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海島地區高層建筑結構的施工工藝特殊,施工難度也大,隨著小高層房屋建筑結構的飛速發展,逐漸成為最受歡迎的結構形式。本文筆者對小高層房屋建筑的施工質量進行探討,并提出了相關的應對措施。可供同行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高層;施工質量;安全;房屋建筑
長期以來,我國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安全非常關注,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各種建筑施工的事故不斷發生,人們也就對房屋建筑的施工安全及質量的控制措施提出來了新需求和建設方法。對海島地區房屋建筑工程項目來說,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質量的控制主要體現在施工的準備、施工及竣工等階段,對這些環節進行全面的控制管理是實現系統管理控制的重要途徑,也是保證房屋建筑項目的效益的核心。
一、小高層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的現狀研究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已成為一門將控制學和管理學結合成一體的綜合性模式,也是近幾年實現的一種新工作方式。施工質量的管理和控制是科學管理技術發展的一個主要的分支學科,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引入我國的一門新課程體系。在九十年代的初期開始在我國試點應用,截止到今日,建筑質量的控制在整個工程項目中有著巨大的效果和作用。縱觀我國之前的各種質量控制和項目管理的措施,是通過對房屋建筑項目中的各環節和各因素進行全面控制和管理的過程,就一般情況,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還應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從而實現系統和全面科學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流程來看,目前,多數企業已將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做為施工企業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施工企業的利潤中心。工程質量的管理作為施工企業信譽的窗口,已逐漸成為占據市場和企業管理工作的制高點。
二、框架剪力墻結構
當前,框架結構是房屋建筑項目中最常見的一種結構形式,是一種梁和柱鋼接或鉸接相連接的承重體系結構,由梁和柱組成的一個復合結構模式與系統體系,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對易出現的各荷載力需進行嚴格的處理,比如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等。剪力墻結構做為一種新型墻體結構,在施工時通常都采用混凝土墻板代替原來的框架結構,減少相應的梁柱結構,從而使得墻體結構本身可承擔一定的相關應力和水平的荷載力,目前,這種墻板結構在杜宇水平力及豎向荷載力的承載上有著極大優勢。
框架結構是現代小高層結構施工時的主要模式,可通過靈活的布置及優化空間模式來實現二者間存在的荷載力,而剪力墻結構與其相反。但是框架剪力墻結構的二者結合使用可取長補短,促進彼此間的交融,從而迅速提高墻體的承載力,能有效提升建筑結構的整體優勢,正是由于此優勢,新型的墻體結構已成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點,被現代的建筑結構廣泛采用。
三、小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的措施
小高層房屋建筑是一種高度偏低、樓層多的新型結構模式,但其在施工時并不是樓層簡單的疊加過程,而需從使用功能等多方面進行深入分析、總結,并針高層建筑結構中的各優勢均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的施工方法。在施工過程中高層建筑結構的高度存在較大的連續性及高質量,在施工技術及組織管理體系中也有著較多優勢模式。目前房屋建筑項目中,小高層房屋建筑結構不但具備普通的高層建筑結構,還具備著工期緊,施工量大、周期長、基坑深及地理結構復雜的特點,在施工過程中對各個環節的施工精度也有較高的要求、控制嚴格的現狀也增加了施工的難度和難題,使其在施工時風險較大。
(一)確保施工質量的技術措施
1、剪力墻配置結構的框架設計
墻體結構設計計算需考慮水平、豎向作用,從而進行結構的整體分析,計算出內力后再按偏拉進行截面承載力及斜面受剪承載力進行驗算。為保證墻體穩定和便于施工,使得墻體有較好的承載力以及地震作用下的耗散力,規范要求一級、二級的抗震墻厚度應≥160mm,底部的加強曲應≥200mm,而三級、四級抗震等級宜≥140mm,豎向的鋼筋需盡量配置在約束邊緣。
2、鋼筋工程
由于墻體使用的鋼筋偏細,上下層的鋼筋接觸通常采用綁扎連接,澆筑時,鋼筋網片很容易發生往外或網里的位移,為防止此現象的發生,可以在豎向鋼筋的搭接范圍點焊通長水平鋼筋,從而防止因澆筑和振搗石而使鋼筋位移。進行樓板鋼筋捆綁時,應放置足夠的馬凳筋和墊塊,進而保證鋼筋有充足的保護層厚度及間距。基礎底板雙層雙向鋼筋必須將全部鋼筋相互交點扎牢,不得跳扎,如采用一面順扣應交錯變換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須保證鋼筋不位移。對于綁扎脫扣的應重新綁扎。鋼筋分項工程屬于隱蔽工程,是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和監督的重點。基礎鋼筋工程更是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其施工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結構的耐久性乃至于安全。因此,工程建設相關各方應該齊抓共管,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3、建筑材料和機械設備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應對各種建筑材料和機械設備進行必要管理。重點在于檢查各建筑材料和機械設備的合格證書以及試驗化驗單,需要進行復試的材料應該在投入使用前進行復試,只有檢驗合格的才可投入使用,對各種建筑材料及機械設備進行現場驗收,履行簽字手續,將其責任落實到個人。
(二)確保施工安全的措施
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不僅來自于高層建筑本身的特點還來源于施工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問題。
1、實行安全管理、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
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其始終堅持安全生產第一的原則。以安全生產的專業知識為內容、以法律、法規和行政獎勵為手段,全面增強施工人員的額安全生產意識,不斷提升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范能力,明確自身安全生產的責權利關系,從而達到最大化施工安全效益的目標。舉例來說,可通過加強專業生產安全知識以及技術的日常教育和培訓,通過使用安全典范事故、事例進行教育指導,按照法律法規進行分析和討論。
2、加強施工過程中的事前預防和過程控制
對所有能進入高層建筑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都應符合國家、省、市等相關部門頒發的各項安全規章的規定,用人手續必須完備,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崗位細則的責任制度。同時還應建立健全可操作的細則,將其細分到每個具體的崗位,編制安全管理網絡,建立安全生產的領導組織機構,使其成為整個工程的完備監控、監督體系;實施嚴格的書面安全交底,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施工單位的安全部門應該編制教育計劃大綱,組織相關的安全知識考試,對每個參與工程施工的新進場員工都應進行安全考核,嚴格控制施工人員的準入制度;施工單位的專職人員還應巡查工序及工序的交接環節,做到隨時了解施工過程,監察施工過程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照施工組織的設計執行。
結束語
現階段,建筑規模不斷擴大、結構形式也復雜多樣,高層及超高層的建筑結構都不斷涌現,成為了現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點,而且也是充分發揮我國城市土地綜合利用率的主要途徑,并是緩解我國城市用地緊張的方法和措施。而施工質量的控制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益的關鍵,其控制力度的大小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控制和安全管理以當前的先進科學技術為基礎,各種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為基本前提的綜合控制及管理措施,它是一個系統化的管理模型。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及管理水平,規范施工,科學管理,是推動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更加是提高企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參考文獻
[1]譚小裕.淺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2)
[2]鄭江南.建筑工程質量控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