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刊理由:
信息網絡時代和新興媒介的迅猛崛起,致使創新宣傳思想工作的任務已緊迫地擺在我們的面前。對新時期的宣傳思想工作來說,網絡語境猶如一把雙刃劍,既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又形成了嚴峻的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中指出:“人類已經進入網絡時代,這是一個世界潮流。網絡對人類生產生活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他進一步指出:“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基本不看主流媒體,大部分信息都從網上獲取。我們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加大力量投入,盡快掌握這個輿論戰場上的主動權,不能被邊緣化了。”的確,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對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以及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政治發展、思想發展、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使宣傳思想工作既獲得了新的機遇,又形成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搶抓機遇,迎接挑戰;發揮優勢,揚長避短;努力開創宣傳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搶抓機遇,迎挑戰。網絡具有的全球傳播性、及時性、綜合性、開放性和虛擬性,給傳統的宣傳思想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已經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網絡上的信息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者應該在網絡領域搶占市場,通過網絡對人們進行宣傳思想教育工作。也可以通過虛擬的空間為人們提供思想和心理的交流和服務,這在一定意義上突破了傳統的宣傳思想工作影響面較小的弱點。要搶灘網絡陣地,創新宣傳思想工作,宣傳思想工作者必須認識并掌握網絡的功能和特點。
一方面,網絡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它是一個超越地域和國界的人類信息傳播交往空間,其無邊無際的特點,極大地拓展了宣傳思想工作的空間,擴大了宣傳思想工作的覆蓋面,使受眾人數從傳統的有限變成了無限,為我們在網絡上傳播真理、宣傳真理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但是能否在信息全球化條件下及時地捕捉信息,準確地掌握人的思想變化,將影響宣傳思想工作的及時性和針對性。
網絡的信息傳輸幾乎綜合了報刊、廣播、電視、圖書、錄音錄像、戶外宣傳等現有眾多媒體的優點,具有整合優勢并采取相對獨立的形式。網絡上浩如煙海的信息,內容涵蓋了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體育等各個領域,極大地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和思路。新媒體時代能否發揮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導作用,將決定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的命運。
另外一方面,網絡的迅速發展也帶來一些弊端。網絡無國界,人們在任何一個網絡的終端都可以自主地、隨心所欲地“周游”,真正實現“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理想。但是,信息全球化條件下各種社會力量都力圖在網絡上占據一席之地,各種思潮紛至沓來。如果人們缺乏篩選和辨識的能力,容易被一些負面思想所誤導。由于在網絡上人們的自主性空前提高,從而使人在思想認識、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上的變化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復雜化的特征。能否改進工作方法,將影響思想宣傳工作的效果。同時,網絡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匿名的。也就是說,這種相互不知道身份底細的交往具有很強的“虛擬性”。各種“虛擬”的或電子的共同體可以在網絡上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對社會其他群體和機構、政黨甚至政府組織的政策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網絡世界互動關系的虛擬性,不可避免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僅會引發人們的思想波動性,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隔膜,削減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合作,甚至可能淡化人們的政治意識、階級意識乃至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因此,能否保證人們具有健康的人格品質,將直接關系宣傳思想工作開展的基礎性和可控性。
拓展領域,勇創新。面對網絡的挑戰和機遇,宣傳思想工作者要調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把握現代網絡環境新特征,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揚長避短,大膽創新,開創宣傳思想政治工作新天地。習近平總書記說得好:“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由于網絡作為影響廣泛的傳播媒體正日益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上同樣存在著思想斗爭和政治斗爭。如何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拓展宣傳思想工作的空間與渠道,創造更為新穎、更為有效的、適應現代人信息交流特點的宣傳思想工作的新形式,是我們必須著力研究并著手解決的一個緊迫課題。
面對網絡時代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宣傳思想工作的現實狀況,我們必須在堅持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著力解決好宣傳思想工作者自身素質問題,自覺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觀念創新。網絡媒體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其運作觀念、手段、方式都日新月異,宣傳思想工作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必須跟上時代的前進步伐,增強創新意識,使網絡宣傳思想工作在改革和創新中不斷加強。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說,“網上斗爭,是一種新的斗爭形態,必須講究戰略戰術。人家打運動戰、游擊戰,我們也不能只是打正規戰、陣地戰,要靈活機動,不能被人家牽著鼻子走,不能因為戰術刻板而耽誤戰略大局。”如此才能形成強有力的宣傳工作主流意識平臺,進而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二是制度創新。要按照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建立健全宣傳思想工作責任制,特別要抓緊培養和造就一支既懂宣傳思想工作又懂網絡技術的新型專業隊伍。這支隊伍應當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較高的網絡技術水平、快速的反應能力和強烈的開拓進取精神。要加緊對他們進行網絡知識培訓,讓他們認識網絡、了解網絡、最后做到操作網絡,控制網絡,利用網絡更好地開展宣傳思想政治工作。
三是思路創新。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網絡上建立具有鮮明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的宣傳思想工作網絡系統。充分發揮局域網站的作用和外網的作用,注重網上雙向互動,使宣傳思想工作可以利用網絡技術豐富的表現力,把抽象的理論形象化,深奧的道理通俗化,使宣傳思想工作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心理學家研究,人們接受外來信息有86%是通過視覺感官來實現的。宣傳思想工作者應通過這一圖文并茂、聲情融會的現代陣地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感染力。
四是方法創新。積極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加強干部、群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增強他們自身的抗干擾能力和“免疫力”。宣傳思想工作者要以干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網上宣傳思想工作,注意提高他們對各類信息的識別能力和政治敏銳性。
實現結合,促發展。在充分利用網絡的同時不能忘掉和丟棄優良的傳統,要防止宣傳思想工作全盤網絡化的傾向,堅持運用現代化手段與行之有效的傳統方法、手段相結合,既要充分利用網絡,又不能讓網絡完全代替宣傳思想工作的傳統作法和形式。繼承和發揚宣傳思想工作的優良傳統,并賦予其新的內涵,適應信息網絡化趨勢,使宣傳思想工作的現代化手段與傳統手段相互補充,促進宣傳思想工作的創新和發展。
責任編輯:張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