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園林作為人們休息與娛樂的場所,能和城市規劃有機融合在一起,讓園林設計提升到新高度,能促進城市規劃更趨于科學性、合理化,推動城市的發展。在城市景觀規劃中加入園林設計的理念,既具綠化環境,改善城市內的空氣質量,又能具備較好的觀賞性。本文討論了城市景觀規劃的原則,提出了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措施和對策。
【關鍵詞】園林規劃設計 城市規劃 應用
隨著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進一步提速,為了更好提升城市的美觀性以及有效改善城市內居民的居住環境,很有必要對城市景觀進行規劃。在城市景觀規劃中引入園林設計理念,將自然景觀與城市環境有機融合在一起,讓城市環境變成人們平衡、自由的生活空間,有效減少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破壞環境的問題,是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表現。
一、園林設計理念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原則
1、 多樣化原則。園林景觀多樣性是指描繪生態鑲嵌式結構拼接的多樣性,環境上的差別能保持植物類型的多樣性。另外,園林景觀多樣性也包含垂直空間層面的差別導致的景觀鑲嵌復雜度。這一多樣性多是通過不同生物學制度配備來完成。
2、 綜合性原則。景觀為文化生活與自然的系統性載體,對景觀生態規劃需要使用多個學科的知識,考慮到多個方面的因素,很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
3、 景觀個性化原則。每一個景觀都具備與其它景觀不一樣的個性特點,也就是不一樣的景觀的結構以及功能存在差異性,這也是地域差別造成的客觀要求。按照不同的環境條件,選取合適的個性動態景觀,將會呈現多彩性景觀。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居住環境日益城市化。城市,是人們集中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城市景觀規劃設計便是改造自然,創造集中的人居環境的做法。隨著人類對居住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就必然包含有人工重建城市自然生態環境,使城市人群更貼近自然而生活。如何才能將與自然分離的城市通過人為的手段有機地融匯到大自然中,成為城市規劃中的重大課題,而這一課題的實施,有賴于園林規劃設計的再創造。在城市中營造園林,將自然景觀融入到人造環境中,使之成為一個自由、合理、平衡的新的生活空間,這種自然回歸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著城市與自然彼此疏離的傾向。這樣,園林已不僅僅是提高人們休憩、娛樂、觀賞的場所,而必須同時考慮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及對社會功能的滿足和實現。園林,在為人類的活動環境創造美景的同時,還必須給予城市居民以舒適、便利和健康。這一設計理念的提出,使園林規劃設計被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二、城市園林綠化概念的提出
生態園林城市的要求是:經濟繁榮,市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衣食住行方便;城市建筑及構筑物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與動植物相親相近,和諧共存。特征是到處綠蔭掩映,風清水凈,樓臺與山水相依,人類與花鳥為伴,充滿詩情畫意和生機活力。
以人為本是21世紀城市規劃的主旋律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充分考慮人類的基本需求與行為特征,尊重人格,善解人性。園林設計的“以人為本”,就是要隨著現代環境運動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景觀環境內容,其要點是要從人類的生理感受出發,根據自然界的生物學原理,利用陽光、氣候、土壤、水體等自然和人工材料,創造令人舒適的物理環境。特別要研究在綠色環境中的大眾行為心理,如何隨著人口增長、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會科學的發展所產生的變化。在園林的營造活動中,要從人類的心理精神感受出發,根據人類在環境中的行為心理乃至精神活動的規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導,綜合運用各種園林藝術手法,創造令人賞心悅目、浮想聯翩、積極上進的人居環境。
現在,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追求,已從偏重個別封閉、內向的園林轉為開敞外向的城市綠色空間,并力求形成網絡系統。城市園林綠化的理念,已從“城市中有花園”發展到“城市在花園中”、“城市在森林中”。“文化、綠野、傳統建筑”,已成為國際社會評價城市先進水平的標準,工業城市的規劃觀念正在被淘汰。人們正日益注重生態環境質量、城市文明、歷史與文化。園林綠化,不僅有助于創造美好的城市環境,更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情趣。
三、園林規劃設計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措施
1、強化城市公園規劃和建設,科學布置植物強化城市公園的規劃與建設。需要不斷加強綠地建設,以綠色植物為主的城市生態系統,通過光合作用,進一步改善當地的小氣候,達到冬暖夏涼的目標;適當增加城市內空氣的濕度,制造天然揚棄,吸附空中的有害物質與浮塵,有效抵御風沙侵襲,大大降低城市噪音,涵養水源,保持城市的生態平衡。科學布置植物。城市內性質不同的用地中,都需要做好植物的布置工作,需要從用地的性質、景觀營造的要求、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以及氣候變化的基本特點出發,選取綠地設計的整體風格加以規劃,進而有效控制城市綠的發展與建設。
2、適當增加綠地面積,保護好原來的自然地貌與植被
適當增加綠地面積。城市內的規劃為系統性規劃,為城市整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綠地的進一步發展提出整體目標以及要求,對城市內的各個類型的綠地加以布局規劃,進而有效控制城市綠地的發展與建設。積極開展系統性規劃與城市整體規劃,以此為契機,不斷發展城市園林綠化。
保護好原來的自然地貌與植被。當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鄉結合的地區正在大力搞經濟開發,進行移山造地、大面積推土,這嚴重破壞了原來的地貌,建設了大面積綠地廣場、商品住房等。從生態學的視角來看,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內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來的植被,因為它們是當地物種的典型代表,這對研究當地生態環境、生態變遷等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 構建豐富園林景觀
城市景觀規劃需要全面考慮到觀賞價值,所以,需要建立豐富的園林盡管,開展科學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調以及植物層次來構建觀賞性的園林景致。此外,在開展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只突出設計建筑,還需要充分依托城市的特色,設計大量的自然景觀,將當地獨有的特色物種、古老樹木作為設計主元素,真正實現綠化城市與游覽觀賞的目的。
4、 創建現代園林綠地衡量標準
從生態系統基本理論出發,園林工作人員在開展城市的規劃以及建設的基礎上,對能體現城市環境質量的園林具體數據加以衡量,這對城市景觀規劃來講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功能標準。以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作為現代城市園林功能進行評價;(2)循環和再生標準。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態系統本身的再生與循環功能,建立城市園林的綠地系統,禁止過度使用非可再生資源;(3)經濟和高效標準。注重使用最少的經濟投入來完善自然生態,進而能充分滿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學使用有限土地資源,減少施用農藥與化肥。(4)地方和風土精神標準。注重每一個地方的文化與自然的歷史發展過程,形成獨有的地方特色。園林綠地對體現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從內涵上更加注重表達地方精神。
結語: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具有提升城市的美觀性以及有效改善城市內居民的居住環境,推動城市的發展的作用,為此,將園林設計理念運用到城市景觀規劃內,需要明確園林設計理念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原則,構建豐富園林景觀,創建現代園林綠地衡量標準,適當增加綠地面積,保護好原來的自然地貌與植被,強化城市公園規劃和建設,科學布置植物等措施,提升城市景觀規劃水平。
參考文獻
[1] 范冰.淺談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深圳園林科技, 2000, 2: 37~39.
[2] 吳燕麗.園林設計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10)
[3] 王軍強,汪漾.水景在園林中的藝術表現[J].安徽農業科學,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