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襲與反空襲已成為信息化局部戰爭的獨立階段和主要作戰樣式,高技術空襲是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臨的主要威脅。同時,我國又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國家,事故和疫情也時有發生,每年的防災、減災、救災任務十分繁重。無論是戰時防空,還是平時搶險救災,都離不開人民防空的參與。
【關鍵詞】單建式;甲類防空地下室;平戰結合;移動電站;地鐵商城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人,人民防空的防災、減災、救災職能將得到進一步完善,與經濟建設、城市建設的聯系也將愈加密切。這樣,人民防空將直接滲透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既關系到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國家安全的長遠利益,成為一項利國、利民的社會公益事業。
人民防空具有如下幾個主要特點:一是長期性。二是全民性。三是兼容性。近年來,隨著社會資金的大量涌入,沈陽市地下空間開發日趨火熱,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項目的功能日益豐富,開發建設方式和投資方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為避免地下空間無償使用和開發的隨意性與無序化,將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
一.設計依據
1.1 《關于遼寧工業展覽館廣場地下展覽配套工程及遼展飯店重建項目的批復》省國資委:遼國資規劃[2009]188號
1.2 市發改委:沈發改便字[2010]107號
1.3 省發改委:遼發改投資函[2010]15號
1.4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地字第210100201000072號
1.5 沈陽市規劃局附給的區域位置圖
1.6 國家規范及地方法規
1.7 建設單位提供的設計條件
二. 設計原則
人防建筑在布局上要力求與該地塊總體規劃保持一致,人防結構則根據平時實際用途合理確定結構受力體系,做到經濟合理。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本著堅固、耐用、施工可行、造價經濟適當的原則進行建筑設計。并根據人防工程平戰結合的設計原則,以期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戰備效益的最佳組合。
三. 建筑位置
遼寧工業展覽館廣場地下展覽配套工程位于沈陽市和平區,青年大街和文化路交匯處,東鄰彩塔街、南鄰文化路、西鄰冠芳園。位于建設中的地鐵二號、五號線換乘車站附近。交通便利,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項目地處沈陽“金廊”南部,周邊有遼寧工業展覽館;省、市電臺、電視臺;大型綜合商業、星級酒店林立;醫療、教育機構簇擁,形成了以“遼展商圈”為中心的綜合文化商業區。
四. 工程規模
該工程位于沈陽市,整個地下室共三層,總建筑面積為31400平方米。該人防為單建式甲類防空地下室,戰時使用功能為二等人員掩蔽所5個,戰時物資庫2個及移動電站2個。防核武器抗力級別為6級,防常規武器抗力級別為6級,防化等級為丙級。
地鐵2號線與(地鐵商場)的地下二層東側設置預留口,直接能夠進入工業展覽館地下的遼展地鐵商城,實現了地鐵與商業的無縫對接。
五.建筑設計
該工程的地上部分為遼寧工業展覽館,地下一層為商場,地下二層為商場及餐飲,地下三層為車庫及設備用房。由于平時功能較多,結構比較復雜,為了不影響廣場的景觀效果,人防口部出地面時考慮通透落地玻璃幕墻。
(一) 平時設計
平時設計不僅要滿足功能需求,還要滿足消防設計、人員疏散等各項規定,首先進行防護單元分區劃分、各個防護單元口部臨空墻的設置、每個防護單元內部設備房間的布置、戰時人員的疏散計算以及平時商場的安全距離及疏散、餐飲疏散、汽車庫人員疏散等設計。既要滿足戰時人員疏散又要滿足平時使用疏散要求等問題。這些設計的前提是盡量少影響平時功能要求。
(二)剖面設計
人防工程要考慮戰時的人防荷載,還要防各項常規武器及核武器的沖擊波,所以人防工程的頂板都比較厚,梁都比較大,墻也比較厚。為了滿足平時功能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縮小層高,每層均采用無梁樓蓋的結構形式,人防頂板為600厚,臨空墻為350厚、防護隔墻為700厚、人防門門框墻為350厚,柱界面為800X800mm,同時滿足平時通風設備、消防噴淋要求及車庫的行車要求。
(三)人防設計
1.“兼顧人防”的要求和標準。
“兼顧人防”是新時期軍事斗爭防空襲準備的必要手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腳步的加快,以及不斷更新完善的地下施工工藝,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正在向著深層次、多功能的方向迅猛發展。人民防空工程建設的總體要求是:規模適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平戰結合。
2.“平戰結合”
堅持人民防空建設與經濟建設相協調,與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原則,按照“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的方針,努力適應高技術信息化戰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平戰轉換設計師用于解決防空地下室平時與戰時的使用要求出現矛盾的一種設計方法,通過這種設計,防空地下室既能充分地滿足平時使用要求,又能通過戰前實施平戰轉換達到戰時各項防護要求。
4.臨戰封堵
4.1平戰兩用出入口
在防護單元隔墻上設置平時通行口的鄰近位置設置一個戰時人員通過的連通口,并設置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構成防毒通道或密閉通道,臨戰前將供平時使用的連通口采用防護密閉封堵板轉換。
4.2平時用戰時不用出入口
設置專供平時使用的出入口,臨戰時可采用垂直封堵方式或采用水平封堵方式進行封堵。
4.3.每個防護單元均設有一個配電室,配電室與防化通信值班室合并設置。
(四)、消防問題
本工程的安全與疏散是設計中的重點,由于地下工程的防火等級為一級,根據規范要求,商店營業廳每個防火分區一般為2000平方米(設置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 ,底層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高差大于10米,設置防煙樓梯間. 現樓梯間為室外樓梯(具備自然排煙條件),設置防煙前室。室內任意一點至到最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小于60m。
地下室汽車庫室內最遠工作地點至樓梯間的距離,(設置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滅火系統),其距離小于60m,滿足規范要求。
(五)、“平戰轉換”
人防工程平戰轉換階段分為早期轉換、臨戰轉換和緊急轉換三個階段:
1.早期轉換應在30天內完成物資、器材籌措和構件加工;主要轉換工作有:在臨戰前30天內完成增加的混凝土構件加工。
2.臨戰轉換應在15天內完成對外出入口孔口的封堵;主要轉換有:構筑抗爆單元隔墻;安裝戰時進、排風系統;安裝戰時鋼板水箱;安裝戰時給排水設備;對穿過密閉墻等管道安裝閘閥。
緊急轉換應在3天內完場防護單元連通口的轉換及綜合調試工作,達到戰時的使用要求。
(六)、設備的節能與環保設計
通風:凡風機進出口與管道連接處須裝軟接頭(消防軟接頭采用不然材料),風機選用減震裝置,機房墻面及風道貼吸聲材料,機房設隔聲套間與隔聲門,風機對內對外均設消聲器,所有設備均選用高效率設備。
電氣:采用三基色高效節能熒光燈,發光效率95lm/w,公共走廊采用U型節能燈,發光效率55lm/w,燈管內壁采用三基色熒光燈,三基色高效節能熒光燈較普通鹵粉熒光燈發光效率提高35%。
結語:人防工程不僅僅是建筑一個專業的問題,還需要結構和設備各個專業的配合與協調,而人防地下室的建筑設計不僅要考慮戰時人防功能的建筑設計問題,同時要考慮平時使用功能的設計問題。能夠完成一個項目設計,就更需要各個專業的密切配合與協調。
參考文獻
[1] 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
[2]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
[3] 遼寧省人民防空工程設計概要 遼寧省人民防空辦公室
[4] 某人防地下室建筑設計 顧芳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