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刻分析東麗區質檢機構發展現狀,探求質檢機構發展新模式。通過創新發展理念,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依托技術優勢,采取多元融資方式,走強強聯合的道路,開拓檢測市場,提升質檢機構能力與水平,走出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為其他質檢機構發展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質檢;發展;能力;東麗區
中圖分類號:R155.5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01.019
Discussion on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Based on New Patterns Developed at Dongli District of Tianjin
HUANG Feng-jun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Dongli District of Tianjin, Tianjin 300300,China)
Abstract: With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organization for product quality control in Dongli distri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new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such organizations. A new way for development has been paved through well-combined efforts, which include creating new concepts for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making use of technical advances, finding multiple financing channels, establishing necessary partnerships, expanding the market of quality control and promoting the organizational capacity-building.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earned during this process are shared with other quality control organizations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development; capacity; Dongli district
收稿日期:2013-10-21;修訂日期:2013-11-05
作者簡介:黃鳳軍(1971—),男,天津人,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食品、農產品、化學試劑檢驗、避雷設施、煤及煤制品、建筑消防設施檢測等領域執行標準、檢驗方法的研究。
質檢機構作為社會第三方檢驗機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保障了社會經濟有序發展。在新形勢下,質檢機構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發展壯大質檢事業擺在了質檢人面前。天津市東麗區適應形勢的發展,遵循“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新發展模式,不斷提升質檢能力。
1 東麗區質檢機構工作現狀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質檢機構面臨著食品監管檢驗職能的劃轉。食品檢驗在質檢機構的檢驗業務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有的占到業務量的80%,甚至更多。食品檢驗劃轉之后的質檢機構如何生存,成了當前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近幾年,確保食品質量安全成為質檢機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業務的開展也以食品檢驗為主,投入了相當的人力物力,從而忽視了其他檢驗業務的開發、拓展。特別是區縣級質檢機構,這種情況尤為突出。天津市10個區縣質檢機構,除了食品檢驗,其他業務的開展寥寥無幾,個別檢驗業務收入無法維持生計。
檢驗業務比較單一,檢驗檢測項目不全,有的以參數形式開展檢驗業務。檢測市場開發力度不夠,局限性很強。運作模式單一,基本依賴于政策吃飯,沒有開拓精神,形成了發展的瓶頸。大部分質檢機構沒有制定發展前景規劃,思想僵化、保守,沒有競爭意識、憂患意識,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造成了現在被動的局面。
目前,東麗區有12家質檢機構,專業性比較強,主要依賴于政府行為開展檢驗工作,缺乏競爭力和創新意識,沒有危機感,還沒有融入到快速提升發展的軌道上。一旦有新的檢驗機構進入該檢測領域,就其現有的檢測能力與水平、服務質量與效率無法與對手競爭,無法保持檢測市場占有率,將會逐步失去業務客戶,甚至有被市場淘汰的危險。
2 提高東麗區質檢工作能力的對策
2.1 解放思想,轉變發展理念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科學分析質檢機構的現狀,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與本區域經濟結構發展相呼應,找準市場定位,科學規劃,積極應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從困境中走出來,步入正常發展的軌道。
轉變發展的理念,打破思想束縛,積極探索發展道路。進行市場調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學習借鑒發展好的質檢機構的成功經驗,尋求政府的支持、上級部門的幫助,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之路。
2.2 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質檢機構發展要夯實基礎,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以基礎設施為依托,以技術為手段,以創新拼搏為動力,以團隊合作為保障,加快質檢機構能力建設。
2.2.1 要依法取得相應的計量認證、資質認定和實驗室認可 作為開展檢驗檢測工作的先決條件 檢測項目要根據本區域的經濟結構特點和檢測市場需求,以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進行認證、認可,可以是產品,也可以是參數,要涉足不同的行業和領域。授權的檢測范圍要多元化,可以是計量認證、資質認定,也可以是實驗室認可,涵蓋多個領域,為開拓檢測市場提供法律依據。
2.2.2 要加大人才引進、培養的力度 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吸引和培養拔尖人才和急需多能人才。積極培養學術帶頭人、科技帶頭人,引領科技進步。通過公開招聘、特殊人才引進等方式,廣納賢才,充實到各個崗位,壯大檢測隊伍。通過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練就一支敢打硬仗、技術過硬的檢測隊伍,為技術機構檢驗能力水平的提升夯實基礎。
2.2.3 積極推進科研開發,大力實施技術改造 以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開拓創新的精神,研究、探索檢驗檢測中的新課題。針對社會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積極與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等單位合作,組織技術力量進行科研攻關,填補檢驗檢測空白。對原有檢測設備進行技術更新改造,購置新的檢測設備,夯實檢測基礎,完善檢測手段,充實檢測實力,不斷滿足檢測市場的需求。
2.2.4 努力營造良好的環境設施 區域劃分、房間布局要科學合理、經濟實用,環境條件和各項指標要符合檢驗檢測標準要求。通過不斷改善、創造一流的環境設施,為技術機構的發展壯大提供基礎平臺。
2.2.5 要確保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持續有效 質量體系要覆蓋所有檢測項目及檢測場所,體系現狀要適應各標準的要求,適應市場對檢測質量的要求及客戶的要求,制定的質量方針和目標在管理體系實施運行的活動中要確保得到貫徹實施。通過不斷改進和提高,質量體系持續有效運行為質檢機構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2.6 運用先進管理方法,保障質檢機構健康發展 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來規范各種規章制度,實行“以制度管理,按程序辦事,依記錄考核,靠制度說話”的管理模式。規范管理秩序,嚴格辦事程序,強化工作紀律,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和完善規章制度建設,強化內部管理。通過狠抓落實,帶動團隊整體素質的提高,為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2.7 積極參加實驗室能力驗證 通過實驗室能力驗證、測量審核、實驗室間比對和人員比對實驗,促使檢驗人員查找差距與不足,自我提高、自我進步,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為進一步提升質檢機構的檢測能力與水平,為更好地開展檢驗工作提供能力保障。
2.3 創新發展模式,不斷加強質檢機構能力建設
創新發展模式,打破固有、保守、僵化的依賴性義務模式,打破完全依賴政府性行為,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把握檢測市場需求,結合自身優勢,提供技術服務,開創質檢發展的新途徑。結合單位的實際做法,為其他質檢機構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2.3.1 依托技術優勢,為煤碳經銷企業服務 與區商務委合作,開展了煤及煤制品委托檢驗,為煤炭經銷企業提供煤炭檢測服務,提供檢測設備、檢測人員,節省了企業檢測資金投入,提高了檢測質量和效率,達到了互惠雙贏。
2.3.2 整合檢測資源 與區農委合作成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站,爭取國家發改委200萬元配套資金投入,充實農產品檢測設施,提升農產品檢測能力與水平,為政府監管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技術支持與保障。
2.3.3 采取多元化融資方式,強強聯合 與天津市博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開展天津市建筑消防設施檢測工作。通過資金入股、技術合作、市場共同開展等形式,依法取得天津市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并經天津市公安消防局備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服務。
2.3.4 發揮檢測優勢,為行政執法提供技術支持 堅持把質量提升作為中心環節,根據全區食品、農產品等企業數量多、產量大、從業人員多、檢測手段不完善、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實際情況,主動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充分發揮質檢機構的作用,積極承擔政府指令性檢驗任務,為決策部門提供客觀有效的檢驗數據,為行政執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2.3.5 牢固樹立誠信服務理念 打好優質服務品牌 牢固樹立誠信服務理念,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提高服務群眾和企業的質量和水平,以科學、準確的數據、及時高效的服務贏得企業好評,推動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主動加強與企業的技術合作。天津春發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咸味食品香精行業的龍頭企業,需要高水平的檢驗技術機構為其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單位主動與該公司聯系,了解企業需求,簽訂長期技術服務協議,在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成果轉化、項目合作、法律法規咨詢等方面加強合作,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升發展水平,增強發展后勁。積極與天津市傲綠農副產品集團有限公司、華明示范鎮復墾農業園區、天津港保稅區愛信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農業產品項目和企業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為生產、加工、種植企業加強源頭治理,構筑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道屏障提供了技術保障。
二是立足企業需求,開展多樣性服務。抓住檢測市場機遇,滿足企業需求,為企業開展食品、避雷設施、建筑消防設施等各類委托檢驗服務。熱情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檢驗員培訓、實驗室間比對實驗、新產品測試服務,解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贏得了企業和用戶好評。
參考文獻:
[1] 黃學群. 天津市武清區農產品加工物流業發展思路與重點任務[J]. 天津農業科學,2013,19(3):29-34.
[2] 劉慧芬,曹慧,王潔. 玉米種子質檢工作研究[J]. 山西農業科學,2007(9):32-33.
[3] 國家質檢總局課題組,支樹平.質量管理體系與政府執行力建設——基于國家質檢總局的實證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11(12):76-79.
[4] 張玲,祁玉峰. 控制農藥殘留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J]. 河南農業科學,2002(10):27.
[5] 李劍華. 中國農產品出口中的綠色壁壘分析[J]. 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2):13-15.
[6] 侯昊晨,楊丹,劉金鑫.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的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研究[J]. 天津農業科學,2013,19(4):42-46.
[7] 康劍萍. 高效運行 全面提升質檢機構的競爭力——基于六西格碼的質檢機構信息化探討[J].上海標準化,2010(8):34-39.
[8] 尹玉伶,何靜.我國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的對策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2011(5):32-33.488-490.
[9] 王化明. 質量體系認證中檢驗設備的控制[J]. 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1):103.
[10] 劉明利,和運宏,許光輝,等. 鶴壁市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河南農業科學,2008(11):5-8.
[11] 張耀武. 我國質檢機構現狀與發展展望[J]. 中國防偽,2004(11):55-57.
[12] 程建國.實施農業標準化戰略 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J]. 山西農業科學,2007(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