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教職工住房困難是西安市各類高校中普遍存在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無空余土地的現狀下,進行家屬區住宅樓的拆舊建新工作是一個改善教職工住房的有效措施。本文簡要介紹了西安市部分高校家屬區住宅樓拆舊建新的相關情況,介紹了作者所在學校教職工的住房現狀、家屬區拆舊建新工作的實施辦法、遇到的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
【關鍵詞】高校;住房;拆舊建新;保障住房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職工隊伍在數量上也有較大增幅,使得西安市各類高校一直存在的住房緊張狀況進一步加劇,教職工住房需求和房源供給之間的矛盾更加突現,房源缺口較大。近年來,為進一步改善教職工住房條件,西安市的部分高校通過家屬區住宅樓拆舊建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教職工的住房困難。
本人所在高校在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根據上級有關部門文件精神,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實施了老校區家屬區住宅拆舊建新工作。通過拆舊建新,學校已新建4棟高層,新建住房388套。2011年,我校又成功拆除了家屬區3棟年代久遠、面積小的家屬樓和計劃經濟遺留下的菜店、糧店,新建3棟高層住宅樓,建設411套住房,將于2014年交付使用,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校教職工的住房問題。本文通過總結近幾年的拆舊建新工作,簡要介紹兄弟院校的做法,總結我校的一些經驗和遇到的問題。
1教職工住房現狀和需求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青年教職工的數量有了大幅增加。由于商品房價格的不斷上漲,高校青年教職工住房問題日漸突出,住房問題已成為高校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高校住房改革的瓶頸問題。因此,采取適當措施,切實解決青年教職工住房困難,是提高學校教學和科研水平,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在實行了住房改革制度之后,購買住房的職工在退休或去世之后,房子并不退還學校,而每年大量引進的青年教師,早已使學校的過渡性周轉房房源枯竭,與青年教職工的實際需要之間存在巨大的缺口,滿足不了已有和新引進的青年教職工的需要。同時,學校現存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成的住宅樓面積過小,有的為幾家公用的衛生間和廚房,這部分住戶急需改善住房。
2 拆舊建新工作辦法的制定及實施
2.1 健全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由主管校長任組長,校工會、監察處、校辦、基建處、后勤處、離退休辦、公安處、資產處、法律顧問室、物業公司等部門負責人、拆遷戶代表組成的搬遷安置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實施搬遷工作。
相關部門積極配合,要充分認識到搬遷安置工作是一件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且政策性極強的工作,凡涉及到搬遷人的校屬有關單位負責人要給予高度重視,配合學校做好宣傳教育和教職工的思想工作,使搬遷工作順利進行,按期完成搬遷工作。
2.2 做好摸底、走訪工作,認真聽取搬遷戶的意見和建議
要開展拆舊建新工作,首先要征得待拆區域全部住戶的同意。因此,走訪,摸底,認真聽取住戶的意見和建議,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制作了搬遷戶意見建議表,挨家挨戶,詳細了解搬遷戶的意愿和存在的困難。
2.3 制定拆舊建新實施辦法
通過調研、走訪等形式,在廣泛聽取教職工意見的基礎上,根據上級有關部門文件精神,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家屬區住宅樓拆舊建新實施辦法。
實施辦法體現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根據西安市政府相關部門核準批復的總體規劃,結合我校的住宅區實際,充分考慮我校教職工個人住房現狀及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分階段、分批、逐步實施。
實施辦法體現全成本核算的思想。學校按照不補貼、不盈余的原則組織實施拆舊建新工程,新建房屋按綜合造價結算。綜合造價含建安費、配套費、設計費、規劃費、報建手續費、過渡費、搬遷費、補助費、補償費、超面積部分的超標補差價款等各種相關費用。
實施辦法優先考慮了待拆樓住戶的安置。待拆樓住戶可自愿選擇騰空房,新建房,貨幣補償等安置方式,也可與其它非待拆樓住戶進行互換房的辦法安置,被置換戶選新房按待拆樓住戶排隊結果選房。學校在新建房源中安排專門房源用于待拆樓住戶的安置,待拆樓住戶選擇騰空房安置及自愿進行互換房的,所選房屋按當年西安市公布的房屋成本價結算。待拆樓住戶因房源條件所限未一次安置到位者,在以后房源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優先調整。
實施辦法對搬遷費和過渡費做出詳細規定,學校以戶為單位核發過渡補助費和一次性搬遷補助費。學校向搬遷人每6個月發放一次過渡補助費,發放標準參照當年政府頒布相關文件和結合學校周邊住房的租金實際情況。
實施辦法對新建房屋進行合理分配。新建住房除安置待拆樓住戶外,主要用于在崗在職教師和職工,適當向一線教師傾斜,同時,兼顧離退休人員并適當考慮引進人才所需。待聘、停薪留職及自費出國人員、公派出國(含請假出國探親)逾期未歸人員或未經批準擅自離崗人員等情況不能參加新建積分排隊。
3 搬遷動員工作
在經過細致的摸底走訪后,要及時向搬遷戶宣講學校的搬遷安置辦法。
首先,讓搬遷戶清醒的認識到現在的住房困難,存在的安全隱患,產生的家庭矛盾。
其次,讓搬遷戶看到美好的前景。讓搬遷戶認識到現在的地理位置優越,原地安置后的新建高層住宅具有面積大、戶型好、有電梯、光線好等優勢,能改善住房,促進家庭和諧、消除安全隱患。
第三,宣講拆舊建新政策的公平、公正、公開。為確保搬遷工作的平穩、有序、順利地進行,切實保障被搬遷住戶的合法利益,學校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和廉潔、高效、務實的工作態度,盡最大能力解決搬遷戶的實際困難,協助搬遷戶做好搬遷工作。
第四、齊心協力、共謀福祉。要讓搬遷戶認識到拆舊建新工作關系到搬遷戶和無房教職工的切身利益,需要各個部門的共同努力,需要搬遷戶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用一時的不便和麻煩,換來長久的安寧與舒適。
4 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及思考
目前可參考的相關文件的過渡補貼標準已不符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由于學校家屬區及周邊教育、醫療購物等公共配套比較完善,為了孩子入托或上學等等原因,導致房屋租金都較其它區域高,同時加之物價上漲等因素,校外過渡教職工經濟壓力比較大,學校建房又是個期限較長的工作,怎樣以人為本,既照顧到校外過渡教職工,又同時不增大建房成本值得我們探索。
在調研周邊中介市場房租金的情況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合理制定校外過渡補貼標準,確保每戶每月的過渡費可以在周邊租到相同面積的房子。
每次拆舊建新工作開展前,合理預留騰空房源,預留騰空房源充足,盡可能得利用騰空房源安置一批拆遷戶。對于在校外過渡有困難的教職工,經本人申請,學校研究后,可以安排在校內過渡。
另外,還可以采用貨幣補償的方式一次性回購待拆樓住房,或采用拆遷戶與非待拆樓住戶置換的方式,只要是有利于拆舊建新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都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
5 結束語
在工作中我們發現,由于高房價、交通、孩子入托、上學等因素制約,多數教職工更愿意住在學校的家屬區。在學校周邊商品房房價不斷上漲的背景下,學校可通過多種途徑解決教職工的住房困難。在國家大力發展保障住房的政策引導下,高校通過開展家屬區住宅樓拆舊建新工作,很好地改善了教職工的住房條件,使他們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教學、科研等工作,增強了教職工的凝聚力,從而維護了學校的穩定,促進了高等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羅磊:西安理工大學后勤管理處房管科科長,工程師;李杰:西安理工大學后勤管理處房管科科員;費武斌:西安理工大學后勤管理處房管科科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