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的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建造很少完全按東方古典園林景觀、西方古典園林景觀或純現代園林景觀風格特點做的,大都是以現代園林景觀特點為基調,結合小區建筑風格,吸收部分東方古典園林或西方古典園林要素的現代園林景觀。本文將主要分析現代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基本原則及設計要點。
【關鍵詞】城鎮小區;景觀規劃;設計
引言:建設舒適居住小區,是為使人們有一個愉悅的心情和溫馨的家,因此對居住小區生態環境、安全防衛、服務體系的規劃設計尤為重要。對于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生態環保的原則,以此來提升居民小區舒適度和美化城市形象。
1.園林景觀設計要遵守的原則
1.1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
綠化景觀設計,就要充分了解冬冷夏熱、半干旱、堿性土地區,不能把溫暖濕潤酸性土地區的植物胡亂搬過來,即要“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水土的植物,以保證其成活和生長良好。
1.2要遵守“多種樹、少種草”的原則。
因為就調節小氣候、涵養水分、凈化空氣、降低噪聲、增加美感等各種功能來說,樹木的作用均較草坪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1.3要遵守“喬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原則。
喬木、灌木、花木、草坪要有合理比例,其比例基本上是按上序由高到低。喬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復層種植結構,是強調以綠為主的具體體現,是增加綠量的基本保證。良好的植物景觀還是園林小品,甚至鋪裝、座凳的獨特背景,通過質感、色彩的對比,突出小品等的景觀作用。
1.4要遵守“四季皆常青,三季有花果”的原則。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充分了解每種植物的習性,如闊葉與針葉的、落葉與不落葉的、泛綠發芽早的與晚的、開花早中晚的、結果早中晚的等。根據植物的上述習性,科學安排、合理配植,就能夠達到“四季皆常青,三季有花果”的要求。
1.5要遵守“豐富多彩”的原則。
觀葉植物有綠葉、紫葉、紅葉、金葉等多種,觀花植物有紅花、紫花、白花、粉花、黃花等多種,要合理配置,才能達到萬紫千紅、五彩繽紛、豐富多彩的要求。
1.6要遵守“各種植法合理安排”的原則。
根據不同綠化功能要求,選擇合理植法。如喬木、花木、果樹的孤植、行植、片植;灌木的樹籬、造型、模紋等。
2.現代居住小區景觀規劃與設計的注意要點
基于居住小區在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的發展而興起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是一項基于居住小區自然狀況的合理開發與再利用工作。在這一環節中,首先需要考慮的是景觀設計效果與整個居住小區現有風格匹配程度,力求在景觀設計中充分反映最具特色的自然風景與人文景觀,并以此達到園林景觀與居住小區的和諧發展。具體來說,在實際規劃與設計工作中,值得相關工作人員加以注意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2.1景觀規劃與設計工作首先需要考慮居住小區的區域位置與周邊配套設施情況。
任何景觀規劃設計工作首先要遵循生態發展的原則,在對各項景觀進行選址、搭配時,首先要衡定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是否與這類景觀相吻合。其次,要了解周邊環境狀況,例如日照、通風、濕度、溫度等。
2.2景觀規劃與設計工作應該充分考慮道路、交通因素。
首先,居住區的道路要分散到各個點上,減少人行對居住環境的影響。其次要對居住區道路上車輛的通行作出嚴格的管理,實行人車分道的制度。最后各個居住區的主要干道要以方便居民進出、消防、救護等需要為原則,從而使各個主干道與分流支道形成多層次、一體化的有機整體。
2.3景觀規劃與設計工作要對綠地工程加以重視。
綠地作為現代居住小區景觀建設中最貼近自然的一項工程,對整個居住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平衡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居住區的綠地規劃與設計要遵循一條主軸線,將步行街、人工湖泊等按一定的排列順序架構在這條主軸線兩側。
(2)對居住區域內的花草園林景觀設計要做到多元化與層次化的結合,在季節上與空間上做到各類景觀的相互交替。
2.4景觀規劃與設計工作要注意對居住區停車場的管理。
由于停車場特有的噪音、占地等特性,在對這一環節進行選址時,不僅要規劃合理的停車位,還不能夠對居住區域的環境、空氣造成干擾。并且停車場的設立要始終遵守到節約用地的原則,多開發地下、半地下的停車場。
3.改進居住小區園林設計的對策
建設園林化居住小區,必須突出地方特色,從而發揮其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1強調以人為本
人們進入綠地是為了休閑、運動和交流。因此園林綠化所創造的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用,富有人情味。在住宅人口到分戶入口,都要進行綠化,使人們盡量多接觸綠色,多看到園林景觀,可以隨時隨地地享受到新鮮空氣、陽光雨露、鳥語花香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小區總體規劃和建筑設計中還應多為景觀考慮,與景觀溝通,讓景觀參與其中。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景觀設計應從項目開始就介入整個設計,景觀設計師、建筑師、開發商應經常進行溝通和協調,使景觀與居住區整體設計風格相融合。
3.2利用立體綠化打造園林景觀
立體綠化園林景觀在近年來的住宅園林規劃設計中被廣泛應用,不僅具有解決綠地、提高綠化面積的作用,同時也是景觀打造的良好平臺。在進行立體綠化景觀規劃設計時,應遵循多年生植物運用的原則,提高立體綠化的持續性,避免一年景觀情況的出現。同時還要注意立體綠化不能影響附近住宅室內采光的原則。現代城市居住小區園林景觀的立體綠化主要集中在柵欄、涼亭、圍墻、建筑物外墻、燈柱、綠棚等處。根據園林景觀整體規劃風格,選用適宜的爬墻植物,能夠降低墻體溫度達到節能效果,冬季落葉后不影響墻面的太陽輻射熱吸收,附著在墻面上的枝莖還起到保溫層的作用。同時墻面綠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城市噪音,并吸附大量浮塵,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可以說立體綠化已經成為現代住宅小區綠化的重要發展方向,是構建節能型住宅小區園林規劃的關鍵。
3.3應用現代綠化技術
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要積極采用現代綠化技術,提高綠化面積、以小區地面停車場、人行道為例,傳統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地面多數為瀝青路面加入行步道板的形式進行,隨著綠化技術與理念的更新,現代居住小區園林規劃與設計中更多的將這部分地面采用鏤空步道板的形式,并種植生命力頑強的草類。這樣在不改變原有使用功能的條件下,大大地提高小區的綠化面積,提高小區的節能功能,同時也為人們營造了類似于郊外綠地的環境。
3.4培養景觀設計人才
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要與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相融合,應注重利用城市環境資源,使小區與城市空間有良好的過渡與協調地帶。這就要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者要有廣博的知識,靈活的頭腦,能夠不斷地將時代氣息和作品巧妙地融為一體,奉獻給社會,為人們創造一個自然親切的居住空間。
4.結語
高品質優美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會產生重大影響。關注居住小區綠地綠化質量已成為當今住宅建設的發展趨勢。建設富有特色和個性的居住空間環境是可以的,只要我們的園林景觀設計者在居住小區設計時不斷創新,不困于已有的經驗,不止于既得的成就,就一定能夠創造出自然、親切、優美、舒心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 閆明.城市居住區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的研究[J]. 科學之友. 2010(08)
[2] 繆賜立.中國傳統園林在現代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 中外建筑.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