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我們把頻繁跳槽的人稱為“閃辭族”,鑫淼磊就是“閃辭族”中的一員。
鑫淼磊大學畢業后,看到城里一所小學招教師,他認為學校是一片凈土,就去學校應聘,結果應聘上了,成了一名代課教師。領導安排他教一年級的語文。面對那些天真可愛的孩子,鑫淼磊覺得十分愉快,他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可他剛教了沒多久,有書販到學校推銷復習資料,書販讓老師動員學生去書店買,然后給老師從中提成。其他老師都按書販說的做了,鑫淼磊卻沒有,他想,才上一年級的孩子,書本上的知識能學會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再買課外復習資料。其他老師對他有了看法,說他幼稚,假清高!其他老師為了讓學生能考高分,總是給學生布置很多作業,而鑫淼磊卻注重了素質教育,盡量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作業布置得不多。結果期終考試時,他教的班級語文成績在學校同年級考個倒數第一,學校實行的是末位淘汰制,鑫淼磊因此被學校辭退了。
之后,鑫淼磊回到了自己的村莊,他想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建設新農村,在農村干一番事業。此時恰逢村里選村官,村民認為他是個大學生,有文化,就選他當了村官。鑫淼磊非常感謝村民對他的信任,心想一定要給大家辦點實事。村南有二里地的土路,被機動車軋得坑坑洼洼,車走在上面像跳舞一樣,到了雨天,更是難走。村民經常埋怨這條路不好走,都說該修了。鑫淼磊打算帶領大家先把這條路修成水泥路。修路款上級財政獎補資金給一大部分,另一小部分需向村民集資。于是鑫淼磊召開村民大會研究集資修路的事。在大會上,村民對集資修路也表示支持,但在怎么集資上,大家的意見卻產生了極大的分歧。有的說按人出錢,有的說按地出錢。由于村民的意見沒能達成一致,修路的事最后不了了之。鑫淼磊想,都說農民淳樸,想不到農村的事這么復雜,修一條二里地的小路就恁難,看來想當個有作為的村官也不容易。
半年后,鑫淼磊就把村官辭了,又回到了城里。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鑫淼磊感到很茫然,往后的路該咋走,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就在鑫淼磊走在大街上一籌莫展之時,突然看到路邊一個尋求家教的小廣告,說要找一位給孩子輔導作文的教師。鑫淼磊茅塞頓開,他上中學時就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上大學時學的中文,是學校出名的文學之星,他的小說甚至上過著名的文學刊物。他了解到,現在的不少孩子受韓寒、郭敬明、蔣方舟等人的影響,也很想成為一名紅極一時的作家。他想,自己何不發揮自己的優勢,辦一個作文輔導班呢。
說干就干,于是他辦了一個作文輔導班。沒想到輔導班很快就火了起來,不僅收入可觀,他輔導的學生的作文水平都大有長進,有好幾篇作文還在省級報刊上發表了。
對此,鑫淼磊很是欣慰,他想,自己終于找準了自己的人生坐標,“閃”出了更為清晰的職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