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濟發展的加快全球建筑技術的不斷進展和增強,可持續發展成為一個提高綜合國力競爭力的重要表現。人民生活與建筑息息相關也離不開與混凝土打交道。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選用的材料是異常嚴格的。材料質量好壞往往直接決定了建筑工程的質量。本文對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分析,總結了一些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有效建議。
關鍵詞: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1.混凝土的運輸
對混凝土拌合物運輸的基本要求是:
(1)不產生離析現象,保證澆筑時規定的坍落度和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能有充分時間進行澆筑和搗實。
(2)運輸混凝土的工具不要吸水和漏漿,而且在運輸的時間上有一定的限制。
(3)當混凝土從運輸工具中自由傾倒時,由于骨料的重力克服了物料間的粘聚力,大顆粒骨料明顯集中于一側或底部四周,從而與砂漿分離即出現離析,當自由傾倒高度超過2m時,這種現象尤其明顯,混凝土將嚴重離析。為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應根據施工實際情況,采取相應預防措施。
(4)道路盡可能平坦且運距盡可能短。盡量減少混凝土轉運次數,或不轉運。
2.混凝土的比例配制
在混凝土的配制過程當中,常常會因為混凝土生產者的生產技術存在局限性、或者混凝土生產者責任意識的不完善,而使生產出來的混凝土存在著質量上的問題,難以滿足現代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需要。所以,對于生產的混凝土的配制比例,我們要在國家安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嚴格的要求。
(1)混凝土的強度對于進行土木工程建筑竣工后的質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混凝土強度的大小取決于混凝土生產者進行混凝土施工過程的配合比,因而對于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配合比應該在國家安全規定的范圍內,盡可能地保證其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準確性。
(2)在進行多次混凝土的比例調配實驗之中,必須要從經濟最大化的前提出發,追求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以滿足土木工程工作進行的需要以及竣工后工程的耐久性。所以,施工方對于提交的混凝土實際材料,要進行嚴格的抽檢以及對比程序,保證土木工程工作的合理性。
3.混凝土的澆筑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澆筑的高度如果超過了3m時就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澆筑混凝土時應該分段分層的連續進行,澆筑層的高度根據結構的特點,鋼筋的疏密度來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倍左右,最大不能超過50cm。
(3)在澆筑的時候,在使用插入式振搗器的時候應該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的排列,逐點的移動,順序進行時,不能遺漏任何一點,要做到均勻振實,移動的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一般為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該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
(4)澆筑混凝土應該連續進行,如果必須要間歇,那么間歇的過程應該盡量的縮短,并且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的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該按照所用水泥的品種,當地的氣溫以及混凝土凝結的條件來確定,一般超過兩小時應該按照施工縫來處理。
4.混凝土的養護和澆筑
對于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而言,對混凝土進行的養護和澆筑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將會影響到施工混凝土的質量。因而,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混凝土的養護澆水。
(1)澆水量的多少直接控制著混凝土的強度。所以,必須在科學的范疇內進行混凝土的養護澆水工作。
(2)模板的質量也直接制約著混凝土的質量。所以對于當前社會中進行土木工程施工工作的模板,要選用干凈平整、且拼縫密實的模板。拆模的時候,需要首先確定澆筑的混凝土材質是否達標,并且具有足夠的支撐力與鋼筋結合;
(3)需要注重的一點就是,對混凝土要進行合理的振搗。合理的振搗對混凝土的強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使工程結構安全有效
5.混凝土的材料控制
對于混凝土的施工材料,一般是由施工人員進行控制的。合格的混凝土主要是由足夠的水泥質量、存放的時間以及存放的環境三者共同構成的。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水泥質量控制水泥是屬于混凝土應用材料的首選,下面主要水泥的控制。
在水泥施工的過程中需注意以幾方面:
(1)做好水泥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水泥資源的浪費,注重環境的保護。
(2)對于水泥的庫房,應設立排水通道,做好通風措施,確保水泥庫房的干燥。
(3)對于水泥的運輸和儲藏的過程中,要注意防水和防潮,如果已經受潮了的,已經結塊了的水泥,要先及時的處理并且重新檢驗,等待合格了以后才可以再利用
(4)當水泥已經運輸到工地的時候,需按照水泥的品種、強度等級、出廠批號以及生產的廠家,按照這些標明進行分類儲藏到有明顯標志的水泥庫房中。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骨科的質量控制在混凝土的成分中.最基本的成分就是砂石骨科.通常1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1.5立方米的松散砂石骨科,因此.可以看出對于混凝士用量大的土木工程,砂石骨科的需求量也就會很大。在土木工程中,骨科的質量好與壞都直接的影響到了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的要求以及水泥的用量,那么,最后也就會影響到了土木建筑物的質量和造價。所以,在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中,要求嚴格選用砂石骨科的品種,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選擇砂石骨科:研究砂石骨科的儲量、雜質的含量、物理力學的指標、砂石骨科的開采、存儲以及加工等各個環節的考慮。例如:天然骨科、人工骨科等都是適合選用的砂石骨科。
6.混凝土的施工技術
6.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施工縫。在以下的兩種情況都需要用到施工縫技術。
(1)由于技術上的原因或者是設備、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澆筑不能持續進行.并且中間的間斷時間需要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那么,就需要留置施工縫,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前按設計要求施工;
(2)技術方案的時候確定的。由于該處的新舊混凝土的結合力較差,是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因此就需用到施工縫來留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方便施工的部位。
6.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搗實混凝土的搗實是指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和密實的過程,從而保證混凝土的結構構件的外形正確,表面的平整以及混凝土的強調和其它性能的符合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在包裝設計中的傳承和應用計的要求。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澆筑入模后就需要立即進行充分的振搗,使得新人模的混凝土呵以充滿模板的每一個角落,并且排出氣泡,使混凝土的拌和物獲得最大的密實度和均勻性。
6.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養護技術。
混凝土的凝結和硬化是水泥和水產生水化反應的結果,則在混凝土澆筑后的初期.需要采取一定的工藝措施來建立適當的水化反應條件的工作,這中措施就叫做混凝土的養護。為了使混凝土中的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風吹、暴曬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不正常的收縮、裂縫等現象,所以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及時的對其實施養護技術。
7.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預拌混凝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也越來越重視。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術質量的要求也就會越來越高,控制好施工的質量.也就能確保土木工程的施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瓊.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施工技術,2012(06).
[2]周先林.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1(16).
[3]謝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