾病等癥狀。病重患者常常出現手腳不能動彈、只能彎腰舔食盤中食物等現象。很多患者在就業和選擇結婚對象時遇到障礙,有的患者甚至被送進了專門的收留機構。很多父母一直為給孩子喂食含毒牛奶而深深自責。

森永乳業作為文物保留起來的該公司老式牛奶箱車

森永奶粉中毒事件,日本民眾上街抗議、譴責森永乳業。 資料圖片
一開始,森永乳業并不認錯。森永表示,他們由于相信第二磷酸蘇打的供貨商提供的貨品質量,所以自己沒有檢查的義務。供貨商則喊冤叫屈:“壓根兒沒有想到森永乳業會將那些工業用藥品用于食品加工!”
但是,當時有另一個事情可供對照。日本國鐵的仙臺鐵道管理局在清洗蒸汽列車鍋爐時,也用日本輕金屬公司生產的第二磷酸蘇打作為洗滌劑。但工作人員在清洗前對第二磷酸蘇打進行檢查,發現其中飽含砷,當即向日本輕金屬公司提出退貨。
因為有了國鐵細心的檢查,輿論開始譴責森永乳業:“作為食品加工業竟然沒有對其品質進行必要的檢查?!”
隨后日本爆發了針對森永乳業的抵制運動,消費者對其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感,商店紛紛放棄從森永乳業進貨,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了十幾年,直到1975年森永認錯善后。
相關官司一波三折,森永在一審中獲勝,二審被判有罪。1973年,日本最高院判定,森永集團對此次中毒事件應承擔責任,兩名森永集團的工作人員因業務疏失造成過失而被判有罪入獄。
1973年12月,經過長時間交涉,“森永含砷牛奶中毒事件受害者保護協會”、日本政府、森永乳業三方達成妥協,將對受害方進行永久性救濟。森永乳業承諾:將針對受害方撥出專項救濟資金。
根據該約定,1974年4月,上述三方成立“光協會”(現改名為“公益財團法人光協會”)以保證能安定地施行該救濟事業。當受害方需要救濟時,三方便舉行“三方會談”協商。有400名專家支持該救濟活動。這在其他公害受害救濟事業中是很少見的。另外,有600多名患者既是被救濟對象,又是該活動的合作成員,他們積極呼吁患者努力鍛煉,以恢復健康。在促成這些救濟事業時,有一位律師功不可沒,他就是中坊公平,他從法律方面給受害方以極大援助。
森永乳業是日本的納稅大戶,也是媒體的廣告大客戶,所以許多媒體不敢得罪這個財神爺。再加上森永集團和日本政界淵源頗深,所以一開始他們拼命推脫、逃避責任,這也讓森永在事發之初顯得比較強勢。只不過時過境遷,到了20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國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空前之高,洶涌的社會輿論加上法律的追究,才迫使森永低頭。
吃一塹,長一智。如今的森永很重視質量安全,在其官網上,可以看到該公司的自我要求:“要自我約束,產品品質要高于業界水準;要把《產品品質管理》貫穿在商品開發、原料籌措、制造、銷售等環節里……真誠地傾聽顧客的聲音,保證提供讓顧客安心的商品、服務?!彼麄冊诋a品外包裝上,還特別印上投訴電話號碼。森永還特別注意研發牛奶的安全保鮮技術,該網站稱其制造“無菌空間”的具體工藝,因為屬于商業機密,所以恕不詳細介紹。
在接受《環境與生活》駐日特約記者采訪時,北海道佐藤商店經理佐藤一郎表示,他的商店位于居民區,所在區域居民很喜歡飲用森永牛奶。他坦言,森永乳業的那場中毒事件,將作為警鐘分分秒秒敲擊在該公司所有員工的心頭,不敢有絲毫大意,如果再發生一次類似事件,森永乳業就徹底完了。正因為他們吸取教訓,致力于提高牛奶的質量,最終重新獲得了消費者的信賴,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淡忘了森永乳業曾經發生過的那場災難。
佐藤經理表示,他的商店每天銷售的牛奶不多:三種品牌共50盒左右,森永牛奶有35盒,其他兩家品牌牛奶共15盒。記者品嘗后感覺,森永牛奶喝起來很清爽。

森永乳業推出的自動售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