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歡
(湘潭市中心醫院 湖南 湘潭 411101)
肺癌作為臨床醫學常見的肺部原始性惡性腫瘤,其是惡性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和醫務人員的技術有關,也和患病者圍術期護理方式也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研究優質護理理念在肺癌根治術患者中的具體應用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本院抽取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0例肺癌根治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現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0例肺癌根治術患者,其中男60例,女10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1.55±15.44)歲。所有患者都有肺癌根治術指征。患者在年齡、癥狀等方面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將這70例患者分成甲組和乙組,各35例。
1.2.1 甲組護理:對患者采用常規型護理理念對患者進行護理指導。(1)健康宣教:因為肺癌患者多有抽煙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所以護理工作人員應該讓患者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性和戒煙的重要意義,并準確指導患者進行日常的肺功能訓練。此外,向患說明術前、手術中以及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2)心理護理:患者對疾病與手術存在著許多的顧慮,所以護理工作人員應該利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以及家屬詳細講解肺癌疾病的相關醫學知識、手術過程以及術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等,讓患者以最佳的狀態進行臨床手術。術后仔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術后進行3天持續心電監護。
1.2.2 乙組護理:對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理念指導下的護理方式,在常規性護理指導下再給予下列護理。J即組織科室護理工作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在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前,加強科室護理人員學習優質護理理念,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優質護理應該貫穿到日常的護理中;加大護理工作人員對肺癌手術相關護理知識的培訓力度,讓他們對肺癌護理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幫助患者克服恐懼心理。
1.3 評價標準: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來調查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非常滿意:95~100分,90~94分滿意,9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文中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分析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構成比采用x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乙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8.6%明顯低于甲組的35.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乙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肺癌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國際衛生組織通過調查發現,在多數國家與地區中肺癌的發病概率大約占顱內腫瘤的19.5%,其多是來源于人體支氣管粘膜上皮,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現階段,手術治療、激素治療、中醫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分子生物學治療等方式進行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切除患者內部肺癌是較為科學的臨床治療方式。但是通醫學實踐調查發現,手術治療肺癌會對患者的機體帶來較大的傷害,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死亡率都比較高,圍術期護理效果和患者預后存在著密切的聯系[2]。近些年來,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使得傳統護理理念的缺點不斷被暴露出來,也很難滿足患者的實際護理需求。因此,護理人員一直在努力尋找更為安全、有效地護理方式。而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與腹腔鏡手術卵巢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得到了較為滿意的護理效果。使得如何優化肺癌患者圍術期的護理方式引起了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3]。
通過醫學人員與護理人員的研究,在優質護理理念的指導下,護理人員通過協助患者做好各項臨床檢查,讓患者對自身情況有詳細的了解;通過護理培訓,讓護理工作人員學會了如何調節患者焦慮壓抑的心理,并積極指導患者體現肌肉放松與緊張的感覺,使得患者能夠調節自身的情緒,從而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4]。優質護理理念是在常規型護理方式的基礎上,要求護理人員對患者手術疼痛癥狀進行優化管理,通過轉移患者疼痛注意力來降低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在優質護理的指導下,護理人員還需要對肺癌根治術患者進行呼吸道護理和術后并發癥護理。其中呼吸道護理要求護理工作人員鼓勵患者利用咳嗽方式來排痰,并幫助患者翻身拍背。而對患者進行術后并發癥護理要求護理人員提供安全、優質的呼吸系統并發癥護理,從而實現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的目的。此外,優質護理理念的實施要求積極組織科室護理工作人員進行護理業務學習,嫻熟掌握相關的護理技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日常護理服務;利用多媒體技術,讓患者對肺癌根除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5]。
本研究抽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肺癌根治術患者,分成甲組和乙組,甲組采用常規型護理方式,乙組優質護理觀念的指導下對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通過術后護理觀察發現,甲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5.4%,乙組為8.6%,乙組明顯低于甲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所有患者中有26例患者對護理服務持滿意態度,乙組有34例滿意護理服務,乙組護理滿意度為97.1%明顯高于甲組的74.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優質護理理念指導下的臨床護理干預方式能夠降低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也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李楠,張國莉,鄭守華.護理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后并發癥的影響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09):840-842
[2] 辛耀中,王云霞,趙永良.職教計算機課程學習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22(09):112-130
[3]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2011,21(07):145-163
[4] 鐘印勤,趙麗萍,王力軍.袖狀肺葉切除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0(06):1121-1130
[5] 陳志琴,蔡迪利,陳芳雪.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腹腔鏡手術卵巢腫瘤患者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33):86-88