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花
(中泰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杭州 余杭 311121)
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一種需氧的革蘭氏陰性菌,是導致患者出現(xiàn)胃部炎癥,胃潰瘍等的主要致病菌[1]。近年來的研究已經證實,口腔Hp感染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口腔內的Hp與口腔疾病的發(fā)生有著密切的關系[2]。口腔內Hp與口腔異味、牙周炎、齲齒、口腔潰瘍等的關系已有報導,但口腔Hp感染與兒童齲齒的相關性卻少見分析。本文對75例齲齒兒童口腔Hp感染情況做了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以2011年7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診的75例齲齒兒童(3~12歲)為研究對象的齲齒組,58例其他口腔疾病的兒童為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排除全身疾病、系統(tǒng)性疾病,最近2周內未服用過抗生素。
1.2 方法:用無菌刮匙刮取齲齒菌斑及牙齦菌斑后,用尿素酶快速定性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試劑由上海偉業(yè)生物科技公司提供)。35℃培養(yǎng)48小時培養(yǎng)管變?yōu)榉奂t色判定為陽性,即標本中Hp呈陽性;無變化則為陰性,檢測標本中無Hp。
1.3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齲齒組Hp陽性55例(73.3%)、陰性20例(26.7%),對照組陽性30例(51.7%)、陰性28例(48.3%),齲齒組Hp陽性率明顯高于照組,x2=6.62(P<0.05);齲齒組輕度、中度、重度患者Hp陽性率分別為51.2%、81.8%、83.3%,重度齲齒兒童Hp陽性率顯著高于輕度及中度兒童,x2=6.950(P<0.05)。詳見表1和表2。
齲齒是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牙齒發(fā)生慢性進行性破壞而形成的。其中幽門螺桿菌為一種微需氧的革蘭陰性或專性厭氧菌,牙周袋內具有獨特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國境,其氧化一還原電勢低,菌斑內細菌的發(fā)酵產酸、齦溝液內蛋白酶增加,以及菌斑特有的生態(tài)學特性等均有利于Hp的生長,導致齦下菌斑數量顯著增加[3]。周瑩等[4]關于兒童齲齒狀況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齲齒的發(fā)生與年齡階段有密切關系,齲齒發(fā)病率隨著牙齒數不斷增加而相應增加,口腔內Hp與兒童齲齒患病率和口腔衛(wèi)生狀況有關,口腔內感染是兒童齲齒患病率升高的可能因素。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齲齒組與對照組Hp陽性率有顯著差異,齲齒組Hp陽性率明顯高于照組,且隨著齲齒嚴重程度的增加Hp陽性率也越高,也表明了HP是兒童齲齒的一個重要因素。

表2 不同嚴重程度的齲齒Hp陽性率比較
因此,為了保障兒童健康成長,消滅口腔Hp和兒童口腔保健一定要引起社會、教育部門、家長的重視,建議要加強兒童齲齒防治的口腔教育,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展開多種形式的健康引導,并積極讓家長參與到教育模式當中,從小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并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推廣適宜的牙病防治技術,做到早檢查、早預防、早治療。
[1] 金明哲,劉瑜,孔偉圣.幽門螺桿茵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5(9):1099-1101
[2] 葉國欽.探索清除口腔幽門螺桿菌的幾條思路[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40)
[3] 程丹穎,戴寧.口腔幽門螺桿菌和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關系[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2005,25(1):22~24
[4] 周瑩,王忠,萬敏.口腔內幽門螺桿菌與兒童齲齒及口腔衛(wèi)生狀況的關系[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