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勇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武漢 430063)
將塑料排水板和攪拌樁聯(lián)合起來處理軟土地基是地基處理的一種新方法,一般有兩種處理工法:一種是塑料排水板和攪拌樁間隔布置,兩者處理深度一致,即“2D”工法,劉松玉等[1-4]對該工法做了細致研究;二是塑料排水板與攪拌樁間隔布置,但是塑料排水板的處理深度大于攪拌樁的處理深度,即“長板+短樁”工法,葉官寶等[5-10]對該工法進行了研究。目前,在鐵路軟土地基加固中采用塑料排水板聯(lián)合攪拌樁技術還處于探索階段,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在甬臺溫鐵路中[11]進行了長塑料排水板聯(lián)合短攪拌樁處理深厚海相軟土地基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地基的工后沉降仍然較大。本文開展的長塑料排水板聯(lián)合短攪拌樁試驗研究[12],處理對象不同于前面文獻所述純軟土地基,短攪拌樁用來處理淺層松軟的粉質黏土、粉土,以提高地基承載能力,加快施工進度,又不致產(chǎn)生較大的刺入變形;深層軟土地基采用長塑料排水板處理,形成排水通道,加快軟土固結變形。
試驗工點位于京滬高速鐵路虹橋動車所北咽喉北端高速動車進段線,路堤高0.5~2.8 m,位于深厚軟土地基。考慮到排水固結法穩(wěn)定問題及工后沉降控制效果,以及深厚軟土地基“懸浮攪拌樁”的工后沉降較大的問題,在該段采用了長塑料排水板聯(lián)合短攪拌樁的方式處理地基,以求達到既減少地基總沉降,增加淺層地基的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又加快深層地基土的固結,減小工后沉降的目的。
試驗工點處濱海沖-海積平原區(qū),地層為第四系地層,軟土發(fā)育,地層如下:①人工雜填土,雜色,松散,稍濕;②粉質黏土,褐灰色,軟塑;③粉土,灰色,稍密,飽和,夾薄層黏性土;④淤泥質粉質黏土,灰色,流塑;⑤粉質黏土,灰色,軟塑。地基土物理力學指標見表1。

表1 地基土基本物理力學參數(shù)
設計采用長塑料排水板聯(lián)合短攪拌樁進行地基處理。塑料排水板長20.0 m,間距1.2 m,正方形布置;攪拌樁長8.0 m,間距1.2 m,正方形布置,采用 P·O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摻入比≥15%。試驗段地基處理設計示意見圖1。

圖1 試驗段地基處理平面示意(單位:m)
地基處理施工完畢,攪拌樁28 d齡期鉆芯取樣檢測結果,所有試樣的抗壓強度為1.12~1.51 MPa,平均抗壓強度為1.29 MPa;復合地基荷載試驗結果,地基承載力為172~270 kPa,平均為216 kPa,均滿足設計要求。
兩個斷面監(jiān)測得到的荷載-時間-沉降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至2010年7月16日,GDJK3+535斷面樁頂最大沉降量為105 mm(C1-1),樁間土最大沉降量為116 mm(C1-2);GDJK3+570斷面樁頂最大沉降量為78 mm(C2-3),樁間土最大沉降量為85 mm(C2-4)。2010年1月5日預壓土開始卸載后,沉降速率大大減小,至2月,部分沉降板監(jiān)測的沉降發(fā)生回彈,回彈量1~4 mm;3月以后,沉降基本穩(wěn)定。

圖2 荷載-時間-沉降變化曲線
橫向,樁間土沉降出現(xiàn)中間大、兩邊小的盆形沉降,但路肩和路基中心相差甚小,其差異沉降率(中心-路肩沉降差與距離的比值)為0.18% ~0.39%,遠比單純塑料排水板處理地基的小,表明經(jīng)攪拌樁處理后,可以大大減小地基橫向不均勻沉降,這對防止路堤填料開裂、提高路堤填筑質量,保證砂墊層中水的順利排出是非常有利的。
分別將測試斷面對應的3對樁、土沉降標的沉降量取差值,可得到各斷面各代表位置的樁土差異沉降量,如圖3所示。樁土差異沉降主要發(fā)生于上部填土的施工時期,填筑完成以后,樁土差異沉降趨于穩(wěn)定,此時,樁與樁間土將共同承擔上部填土荷載。GDJK3+535斷面樁土差異沉降最大值約為11 mm,GDJK3+570斷面最大差異沉降量約為14 mm,最終穩(wěn)定在5~10 mm。

圖3 荷載-時間-樁土差異沉降曲線
在測試斷面中心位置布置深層沉降管,進行地基深層沉降觀測,兩斷面各埋設深層沉降環(huán)22個,監(jiān)測得到的深層沉降曲線見圖4。GDJK3+535斷面0 m深度磁環(huán)最大沉降值為115 mm,相對應樁間土沉降板C1-4的沉降量為103 mm;GDJK3+570斷面深0 m深度磁環(huán)最大沉降值為97 mm,相對應樁間土沉降板C2-4沉降值為85 mm。0 m深度磁環(huán)測出的沉降量與地表沉降量基本相當,其測量值與沉降板的測量結果比較接近,兩種測試方法沉降測試較吻合。
從時間方面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深度的沉降速率逐漸減小,卸載后深層沉降曲線基本重合,表明地基土深部的沉降已基本穩(wěn)定;GDJK3+570斷面卸載后還發(fā)生了回彈現(xiàn)象,回彈量2~6 mm。

圖4 深層沉降曲線
兩個斷面反映出的深層沉降規(guī)律基本一致。在攪拌樁加固深度范圍(8 m)內,土體壓縮量較小,分別為12.1、7.5 mm,占總沉降的10.5%、7.7%,表明攪拌樁加固范圍內形成了復合地基,該區(qū)域的抗變形能力有較大提高。攪拌樁深度以下排水板深度范圍內(8~20 m),土體各深度的沉降量隨著深度的增加而減小。GDJK3+535斷面該范圍內的沉降量為65.9 mm,占總沉降的57.3%,GDJK3+570斷面該范圍內的沉降量為59.5 mm,占總沉降的61.4%。排水板深度以下土體的壓縮量,GDJK3+535斷面該范圍內的沉降量為37 mm,占總沉降的32.2%,GDJK3+570斷面該范圍內的沉降量為30 mm,占總沉降的30.9%。地基深層各部分沉降量占總沉降量的比例匯總見表2。
在GDJK3+535斷面右側和GDJK3+570斷面左側分別埋設水平位移監(jiān)測管各一根,測試水平位移值見圖5。

表2 深層沉降占總沉降比例
從圖5中可以看出,水平位移主要產(chǎn)生于塑料排水板加固區(qū),GDJK3+535斷面最大水平位移值為14.0 mm,深度為地表以下14 m處;GDJK3+570斷面最大水平位移值為12.2 mm,深度為地表以下10 m處。處理后,地基的側向變形很小,由側向剪切變形引起的附加沉降量也將大大減小。

圖5 水平位移曲線
超孔壓的消散可以反映深部土體在路堤荷載作用下的固結過程,在測試斷面布置孔隙水壓力計,孔壓計的埋設間距2 m。圖6為測試斷面荷載-時間-超孔壓變化曲線。總體來講,各測點的超孔壓都比較小,最大只有31.5 kPa,遠小于相應位置的附加應力,說明排水板的排水效果良好。比較而言,④層淤泥質粉質黏土中的超孔壓相比其他位置要大一些。GDJK3+535斷面超孔壓在14、16 m和18 m深度處較大,最大值為18.2 kPa;GDJK3+570斷面的超孔壓在16、18 m和20 m深度處較大,最大值為31.5 kPa。在攪拌樁加固范圍,超孔壓很小,在10 kPa以內,除了排水板的排水作用以外,還因為荷載很大一部分由攪拌樁承擔,土體僅承受部分附加應力的緣故。

圖6 荷載-時間-超孔壓變化曲線
根據(jù)塑料排水板處理區(qū)孔隙水壓力的測試結果,可以計算該區(qū)的固結度。圖7為測試斷面塑料排水板處理區(qū)超孔隙水壓力/附加應力-深度曲線,據(jù)此可以計算超孔壓面積和附加應力面積。附加應力按Boussinesq解,固結度等于有效應力面積與附加應力面積的比值。經(jīng)計算,填筑到位時,排水板加固區(qū)綜合固結度約為80%;預壓2.7個月后,塑料排水板加固區(qū)綜合固結度達到88%左右,處理效果良好。
在測試斷面布置土壓力計來對土體進行土壓力觀測,在每一斷面各埋設了6個土壓力盒(樁頂3個,樁間3個)。圖8為各組土壓力盒編號的示意。
圖9為荷載-時間-樁土應力曲線。在上部填土荷載作用下,樁頂上的土壓力明顯大于樁周土所承受的土壓力。在監(jiān)測開始時,樁頂和樁間土上的土壓力同時提高,樁頂上的土壓力提高速率更快。當上部填土施工完成時,樁頂與樁周土上的土壓力都不再發(fā)生變化,樁土應力比基本保持在一個定值。上部填土荷載卸除后,樁頂和樁間土的壓力又會減小。

圖7 超靜孔隙水壓力/附加應力-深度曲線

圖8 土壓力盒編號示意
經(jīng)計算分析,各斷面的樁土應力比隨路堤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在上部填土完畢后,樁土應力比基本趨于穩(wěn)定,說明填筑時荷載主要先由樁承擔,隨著樁、土、土工格柵變形的協(xié)調,荷載逐漸向土體轉移。填筑到位后,樁土應力比基本穩(wěn)定,形成了穩(wěn)定的復合地基。表3為樁土應力比統(tǒng)計表,樁土應力比變化范圍為1.3~3.1,平均2.1左右。

表3 樁土應力比統(tǒng)計
總沉降計算時,攪拌樁復合地基及下臥層中的附加應力均按Boussinesq解,攪拌樁加固區(qū)壓縮模量取復合模量(攪拌樁Es取80 MPa),沉降計算方法采用《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中的分層總和法,沉降計算深度取至附加應力為自重應力0.2倍處。為更直觀地反映各層沉降對總沉降的貢獻大小,對每層按壓縮模量分別取沉降修正系數(shù)。地基各層理論計算沉降與實測推算沉降對比見表4,理論計算值地基土的沉降主要發(fā)生在塑料排水板加固區(qū),其次為下臥層,攪拌樁+塑料排水板加固區(qū)的沉降量很小。

圖9 荷載-時間-樁土應力變化曲線

表4 路堤+預壓荷載作用下地基各層理論計算沉降與實測推算沉降對比
圖10為GDJK3+535斷面分層沉降理論計算值與實測推算值比較,由圖10可知,理論計算值與實測推算值的主要差別在于塑料排水板處理區(qū)的沉降,理論值約為實測推算值的約2倍左右,這主要是由于攪拌樁復合地基的限制作用,致使該層的水平位移很小,由橫向剪切變形引起的附加沉降較小。因此,建議該層的沉降量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理論計算值的50%。

圖10 GDJK3+535斷面分層理論計算值與實測推算值比較
工后沉降的計算,需要計算預壓土卸載時地基土沉降完成的比例。攪拌樁+塑料排水板加固區(qū)屬于復合地基,加上淺層孔隙水容易排出,在超載預壓的情況下,可將總沉降的0~10%作為殘余沉降計入工后沉降。
塑料排水板處理區(qū),按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結理論計算,預壓3個月后塑料排水板加固區(qū)的綜合固結度為96.1%,按實測孔隙水壓力反算的綜合固結度為88%,可將總沉降的10%~20%作為殘余沉降計入工后沉降。
下臥層內部無排水通道,預壓期完成的固結度很小,可將下臥層總沉降的90~100%計入工后沉降。
(1)GDJK3+535、GDJK3+570測試斷面,荷載大小分別為104.5、95.0 kPa,樁間土最大沉降量為116、85 mm,沉降控制效果良好。
(2)樁土差異沉降5~10 mm;攪拌樁深度以下排水板深度范圍內沉降量為地基主要沉降變形區(qū)域;水平位移主要產(chǎn)生于塑料排水板加固區(qū),最大水平位移值分別為14.0 mm和12.2 mm;超孔隙水壓力主要產(chǎn)生于地基土體的④層——淤泥質粉質黏土,預壓2.7個月后,塑料排水板加固區(qū)綜合固結度達到88%左右,處理效果良好。
(3)測試斷面的樁土應力比隨路堤填筑高度增加而增大,樁土應力比變化范圍為1.3~3.1,平均樁土應力比為2.1左右,與以往測試攪拌樁復合地基樁土應力比基本一致。
(4)總沉降計算方法采用分層總和法并乘以相應修正系數(shù),其中攪拌樁+塑料排水板處理區(qū)的壓縮模量取樁土復合模量,塑料排水板處理區(qū)沉降量取理論值的50%;超載預壓3個月以上的情況下,建議各層總沉降按以下殘余沉降比例計入工后沉降:攪拌樁處理區(qū)0~10%,攪拌樁+塑料排水板處理區(qū)10% ~20%,下臥層90% ~100%。
[1] 劉松玉,杜廣印,洪振舜,等.排水攪拌樁加固軟土地基(2D工法)的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5,27(8):869-875.
[2] 杜廣印,吳燕開,劉松玉.排水攪拌樁(2D工法)加固軟土地基對樁周土體強度的影響[J].工程地質學報,2006,14(1):122-126.
[3] 劉松玉,章定文,吳燕開,等.排水攪拌樁(2D)工法中攪拌樁成樁質量試驗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06,14(4):542-546.
[4] 陳蕾,劉松玉,洪振舜.排水攪拌樁復合地基固結計算方法的探討[J].巖土工程學報,2007,29(2):198-203.
[5] 葉觀寶,徐超,王艷.長板-短樁工法處理高速公路深厚軟基的理論與方法[J].巖土工程師,2003,15(4):3-7.
[6] 周榮超,潘思建,葉觀寶.高速公路長板-短樁工法復合地基的理論與方法研究[J].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0(2):73-78.
[7] 徐超,姜竹生,周啟兆,等.路堤荷載下長板-短樁工法復合地基[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12):1597-1601.
[8] 葉觀寶,王艷,徐超.長板短樁工法加固機理數(shù)值研究[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6(4):120-123.
[9] 葉觀寶,廖星樾,高彥斌,等.長板-短樁工法處理高速公路軟土地基的數(shù)值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8,30(2):232-236.
[10]葉觀寶,陳建,邢皓楓,等.長板短樁復合地基樁土應力比試驗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10(1):83-85.
[11]丁光文.攪拌樁聯(lián)合塑料排水板地基加固現(xiàn)場試驗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1(9):23-30.
[12]陳麟.深厚軟土層CFG樁板復合地基加固效果評估[J].鐵道標準設計,2011(2):40-45.
[13]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高速鐵路深厚軟土地段地基加固處理與路基填筑技術綜合試驗研究報告[R].武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