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雨綿綿的西雅圖,不僅僅是愛情的匯聚地,也可以是飛行愛好者圓飛行夢的地方。每次飛行回來,王愷都喜歡透過窗戶拍幾張照片,鳥瞰西雅圖。他很喜歡這種真實的飛行體驗。
飛行迷與飛行游戲
美國每個州幾乎都有像王愷一樣喜愛飛行的人,不論什么飛機,只要喜歡便可以自由飛行。飛滑翔機、水上飛機或多發飛機,通常情況,只要條件允許,體驗飛行是件很容易的事。
可在來美國之前,王愷很難找到這樣的飛行條件。讀中學時,一次學校招飛,他干脆沒有報名,因為自己接近400度的近視“連心存僥幸的機會都沒有”。唯一的慰藉便是飛行模擬游戲,那時國內已有XPlane和微軟飛行模擬等飛行游戲,他便和很多人一樣,在游戲中過著飛行癮。盡管英語不夠好,又不懂專業飛行術語,甚至“有時坐在電腦前幾十分鐘都不能把飛機飛起來。”可游戲中近乎真實的操縱感已經足夠讓他滿足。
幾年后來到美國,飛行模擬游戲依舊是王愷享受飛行的主要方式,“那時我依舊認為自己的高度近視一定要告別飛行駕駛了,可一次與一位美國朋友聊天,當他得知我經常玩模擬飛行游戲時,問我‘你那么喜歡飛行,為什么不去考一個私人飛機駕照?’后來我才了解到,在美國學習飛行駕駛,根本沒有視力限制這回事,學飛也十分便利。”
于是2011年,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在西雅圖進行了人生中第一次私人飛行體驗。“當時天空下著毛毛雨,駕駛員開著賽斯納172SP飛機從西雅圖的S43(Harvey Field)機場起飛,一路穿過平穩的氣流,飛到了西雅圖東部的一處瀑布上。”在現實的景物中尋找自己喜歡的視角確實不同于游戲,王愷盡量記錄著天空中看到的一切,“可惜當時飛行時間有限,不然我一定讓飛行員飛得更遠”。體驗結束后,王愷下定決心“一定要學習飛機駕駛!”
飛機學習,殊途同歸
對于從小就喜歡飛行、迷戀航空博物館中各式飛機的人來說,生活在一個飛行氣氛濃厚、飛行設施完善的地方,無異于“找到了實現飛行夢想的途徑”。對王愷來說,西雅圖便是這樣一個圓夢的地方。
大學畢業后,王愷找了一份軟件工程師的工作,并且報名了飛行培訓。那里的飛行條件簡單便利,與自己印象中的“奢侈品”概念相差很大。可盡管如此,對于剛剛畢業的他來說,節省成本卻是必須要考慮的事。
于是報名飛行駕駛時,他選擇了雙座賽斯納152飛機。因為相較于四座飛機,兩座飛機長時間飛行可以節省大量燃油,對飛行培訓又沒有太大影響。“如果領悟能力強并且用最便宜的飛機來學,費用基本可以控制在一萬美元以下。”
理論考試通過后,需要進行最基本的飛行操作:單飛、轉入場飛行和夜航飛行。多年模擬游戲的經歷使整個過程顯得輕而易舉。“以前覺得實際飛行很神秘,實際接觸才發現,現實中開飛機要比玩游戲更容易。”有時駕駛飛機,俯瞰西雅圖的美景,王愷習慣用手機隨手拍下來,那時他也曾感覺“飛行夢想是不是來得有點太快了?”
“私人駕照的訓練并不能訓練出多么優秀的飛行員,將近80%的時間都在練習緊急情況的應對方法。拿到私人駕照的飛行員也僅僅是一個勉強安全的飛行員而已。”王愷說,飛行中最難的一個環節可能是如何克服一些緊張情緒的本能反應,比如說剛開始練習失速恢復的時候總會緊張并且會本能地使用錯誤的恢復方法。“人在放松的時候最容易學好知識,但是人遇到沒見過的情況的時候又會緊張,所以如何克服緊張感是最困難的。”
那時他認為飛行不應局限于這么簡單的階段,要挑戰更高的飛行難度。所以在拿到第一張單引擎私照一年之后,王愷又接連拿到了滑翔機私照、儀表執照、單引擎陸地商照、多引擎陸地商照。去年夏天,他還考取了單引擎水上飛機商照。他也在其飛過的大大小小近30款飛機中享受著不斷開拓的樂趣。
尋找飛行巔峰
大多數飛行員都是完美主義者,王愷也是如此,于是在對飛行駕駛技術的執著追求中,他希望每一次飛行都能比上一次做得更好,比如飛行數據做得更精確、更穩定。他記得有一次上網時,看到一個美國空軍試飛員寫的飛行博客,博客里講述了這位試飛員在與NASA合作時的見聞。他驚訝于NASA試飛員精湛的飛行技術,比如一般飛行員起飛時需要350節的速度,NASA的飛行員就一定會保證在350節起飛,絕不會是349或351節;飛35000英尺的高度絕不會飛成34900或35100英尺,作為空軍試飛員,博主佩服得五體投地。王愷讀到這個故事時,也深受感動,他希望能把飛行操作做到NASA試飛員那樣極致。
“每一次飛行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有太多太多飛行員的偶像,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達到他們的水平,但我還是希望能盡可能地朝他們靠近。”王愷當時能想到的方法便是挑戰特技飛行,因為特技飛行對飛行的要求就是精準穩定,因此最適合提升駕駛水平。
那時他已飛過了很多種機型,可能每種都不會像特技飛行那樣要求飛行的精準度。特技飛行可以說是飛行中的F1,因為它十分刺激,“尤其是競技特技飛行對飛行員的要求遠遠高于普通的飛行。比賽時,飛機需要以每小時300多公里的速度飛行在長寬只有一公里的場地內。每個動作都容不得任何猶豫,反應稍慢,飛機就沖出界了。”
王愷并不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小的時候便不敢坐過山車,更不喜歡在空中大頭朝下的感覺。“所以第一次做特技基本上是豁出去了,”當時他報名了加州Sean D Tucker創辦的Tutima Academy of Aviation Safety。這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所特技學校,教練的水平給了他一劑強心針。飛了幾次后,他發現原來特技飛行沒什么恐怖的,而且隨著練習的深入,他的駕駛技術也開始逐漸完善。
如今王愷已經開始參加專業特技飛行比賽了,但他并不滿足,“因為依舊有很多技術沒有掌握”。王愷說自己喜歡上特技飛行主要有幾個原因:“飛特技的時候可以讓我習慣飛機的任何一個“異常”姿態,在練習特技的時候可以充分了解和感受到飛機的潛力和極限。特技飛行有助于我理解各種空氣動力學的原理,而且競技特技飛行特別有挑戰性特別難飛好。這些都能夠讓我提高自己的飛行技術,成為水平更高的飛行員。”
西雅圖飛行生活
盡管熱愛刺激的特技飛行,王愷卻不是為了追求刺激,而是為獲得更成熟的駕駛直覺,挑戰心目中最高水平的飛行駕駛。可即使這樣穩重的飛行員,也會遭遇一些小意外。
就在去年,王愷在飛滑翔機時遇到了一次稱不上大的危險。在搭載一位乘客飛滑翔機時,為了尋找上升氣流,王愷冒險飛了很遠,最后差點不夠高度滑翔回自己的機場。當發現情況不對時,滑翔機早已經遠離了機場,“回憶起來并不覺得是次危險,因為我知道,最壞的情況就是把滑翔機降落在野外,那就要很多朋友幫忙把滑翔機拆卸并運送回機場。”好在當天運氣不錯,在山脊處遇到了一點微弱的上升氣流,沿著這股氣流,他最終成功地將飛機開回了自己的機場。“現在想想,那也算不上一次危險,甚至有點小題大做,飛行中,這種事太多了”。如今再回憶起那次事件,王愷的心態也變得更加從容。
飛過的飛機越來越多,王愷享受飛行的方式也開始越來越廣,“我經常帶朋友和同事出去旅游觀光,或者約上其他飛行員去另一個機場吃飯。華盛頓州自然資源豐富,有常年積雪的雪山,有很多水域和小島,有云、有霧、有雨, 所以天上能看到很多漂亮的用語言難以描述的美景。另外我還喜歡和小朋友分享飛行的樂趣,我已經連續兩年參加了西雅圖的飛行博物館協辦的活動,當志愿者帶小女孩上天去體驗飛行。”
如今飛行已完全融入王愷的生活,不僅自己飛行,有時慈善機構也會協調王愷和其他飛行員去幫忙運送病人或者寵物,飛行協會也會不定期組織活動讓當地小孩體驗飛行。每當這時,他又會像老師一樣,一邊飛行,一邊向孩子們傳遞著飛行的樂趣。
他說自己好幾位朋友去年先后搬到飛行社區,住進了跑道旁邊的別墅,飛機可以直接開回家里。雖沒有朋友們灑脫,但王愷也在享受類似的便利。每次飛行前,基本上都可以開車進機場,不到一個小時報完飛行計劃、檢查飛機并且起飛。有時異地訓練結束,他便一個人開飛機回來。他用手機相機記錄了很多西雅圖春、夏、秋、冬四季和各個景點的黎明黃昏,對他來說,只要前面的發動機還在轟鳴著,自己就能夠看到前進的動力。他也這樣享受著飛行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