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就業
馬其頓自1991年獨立以來,就業形勢一直不容樂觀。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失業率高達29%。為幫助弱勢群體就業,馬其頓政府新近為“失業超過10年”“單身父母”“家庭成員眾多”及“家中無人工作”等4類失業者提供了1600個工作崗位。兩萬名失業者遞交了申請表,電腦程序按申請者的窘迫程度、教育狀況與崗位需求打分排名,得分相同者隨機“搖號”抽取工作機會,并全程通過電視直播。此舉旨在增加錄取工作的透明度。
雇人替自己看球賽
澳大利亞一名男子是阿森納球迷,從事與法律相關的工作,每天早上7點就開始工作。而歐洲足球冠軍聯賽經常在早上4點30分開始,他的生活和工作非常忙碌,根本沒有辦法在7點之前起床。為了不有損自己的超級球迷美譽,他發廣告,愿支付150澳元雇人替自己觀看一場歐洲足球冠軍聯賽,并將把自己的習慣用語發給成功的申請者,以便模仿他的口氣在網上發表評論。
政府淘金緣于“托夢”
印度人對黃金的熱愛可謂無人能敵:平均每天,印度人總計會購買2.3噸黃金。印度村莊里一位“哲人”最近夢見一處廢棄的宮殿地下埋有1000噸黃金,于是寫信告知中央銀行和總理辛格,印度政府便決定開挖。
除印度中央政府外,北方省政府對這事也很謹慎,當地官員和居民都全程緊盯開挖。地方官員說:“上面要我扎營固守,因為不管地下埋了什么,那都是省政府的。”圍觀老百姓則表示要分羹挖出的黃金。
看韓劇被槍決
朝鮮2013年11月在7座城市公開處決約80人。被處決的人多數被控觀賞禁看的韓國劇集,部分則是被控賣淫。
在朝鮮,觀看未獲批準的外國電影或電視,特別是來自韓國的節目,屬于嚴重罪行。不過由于科技發達,愈來愈多人暗帶DVD與MP3播放器等入境朝鮮,當局難以控制。除了韓劇,據稱如《欲望師奶》等美劇也有朝鮮民眾追看,雖屬小眾,但都十分熱衷。
美國航母只賣了1美分
美國海軍首艘超級航母“福萊斯特”號于1955年服役,當時造價約2.17億美元,約合現在的40億美元。該艦于1993年退役。因為維護費用實在太高,“福萊斯特”號沒能留存于博物館內。但令人咋舌的是,鑒于航母高昂的運輸費和拆解成本,美國海軍竟于2013年10月以1美分的“吐血價”將其拋售給美國“全明星金屬公司”。
據悉,只賣出1美分,一是由于美國嚴苛的環保法律體系,拆解含有大量有毒物質的航母需要高昂的費用,其成本甚至高過出售拆解的廢鋼所得;二是美國國會禁止將其賣給外國拆船廠。
開設“北極熊監獄”
加拿大馬尼托巴省的丘吉爾城是北極熊遷徙必經之路,這里僅800名居民,但每年10月至11月,在當地出沒的北極熊多達1000只,進入冬天后更是“熊滿為患”,一天內曾有多達20只北極熊到訪。為尋找食物,北極熊大軍會在街上翻倒垃圾桶、闖入民宅,甚至襲擊人類。為此,當地開設了“北極熊監獄”,傷人的北極熊入獄后只能喝到水,不能吃食物,且被監禁30天后,只要“行為良好”就可獲釋。而“獄警”也會利用直升機將北極熊送到偏遠地區放生,以免它們再次探訪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